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全班第一名的學生,回到家後被揍了:父母眼界決定孩子未來

之前瀏覽自己文章下面的留言時,發現有個人留言說:

一個地方過年了,學生拿著獎狀,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全班第1名,剛到家,就傳來孩子悽慘的哭喊聲,一問才知道第1名48分。

最初覺得不太可能,只是寫出來的段子吧,之後又想了想,其實也沒什麼不可能的,也是有可能的,在一些偏遠山區裡,物資缺乏,教育資源更是缺乏,可能一個老師要教好幾個班級,甚至有的孩子直到十一二歲才開始去上一年級。

雖然這種狀況越來越少了,但未必不是真實的存在。其實,貧窮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貧窮掩蓋了眼界,沒有了向上的目標和動力!

考了全班第一名的學生,回到家後被揍了:父母眼界決定孩子未來

導演鄭瓊曾用10年記錄了3個不同階層的孩子分別的命運。分別是農村女孩,小鎮青年和一個富家女。

第一位女孩就是農村女孩,名字叫馬百娟,是生於甘肅會寧,內心對北京非常希望向往,嚮往得最多的是去北京打工,因為一個月可以賺1000元,而他們全家全家一年開銷只有50元。

她也很渴望讀書。但是,爸爸覺得:“上學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為什麼要上學?”

一直到10歲時,當地的校長出面,她才背上了書包,她讀書很刻苦,每年回家後做完田裡的活兒還有家務,就會找個地方認真地讀書。每天上學也都是歡天喜地,但是,這種狀況並不能改變她的命運。

沒讀幾年,她就輟學了,早早嫁給了自己的表哥。因為他爸爸的思想是:女娃娃早晚是人家的人,讀書有什麼用。

於是,諸多個馬百娟就是那片土地上不斷繁衍生息。

考了全班第一名的學生,回到家後被揍了:父母眼界決定孩子未來

有時候,父母的眼界是決定孩子的未來的,孩子未來有多遠,和父母有很大相關性!

梁啟超說:家長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邊界。

俞敏洪曾經在他的書中講述過他自己的故事,在他上學時,有一個政策是“只能有一個孩子上高中”,他的母親並不甘於一個孩子沒有學上,於是自己東奔西走,拼盡全力,為俞敏洪和姐姐都爭取到上學的機會。

後來,俞敏洪兩次高考落榜,母親為他找了一個補習班老師,給俞敏洪補習,為了能給俞敏洪換得學習的機會,他的母親還主動幫助補習班老師帶孩子,有一次,從城裡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進了泥溝了。

她也一直鼓勵俞敏洪要“走一條新路”。

俞敏洪今日樂觀向上的性格,屢敗屢戰不服輸的品質都離不開他母親的影響。

有人說: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

父母的眼界和堅持是孩子未來會走得多遠,飛得多高的基礎和底線。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有時大得超過我們的想象。


考了全班第一名的學生,回到家後被揍了:父母眼界決定孩子未來

龍應臺曾經說過一句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句話其實道出了真諦,如果父母的眼界不高,孩子可能一直處於被迫謀生的階層,而想達到更高一層的生活,就要通過認真讀書這條路。

現在網絡時代是非常的時代,即便是處於偏遠一點的地區,也可以在網上尋找到更讓孩子進步的課程,也能結識到更多更牛的人,也能獲知那些更高階層的人是如何生活,如何學習的,包括很多好的學習方法。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未來的眼界。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