“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30句名言,一針見血,現實透徹!

《論衡》一書為東漢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

《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衡”字本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論衡·對作》篇)。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30句名言,一針見血,現實透徹!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30句名言,一針見血,現實透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論衡·卷二十八·書解篇》

解釋: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

曲妙人不能盡和,言是人不能皆信。——《論衡·卷二十七·定賢篇》

解釋:曲子高妙,不是人人都能和唱;說出真相,不是人人都能相信。

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論衡·卷十三·別通篇》

解釋:人不博覽群書,不瞭解古今情況,不能識別世間事物,不知道是與非,就像瞎子,聾子和鼻子長癰的人一樣啊。

才有淺深,無有古今;文有偽真,無有故新。——《論衡·卷二十九·案書篇》

解釋:才華有高下之分,沒有古今之別;文章有真實、虛偽之差,沒有新舊之異。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所謂陸沉者也。——《論衡·卷十二·謝短篇》

解釋:瞭解古代不瞭解現在,稱為愚昧無知,那麼儒生就只能稱作愚昧無知的人了。

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論衡·卷二十九·案書篇》

解釋:用兩把刀子割東西,就知道哪一把鋒利,哪一把不鋒利;兩種不同的觀點經過交鋒,是非曲直自然顯現。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論衡·卷十四·狀留篇》

解釋:河冰的凍結,不是一日的寒冷所致;積土成為高山,不是一會兒的工夫就能完成。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30句名言,一針見血,現實透徹!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論衡·卷二十五·解除篇》

解釋:沒落的時代喜好相信鬼魅,愚蠢的人們喜好祈求福分。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論衡·卷十三·別通篇》

解釋:品德不優秀的人,不會胸懷遠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會具有淵博的見識。

處顛者危,勢豐者虧。——《論衡·卷一·累害篇》

解釋:處在頂端的東西易生危險,狀態豐滿的東西容易虧缺。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論衡·卷二十·佚文篇》

解釋:文人的筆,是用來勸人為善,懲戒惡行的。

人有所優,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論衡·卷二十八·書解篇》

解釋:人有優點,也必有缺點;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

人慾心辨,不欲口辨。心辨則言醜而不違,口辦則辭好而無成。——《論衡·定賢》

解釋:人們競爭應該用心志,而不應該用言語。用心志競爭,縱然不善言辭也不脫離主題;用言語競爭,縱然說得天花亂墜也徒勞無功。

學之乃知,不問不識。——《論衡·卷二十六·實知篇》

解釋:只有學習才能懂得世間的道理;如果恥於向人求教,許多東西就會永不知曉。

閉心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論衡·卷十三·別通篇》

解釋:閉目塞聽,不思不想,不登高博覽遠望的人,和死人是一類的啊!

牛刀可以割雞,雞刀難以屠牛。——《論衡·卷十二·程材篇》

解釋:宰牛的刀可以殺雞,殺雞的刀難以宰牛。

君子不畏虎,獨畏讒夫之口。——《論衡·卷二十三·言毒篇》

解釋:君子害怕的並不是老虎,而是誹謗者的那張嘴。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論衡·卷二十六·實知篇》

解釋:不用學習天生就知道,不用求教於人什麼都明白,自古至今,這樣的事從未有過啊。

精誠由中,故其文語感動人深。——《論衡·卷十三·超奇篇》

解釋:所表達的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情,因而他的文章能深深地感動人。


“一代奇儒”王充《論衡》中的30句名言,一針見血,現實透徹!

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論衡·卷三十·自紀篇》

解釋:所表達的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情,因而他的文章能深深地感動人。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論衡·卷二十三·薄葬篇》

解釋:對事物最好的證明是看看他是否有效,對理論最好的檢驗是看他有沒有證據。

譽人不增其美。《論衡·卷八·藝增篇》

解釋:讚美別人的時候不要言過其實,憑空增加他的長處。

修身正行,不能來福;戰慄戒慎,不能避禍。——《論衡·累害》。

解釋:行為端正、品行美好的人,不能招來幸運;提心吊膽、謹慎小心的人也不能避開禍害。

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則赤。——《論衡·卷二·率性篇》

解釋:好像白色的絲一樣,放到藍色的染缸中,就成為青色;放到紅色的染缸中,就成為赤色。

足不強則跡不遠,鋒不銛,則割不深。——《論衡·卷十三·超奇篇》

解釋:腳力不強勁,行程就不會遠;刀刃不鋒利,割東西就不會深。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論衡·卷十一·答佞篇》

解釋:屋頂漏水,住在屋下的人最容易察覺到。

經傳之文,賢聖之語,古今言殊,四方談異也。——《論衡·卷三十·自紀篇》

解釋:經傳上的文章,聖賢的語言之所以不容易懂,是由於古今的語言不一樣,各地的方言不相同的緣故。

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人彌明。——《論衡·卷二十八·書解篇》

解釋:好品德越多的人文章越有文采,好品德越顯著的人越明智。

外內表裡,自相副稱。——《論衡·卷十三·超奇篇》

解釋:外表與內裡應相符相稱,即表裡如一,名實相符。

人間之水汙濁,在野外者清潔,俱為一水,源從天涯,或濁或清,所在之勢使之然也。——《論衡·卷二·率性篇》

解釋:同樣是一種水,來源於天邊,有的汙濁,有的清潔,這是所處的環境使它這樣。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