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公元266年2月8日,繼承司馬昭位置不久的司馬炎終於按捺不住,逼迫曹魏皇帝曹奐上演了一場禪讓的把戲,曹魏與蜀漢一樣也告別了三國爭霸的遊戲,司馬炎正式登上皇帝的寶座,繼續上演三分歸晉的戲碼。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公元263年東吳方面的盟友蜀漢已被被消滅,這時候曹魏的版圖和聲勢進一步擴張,對東吳形成西、北兩線鉗制的形勢。而且益州南中地區,已經能夠與交州接壤。交州從原先的東吳後方成為曹魏與東吳另一個戰場的前線.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兩者之間戰爭的導火線竟然是30只孔雀,魏景元三年(262年)吳帝遣察戰(吳官名)鄧荀至交趾,鄧荀擅自徵調孔雀30頭送東吳都城建業,民憚遠役,醞釀起事。次年五月郡吏呂興等殺孫黨及鄧荀,聚眾起義,九真(今越南清化附近), 日南(今越南中部)等皆響應。呂興殺孫黨後,派人出使魏,請求魏主派太守和軍隊與吳抗衡。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此時蜀漢已亡、原蜀漢官吏霍弋成了曹魏的將領。霍弋是守城名將霍峻的兒子,在蜀漢時期曾任庲降副貳都督,雖然是庲降都督的副手,但這個時候的庲降都督閻宇身處永安,所以南中地區的事務應該都由霍弋負責。南中地區與交州相鄰,交州南部三郡發生叛亂,霍弋主動自薦,對交州展開爭奪。曹魏當然也希望在東吳後方開闢一個戰場。於是曹魏任命霍弋為交州刺史;任命呂興為安南將軍,都督交州軍事。呂興在交州孤立無援,霍弋派遣爨谷等人率軍進入交州,支援呂興。不過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呂興就被部下李統殺死。但這並不意味著交州的局勢得到控制,交州南部三郡仍然掌握在曹魏或者說西晉手中。隨後就是西晉與東吳之間一場持續八年之久的交州爭奪戰。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當時東吳的君主是孫皓,由於剛繼位不久,出於內部穩定的需要,並未急於發動戰事。直到公元268年,交趾、九真、南日三郡已經徹底被佔領,由於當時司馬炎已經逼迫曹奐讓位,這3郡已經屬於西晉的領土。這個時候,東吳的北面、西面、南面都是西晉的領土,為了避免陷入三面包圍的困境,孫皓決定出兵收復交趾等三郡。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此時霍弋所遣的交趾太守爨谷、馬融相繼去世,於是又派遣楊稷為交趾太守,另外還有毛炅、董元、孟幹、孟通、李松、王業、爨能等人。孫皓派遣劉俊、脩則進攻交趾,楊稷當機立斷,令毛炅、董元等人主動出擊,進攻合浦。晉軍和吳軍合戰於合浦縣以東的古城,晉軍大勝,斬殺劉俊、脩則。楊稷等人並沒有憑藉此戰完全控制合浦郡,但也佔據了主動,頻繁地對交州(或者說廣州)其他郡縣進行襲擾。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結果被楊稷等人擊敗。這個時候除了交趾、日南、九真這交州南部三郡以外,鬱林郡(這個時候當屬於廣州)也呼應了楊稷,對劉俊、脩則所在的合浦郡(也屬於廣州)形成半包圍的形勢。孫皓的第一次交趾之戰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交州原本有9郡之地,現在4郡已經被西晉佔據,形成半包圍的形勢、形勢對於東吳愈發嚴峻。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公元269年,一位對交州情況很熟悉的將領,請命攻打交趾,這位將領名叫陶璜。孫皓讓陶璜等人率一支部隊從從荊州向合浦,另外李勖等人從水路出發,計劃在合浦先行會合,在共同出兵攻擊交趾。另外讓谷朗率一支部隊從牂牁郡出發,也協同進攻交趾。這是一支兵力高達10萬人的多線作戰,可見孫皓是希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收復交州的。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另孫皓沒想到的是,在公元270年,李勖這支部隊因為內部矛盾,導致了這支部隊的撤軍、而李勖的撤軍導致了陶璜在與楊稷交戰時戰敗,損兵折將,只能退守合浦,改變策略,放棄陸路,由海道直接到交趾。楊稷所置九真太守董元率軍抵禦陶璜等人。陶璜看出董元所設的伏兵,提前做好準備,一舉擊潰董元。然後陶璜通過離間計讓董元殺死了自己的猛將、解系。交趾因為糧草不濟、孤立無援,最終被攻破。隨著西晉在交州的主力被東吳殲滅,九真、日南這些叛亂的郡城,很快也被收復。陶璜因為戰功升為交州牧,谷朗升職為九真太守。這場持續八年之久的交州爭奪戰最終以東吳的勝利,交州的收復而告終。

一場因為30只孔雀引發的戰役,東吳與西晉在現今越南境內交戰多年


從公元263年到公元271年,長達八年的西晉與東吳的交州爭奪戰終於告一段落。而叛亂的起因表面看起來是因為30只孔雀,實際上是因為本地官吏與百姓之間的矛盾。而這種矛盾已經不只是交州局部地區的現象,孫皓本人昏庸殘暴,東吳境內無不怨聲載道,逐漸失去民心,並且這次“交州之戰”雖然以東吳勝利結束,但是在具體過程中,西晉還是對東吳後方造成破壞,控制交州南部牽制東吳的兵力,讓東吳陷入腹背受敵的形勢,最終也導致東吳在不久後的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