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保姆越好,她怎麼越不好好幹?

我對保姆越好,她怎麼越不好好幹?

對她越好,她越不上心,可能是你的錯

看到同學群裡,一個老同學發起了牢騷:

“我家保姆,剛認識的時候,給你麻麻利利的什麼都做好,連衛生死角都弄乾淨了,現在倒好,給她漲了工資,安排她家人住在我們閒置的房子裡,教了她用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反而給我孩子的飯亂做一氣,連我女兒的衣服都不洗了,真是恨不得讓她馬上滾!實在想不通,怎麼給她越多,越不好好幹啊?”

群裡忽然熱鬧起來,紛紛分析原因,

甚至有人已經教她如何在保障家人安全的情況下,把保姆辭退,恍如間諜大作戰……

我私信了過去,問了大概情況。

老同學一直和我訴說,如何把保姆當成自己人,有好東西也一起分享,保姆也不見外,一直和老同學說家鄉的事,一來二去,倒成了知心姐妹了,但不知怎的,家務活倒越幹越怠慢了。

“我覺得吧,現在這種局面,你也有一定責任。”

“什麼?我對她那麼好,真的已經仁至義盡了,她消極怠工,還是我的錯?”

“虧你都在職場混了那麼年,難道不知道邊界感?”

“……”

活了30多年,我明白了和人打交道,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很多時候,不是靠講道理,而是理解人性。因為很多道理,他們是不懂的——他們或許勤奮、擅長自己的工作,但也同樣脆弱,格局小,一旦說多了話,便有可能理解片面,甚至鑽了牛角尖,要借題發揮了。

我同學的情況,便是模糊了她自己僱主身份和她家保姆服務者這兩個角色的界限,和保姆說知心話,不分彼此,讓保姆在心理層面潛移默化誤以為自己在這個家裡的地位和女主人差不了多少,但自己實際情況又是從屬於女主人,那麼心理上的不平衡感發作,補償心理作祟,消極怠工便可以預見了。

以前接觸類似服務業的人,如在商場買衣服,導購初次服務都是熱忱滿滿,後來常去,變成老主顧,便隨意開起玩笑來,已有不悅,按下不表,但有次甚至直接打電話給我,以命令的口氣讓我快去買幾件衣服,幫她完成銷售任務……掛斷,拉黑,從此再也沒有去光顧過那家店。

後來想通,不是什麼場合、情境都能以平等地位相處的。

當上公司部門主管後,更是篤信這一道理。

我對保姆越好,她怎麼越不好好幹?

一些場合,如職場,越平等有可能越糟糕

下屬或者服務者在面對上司、服務對象的時候,心理弱勢、不平衡感是客觀存在的,當你表現的越友好、越平等,他們反而會讓這種心理發作,越發擰巴,會一直試圖讓你的友好平等落在實質利益上,那麼花錢找人給你氣受的情況出現,也不奇怪了。

在明顯有服務和被服務的情境裡,這樣的問題怎麼破?

其實簡單,慈嚴並濟,有明確的邊界感便好。

就拿我同學那事兒來說,只要我同學學會就事論事,別不指出問題,也別上綱上線就行了。

比如衣服沒洗乾淨,把沒洗乾淨的地方拍下來,發微信給她,用沒有情緒性的詞語指出未淨之處,讓她下次來的時候洗乾淨就可以了。

各司其職,有事說事,是服務行業與被服務對象之間最好的距離。

我對保姆越好,她怎麼越不好好幹?

嚴慈並濟,樹立邊界感,麻煩就會少些

大家有沒有被自己家的保姆阿姨氣到過呢?

還是被服裝店的店員或理髮店的Tony老師變著花樣強迫消費過呢?

你們遇到這種情況是怎麼應對的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