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已建成近120公里

廣州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已建成近120公里

廣州南沙區蕉門河碧道。廣州市水務局 供圖

中新網廣州4月27日電 題:廣州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 已建成近120公里

作者 王堅 趙雪峰

在廣州,市民可以沿著生物島江邊碧道慢跑,可以去東山湖踏著蜿蜒碧道觀景、可以順著花都湖新落成的碧道騎行……越來越多美觀實用的碧道已經呈現在大家眼前,成為民眾鍛鍊休閒、親近自然的新去處。

據廣州市水務局27日消息,目前,該市碧道建設近120公里,已建成蕉門河、東山湖、生物島、花都湖、增江、車陂湧、海珠溼地、流溪河等碧道。接下來,該市將著力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逐步推進1506公里碧道建設,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

探索碧道試點經驗 全球最知名團隊做規劃

據廣州市水務局介紹,今年,該市政府已落實了碧道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任務、資金渠道等,為廣州未來五年碧道建設提供了具體遵循,提出了建設1506公里碧道的目標。

廣州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已建成近120公里

廣州越秀區東山湖環湖碧道。廣州市水務局 供圖

廣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廣州碧道規劃的“高標準高起點”,廣州邀請全球最知名的規劃設計諮詢團隊AECOM公司和精通本地規劃設計的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參與碧道規劃前期工作,既立足本地又放眼國際,針對廣府文化特點,提出“水清岸綠、廣府生活、三道一帶、縫合城市、新舊共生、賞粵四季、繡花功夫、永續利用、經濟適用、共同締造”的“廣州碧道十條”行動準則。

廣州碧道建設注重“粵府特色、珠水魅力”

廣州已建成蕉門河、東山湖、生物島、花都湖、車陂湧、海珠溼地、流溪河等廣東省、廣州市級試點碧道近120公里,一條條各具特色的碧道成為市民休閒鍛鍊、賞景遊湖的新去處。

近日,廣州海珠溼地碧道、增江碧道、南沙蕉門河碧道作為水利部作為“美麗河湖、幸福河湖”在全國廣泛宣傳。2020年,廣州計劃建設碧道300公里以上,以“理想水生活”的理念和“廣州碧道十條”行動準則,重點建設碧道骨幹網。同時,廣州將完成碧道規劃和配套文件編制工作,開展碧道相關課題研究,通過碧道建設輔助城市高質量發展,助力廣州發揮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實現城市建設質量及人居環境福祉提升。

廣州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已建成近120公里

廣州海珠區海珠溼地碧道。廣州市水務局 供圖

廣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擁有“山水城田海”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碧道建設也緊緊依託該市水系格局,特別是結合坐擁珠江廣州段區位優勢和水系特點,著力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猶如給珠江穿織上生機盎然的綢帶。按照廣州北部、中部、南部不同的自然稟賦及區域特點,逐步推進1506公里碧道建設,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逐步逐年提升碧道品質

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廣州已經建成的碧道,有一些是在原先綠道、遊園徑的基礎上提升、改造而來。

廣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永續利用、經濟適用”正是廣州碧道特色之一。該市因地制宜,統籌相關規劃建設,在原有綠道及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堅決“不人為生硬裁彎取直”,堅決杜絕鋪張浪費。

據廣州市水務局介紹,廣州在基於已有735公里濱水綠道基礎上,開展碧道建設,優先貫通水岸空間,優化水質環境,完善便民設施,實現碧道、綠道、古驛道、慢行道互聯互通,成網成片,滿足人們水岸遊憩的基本需求,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碧道建設“廣州樣板”。

此外,廣州將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與景觀、歷史人文相融合,把碧道建設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有機結合,倒逼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助力綜合城市功能提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