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因果報應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

不自愛的人不會真的愛別人



時刻保持善念

佛家說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不過佛家說的就算因果沒有立刻顯現,早晚會顯現,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會跨越時間和空間,跨越今生和來世。所以佛家講究積德行善,不做惡,正念,起心動念都要保持善。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不要拿道德倫理來綁架別人

“你媽和你老婆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問這樣的問題的人,不是出於善念,不管你回答哪一個,都會被惡人用社會和倫理道德綁架,只有保持善念才能找到答案,只有找到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選擇才是對的。不存在要犧牲誰,也沒有人要自我犧牲。社會上有一個說法是老人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分了兩派觀點,一派說老人辛苦半輩子,應該享受人生,孩子誰生的誰帶。一派人說老人就應該帶孩子,年輕人要上班,外人不可信,不然就是沒有愛心。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完全正確,不管支持哪一方,都只是思考自己,不想他人的做法,用社會道德,倫理來綁架別人。具有善念的做法是:老人不說沒有義務,兒女不說不帶孩子是錯誤。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做惡不會有善報

“我這一輩子都是為了你,或者為了孩子,”用這樣的話目的是打擊別人,是出於惡念,而不是善念。有的人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然後就天天抱怨說以後再也不付出了,做好事得不到好報,只有做惡才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讓自己積累更多的惡,而以前的積德行善也會消失。不會是做善有惡報,做惡更不可能有善報。很簡單的道理,你罵人一句,別人不會感激你。正常會反擊你,這就是最簡單的因果。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

我們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都會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帶來改變。有些行為的後果很快顯現,而有些行為卻要等很久以後才能看到它的結果,就像野草的種子播進土裡不久就會長出草來,而青稞播種後卻要等來年才開花結果。因果的法則無所不在、深奧複雜,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眾多因果關係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為知道自己不管做什麼,哪怕是最微小、最隱秘的行為也有後果,將影響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生起責任感,不再只顧眼前、為所欲為。我們也更深切地體會到人與人、人與世界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關係。

行為的後果主要取決於它的動機,也就是發心。有些行為的後果很快顯現,有些要很久以後才能看到。如果一個行為的果報今生沒有成熟而你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阻止其成熟的話,它一定會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時間成熟。

世上沒有無因無緣的事,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眾多因果關係共同作用的結果。

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生活環境也相同,有的人幸福安樂,有的人卻痛苦不堪,這也是因果的不可思議。

由於認知能力有限,我們只能看到無限因果相續中的某個片段。當事情的來龍去脈在空間或時間的跨度上超越了當前的認知範圍時,我們會習慣性地懷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可是要知道,想細說從頭,就連神通廣大的阿羅漢也不能完全知曉,只有成就了佛果才有遍知的能力。--《次第花開》

--------------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共贏是最好的善念

說每一句話,都要保證是出於愛,愛別人也愛自己,對別人有利對自己也有利,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那也不會真的愛別人,不自愛的人心腸是硬的,人是冷的,怎麼會愛他人呢?願意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這種說法是一種悖論。所以正確的做事方式就是要共贏,經商之道里也叫第三選擇,只有互惠才能長久,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

共贏”是一種總是與人尋求互惠的思維方式和心態,是基於這種模式來運作,即一個人取得成功並不需要犧牲別人的利益或排擠他人的成功。——史蒂芬·柯維

我相信每段關係都有共贏的潛力,即使最終不見得全部達到共贏。只要雙方都抱著一種“投資”的心態去開始這段關係——共贏常常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共贏關係最妙之處是它可以在生活的所有領域、各種關係中形成:夫妻之間可以,父母和子女之間可以,朋友和鄰居之間可以,老闆和員工之間也可以。只要雙方能始終保持“付出”的態度,並從對方那裡得到滿足,就可以發展出互惠的關係。他們給予彼此的“價錢”不必是一樣的。他們可以給彼此全部的愛,或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忠心敬仰,另一個人則給他安全感。一個人可以扮演“導師”的角色,另一個人則對他充滿感激。一個人可以開創起一份事業,另一個人則給他提供資金。一個人可以盡展他的幽默,另一個人則充當好的聽眾。只要兩個人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都能“贏”,就產生了協作效應。--《共贏》

--------------

你相信因果嗎?

因果報應 | 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共贏思維

(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