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疾病的3種表現?家長值得深思!

有關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病率為 12% ~ 16%,患有心理疾病的兒童為 2%左右

因此父母有必要了解有關常見心理障礙的知識,及時識別兒童心理問題

其實,不少孩子幼兒期或學齡前期就出現了心理異常,只是表現比較輕微,沒有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上學讀書後,這些心理疾病影響了學習成績,父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般來說,兒童出現心理問題會在情緒、行為及生理方面出現異常變化,這些外在表現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號。

兒童心理疾病的3種表現?家長值得深思!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情緒表現:恐懼,焦慮,不願上學,容易生氣,母的身上。敵意,想輕生(認為活著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

二是行為表現:離群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語,少動,精神不集中,過分活躍,有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行為。

三是生理表現:頭部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軀體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又沒有軀體疾病。

對於孩子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兒童心理疾病的3種表現?家長值得深思!


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應該具備以下 5個方面的特點: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慾;

(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3)能學會與周圍人正常交往,尊重別人,樂於助人,並且有團隊精神;

(4)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並能適應周圍的環境;

(5)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兒童心理疾病的3種表現?家長值得深思!


那麼,如何讓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呢

首先,要常使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緒。要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緒,父母就要給予孩子無限的關愛,因為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而引起的。這就要求父母要常與孩子交流,通過交流溝通,不僅使父母能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時發現孩子需要引導的問題,更可以使孩子深切地體會到來自父母的關懷和愛,從而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孩子因此感受到的愉快情緒,是孩子心理得以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這種交流可以是隨時隨地的,例如,在與孩子同行的路上可以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的開心事;逛商場前讓孩子說說自己喜歡的物品;在飯前飯後跟孩子說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只要父母用孩子喜歡的語言加上親切的笑容就可以了,這樣會使孩子從中得到一種健康情感的影響。

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處不在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的規律,不知道孩子心理發展的階段特點。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父母就以偏概全,經常說一些傷害孩子身心的話,更有甚者,對孩子打罵相加,使孩子形成膽小、壓抑或者反叛心理;還有的父母和孩子說一些混淆是非的話,或者以反話激孩子,比如,“你這麼能幹,什麼都搶過去,有本事你再來試試,你是真行嗎?”這不僅會強化孩子的任性心理,還會使孩子信以為真,造成不良後果。至於父母的舉止行為,就更容易給孩子帶來影響了,所以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做父母的必須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是非標準和安全的心理氛圍。

第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對孩子的進步和成功的讚賞和鼓勵,能使孩子更多地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也能使他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中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相信自己的力量,樹立自信心。當孩子慢慢懂事後,就開始注意別人,特別是父母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父母要高度重視自己對孩子的評價,要多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在評價孩子時,應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能力,確立適當的評價標準,因為孩子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曲折的過程,要求自己的孩子處處強過別人或者一步到位,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只有對孩子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才能讓孩子切實瞭解自己的能力。當看到孩子有某些不足時,要鼓勵孩子去彌補,還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分析達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條件,在實踐中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最後,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是關鍵。尊重、平等、民主的家庭心理氣氛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起著獨特的作用。孩子也和成年人一樣自尊心很強,父母應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的權利和要求,注意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引導,使他們主動快樂地去做各種事情。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現代家庭要求成員之間建立心理上的平等關係,一般來說,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孩子容易養成怯懦、自卑、自私的不健康心理。因此父母的心情不佳時,應儘量剋制,不向孩子發洩,自己做錯了事,也要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心理上的開放有益於養成孩子開朗的性格,父母要善於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一天一天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在處理家庭事務時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有發言權。這樣使孩子心理上得到滿足,才會形成民主的家庭風氣,才能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因為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中國家庭往往會忽視對孩子不良心理的矯正,這樣使得很多孩子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壞孩子”往往“壞”在思想上,只有重視孩子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孩子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