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後城市化時代全人類的困境和迷茫

《美國工廠》,後城市化時代全人類的困境和迷茫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投資製作的《美國工廠》值得大家自己去看一下。

該片前103分鐘都在記錄和呈現,很真實、很客觀,不夾雜偏見!最後幾分鐘拋出一個嚴峻的命題:沒辦法,他們太慢了!

今天,他們太慢了,指的是美國人。明天,他們太慢了,可能指的將是中國工人。

在人機競爭中,機器有著持續的改進空間,人類終將變成太慢的群體。

太慢的人類,終將被持續改進的機器和軟件替代,10%、20%、40%、80%、99%。

《美國工廠》,後城市化時代全人類的困境和迷茫


《美國工廠》,後城市化時代全人類的困境和迷茫


《美國工廠》,後城市化時代全人類的困境和迷茫


《美國工廠》,後城市化時代全人類的困境和迷茫


人類怎麼辦?

這是歐洲人、美國人、中國人、日本人.....共同面臨的挑戰。

墨守成規,這將成為人類的終極挑戰!

打破規則,重塑人機關係,這將成為人類的巨大機遇。顯然,我們並未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一、人類面臨的問題

1、後城市化經濟循環失效

1)、城市化拐點之前的經濟循環

I、工業化和城市化投資方向

貸款→投資→企業營收→工資+利潤→儲蓄+利潤

企業貸款和政府貸款會通過投資變為居民儲蓄,表現為居民儲蓄和幸福指數持續增加。

社會欣欣尚榮,充滿正能量與活力,人們嘴上不說,但心中充滿夢想。

II、大眾在投資方向獲得的收入與儲蓄,支撐消費快速擴張,消費擴張又促進消費品領域企業的繁榮。

儲蓄+工資→消費→企業營收→工資+利潤;

2)、後城市化時代經濟循環產生的問題

消費主導,大眾儲蓄會快速被耗盡,並開始鉅債消費。

儲蓄+工資=消費=企業營收=工資+利潤=工資+還貸

企業和政府開始賺取居民儲蓄,用於償還投資形成的貸款和利息。

因此,所有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達經濟體,居民儲蓄都會被企業和政府賺走,用於償還貸款的本金。

剩餘的利息成本會分攤到市場的每個角落,從政府到企業,從企業到家庭,全部負債是後城市化階段的主要特徵。

企業對外投資是反哺國內債務和經濟的唯一手段與措施,這也是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也可以說,全球城市化拐點出現之後,資本主義制度就會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表現在:所有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達經濟體,從政府到家庭全部債臺高築。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超過50%,債務的閥門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打開,使人類的經營利潤消失。如果把利潤看成氧氣,那麼,2008年之後,人類市場開始陷入缺氧環境。

2、軟件替代白領,機器替代藍領

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進一步惡化了已經失效的經濟循環。

相對公平的工資收入開始變為家庭收入的輔助部分,並不公平、隨機產生的投資、拆遷等收益開始佔據越來越多收入份額。

傳統金融制度將傳統企業、傳統家庭與未來隔絕。

表現在面向未來的智能化產業的投資權變成了少數科技巨頭的專利,變成了少數風投的專利。

3、大量地區成為資金淨流出地區

電商的普及,使資金開始擴地區向少數地區、少數企業和少數賬號流動。

大量地區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房地產,大量地區的財政收入高度依賴房地產。

在高房價的掩護下,資金的單向轉移對這些地區的經濟傷害並不明顯,但如果房地產建設收尾了呢?

這些地區還能承受現金的淨流出嗎?房地產建設形成的債務,如何解決?

今天美國的鐵鏽地帶,是不是明天會發生在中國大部分地區?

二、客觀的要求

1、人類通過消費款匯聚直接投資智能化的工廠、智能機器、智能汽車、智能運輸體系、智能倉儲體系.....

例,中國人每年的購車款總和大概3萬多億,其中30%的資金就可以建設20座特斯拉超級工廠。

再比如,中國人每年購買乳製品的資金總量高達3000多億,其中10%的資金就可以建設100座現代化的乳品工廠。

同理,其他領域。在資金充盈,機器設備廉價的新時代,大眾只需將一個季度的消費款匯聚成投資款,就可以完成對所有產業方向的再造和控股。

2、按照生產能力給投資人(也是消費者)分配提貨權,把生產能力變成資本,徹底關掉債務的閥門。

當大眾獲得所有產業方向的控股權,大眾將可以自然的定義新規則。工資和分紅將由生產能力決定,而不是由利潤決定。

3、客觀要求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和價值觀體系背道而馳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工業化需要匹配是資本主義競爭邏輯。

智能化需要匹配社會主義合作邏輯。

工業化強調的是個體,是我!

智能化強調的是每一個,是群體,是我們。

兩者的思維起點截然相反。

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擔當

1、自律是自由的基礎

我們是否願意為了自由,而自律?

在沒有人管監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自律?是否是一個負責人?

如果我們願意,那麼,未來會自然為我們打開!

如果未來還沒有打開,說明我們自律程度還不夠。

工業化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是強調個體的努力,是強調我!

而智能化是強調群體素質與合作精神,沒有群體素質的提升和合作精神的深入人心,那麼,群體將難以走出惡性競爭的泥潭。

2、用腦子解決問題的勇氣

工業化關係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人類是勞動的主體。人人關係的核心是競爭,競爭的結果是走向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智能化關係的核心是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因為智能機器是勞動的主體。人人關係的核心是合作,合作的結果是將智能機器的生產能力轉化為人類的提貨權,轉化為人類幸福的理由。

因此,你真正理解了人機關係,你才能給別人解釋清楚,你給別人解釋清楚,你才會有1個,變為2個。合作的推動力和邊界才能擴大。反之,你依然以零和博弈的競爭邏輯去看世界,那麼,你越努力分享,我們整體的股東指數越低。

3、在群體真正理解智能化之前,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無效的

智能機器未來可以生產的產品與服務數量是無限的。

是可以讓每個人獲得經濟自由的。

所有沒有理解這個邏輯的解決方案都是有限的,也都是難以解決問題的。

因此,真正理解智能化的邏輯之後,你會發現:所有別人的試錯,都是幫你推動未來的實現。

人類會嘗試所有錯誤方向之後,才會發現和選擇最優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