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楊碼社區黨委書記李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鬥中,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楊碼社區黨委書記李強帶領全體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全力守護著轄區人民群眾健康與安全。

衝鋒在疫線,當好“守門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6日,楊碼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開。剛剛完成兩天禁燃禁放值班任務的李強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好好團聚,又趕到了社區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楊碼社區轄區面積5平方公里,管理總人口13860人,但社區工作人員僅有9人,人少事多的局面讓疫情防控面臨難題。“必須儘快做好人員排查工作,築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線。”有著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李強深知該項工作的嚴重性,當機立斷,成立了疫情防控黨員志願者先鋒隊,帶領黨員們當好排頭兵、戰鬥員,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將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築牢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楊碼社區黨委書記李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守護在疫線,當好“安全員”。社區封閉式管理是對基層社區治理的一次“大考”,在李強的帶領下,自1月26日以來,楊碼社區在轄區各出入口設立卡點13個,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李強總是主動“攬活”,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面對少數居民群眾對管控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他當起了“老孃舅”,把糾紛調解、投訴回覆、來電處理等繁雜任務都統統攬了過來。2月23日,2名湖北返鄉人員返回楊碼小區。得知信息後,李強立刻陪同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前往瞭解情況,並按照規定進行勸返。沒想到此時卻碰了“難題”,該戶不同意返回。為了安撫該戶成員情緒,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歷經3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該戶返鄉人員終於同意留院觀察,這時,已經是凌晨5點半了。

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楊碼社區黨委書記李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戰鬥在疫線,當好“代購員”。“你好,請幫我家買菜油1桶、麵粉1斤、黃瓜2根、姜蔥少許……”類似這樣的家常需求,被隔離人員只要通過微信向社區反映,社區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幫忙解決。隔離不隔心,為了做好這些隔離人員關愛,李強安排社區工作人員建立隔離對象微信群,專門用來對接社區被隔離不能出門的居民。3月7日,李強接到一位居民求助電話:“因為疫情,女兒在外地無法回洪,而“老兩口”都已80多歲、腳都不便,下樓買菜成了難題。得知情況後,李強立即安排社區網格員跟進處理,半小時後,網格員就提著兩大袋新鮮蔬菜,敲開了老兩口的家門。臨走時,還反覆囑咐老人“有需求及時與社區聯繫”,充滿溫情的關愛舉措獲得居家隔離對象和社區居民頻頻點贊。

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楊碼社區黨委書記李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自從抗擊疫情以來,李強幾乎沒有一天完整的睡眠,群眾來電來信的巨量信息,他一一親自處理,直至深夜;物資緊缺的關鍵時刻,他四處奔波、多方聯繫;在疫情管控壓力最大的時候,他毅然挺身而出、挑起重任……

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楊碼社區黨委書記李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負責,只要能守護好全體居民安全,就是再苦再累,我也無怨無悔”,李強說。

文字/圖片崔德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