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講述了同一家庭中年齡相差一歲的兄弟二人,哥哥伊凡事業有成家境富裕,輪流居住在一棟四層樓的聯排公寓、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巴塞羅那上流社區的度假公寓裡,閒暇時間逛逛藝術館、騎騎馬,生活可謂舒心。而弟弟大衛一事無成生活窘迫,窮困潦倒,吃住都在房車裡,沒有固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在看的過程中我就在想,一對親生兄弟為什麼會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

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最近在讀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給出答案:弟弟更受父親和繼父的喜愛,從小調皮搗蛋,沒經歷過什麼挫折。哥哥則從8歲起就幫別人遛狗或修理草坪,每天早上送報紙,晚上到超市打工。正因為童年經歷的不同,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千差萬別。

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人奧利弗·詹姆斯,他是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被《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和長期臨床經驗,分析認為我們並非天生如此,與遺傳基因相比,後天培養的模式最終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也是我們與父母相似的真正原因。

下面我將從基因的作用、後天養育模式、如何育兒三個方面拆解書中內容,幫你瞭解奧利弗·詹姆斯為何將這本書命名為“Not in Your Genes(天生非此)”。

一、基因,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重要

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當我們談論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時,比如脾氣的執拗、性格的內斂、行為的乖張,最先想到的是遺傳於他的父母,也就是遺傳基因決定了他的這些性格特徵。

然而本書的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則不這麼認為。

我們的遺傳基因非常重要,但基因數量僅僅能夠保證我們擁有人類的基本特徵,比如身高、相貌、眼睛顏色等生理特徵。在心理層面,基因所起的作用並不大。在本書的前言部分,作者引用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基因並非是心理特徵在家族中世代相傳的原因。

懷亞特·梅林斯和喬納斯·梅林斯是一對同卵雙胞胎兄弟,他們長相完全相同,但在一個重要心理層面兩人截然相反:懷亞特一直想成為一個女孩。

懷亞特從小喜歡蓬蓬裙、粉色珠子,痴迷魚美人的故事,他認為自己本就是個女孩,只不過被困在男孩的身體裡。喬納斯則喜歡蜘蛛俠、海盜、各種刀劍,從來沒有想成為女孩的想法。

我們知道同卵雙胞胎的DNA序列完全相同,如果懷亞特變性的傾向是基因造成的,那喬納斯也會有同樣的傾向,這就解釋了作者的觀點:基因,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重要。

人類基因組計劃帶頭專家之一,克萊格·文特爾認為:“豐富多樣的人類心理並非先天基因帶來的固有產物,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二、後天養育方式,決定了我們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相比於基因,後天的養育方式對我們的成長更為重要。年幼的時候,父母對我們照料方式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決定了我們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

1、虐待,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

這裡提到的虐待,包括精神虐待、對精神或身體忽視,身體虐待、體罰或性虐待等。

奧利弗·詹姆斯在書中提到:如果我們曾遭受虐待,就會產生嚴重的悲觀情緒,這會影響我們感受世界的方式。這些悲觀情緒會留在我們體內,在某個時機會將自己厭惡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

比如你工作不順情緒不佳,回到家看到孩子正在看期待已久的《小豬佩奇》,你可能會和他們說該寫作業了,催促他們關掉電視,弄得他們懊惱生氣。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你就在將自己的壞脾氣發洩到孩子身上,把孩子當作自己不良情緒的垃圾桶。如果這種情景經常發生,父母一點一滴的折磨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信號,聽到父母說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就知道虐待模式開始了。由於這些孩子每天都要留意虐待開始的信號,所以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膽中。

在虐待環境里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通過折磨別人來重演小時候的受虐情景。他們將自己代入施虐者的角色,期盼以這種方式重演過去獲得不同的結果,以避開自己當年受的苦。當子女不斷重演受傷害的情節時,他們以父母相同的方式傷害其他人,從而走上了和父母相似的路數。

2、我們的性格與早年照料方式有關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爾(John Bowlby)曾說:“對嬰幼兒的成長來說,愛如同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在嬰幼兒0~6歲成長的關鍵時期,主要照料者給予他們的照料方式,對孩子長大後的性格產生持續影響。

根據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早期受到無回應照料,他在15個月時就可能變得缺乏安全感。到了童年中期,大腦關鍵部分可能發育不完全,他們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眼神交流,還會有其他人際關係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非正常的大腦模式會一直持續到以後,影響孩子成年後的心理活動。

在作者奧利弗·詹姆斯的另一本暢銷書《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中提到0~6歲是孩子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主要照料者給予的關愛對自體感、依戀模式、良心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如果能為孩子提供穩定、充滿愛意的成長環境,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特質。

3、同一家庭的孩子,擁有不同的成長軌跡

即便同一家庭的子女,也有著各不相同的性格。不同的每個孩子出生時,父母正處在人生不斷變化的某個階段,父母的婚姻狀況、工作狀況決定了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出生順序、性別、父母偏愛、同胞競爭都決定了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成長軌跡,最終影響他們的性格特點。

以出生順序為例,我們來看看家庭角色對個人性格的影響。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往往承擔著家族責任和父母期望,他們傾向於調整自我以適應父母的想法,盡力實現父母的願望和價值觀。這使得家中老大更勤勉認真、負責人、雄心勃勃,因而事業更有成就。相比之下,後出生的孩子對父母的認同感就沒那麼強烈,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他們會從父母喜歡的其他方面獲得認同感。由於後出生的孩子容易受到哥哥姐姐的武力或精神壓迫,他們更可能會與受欺壓的人產生共鳴,推崇平等主義,所以他們的社交能力更強,相處也更容易。

三、既然孩子並非“生來如此”,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呢?

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我們已經知道,孩子的性格並非由基因決定,最終會形成什麼樣的性格受後天養育方式的影響,父母為孩子提供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在培養孩子的觀點上,作者認為只要父母的教育方式發生改變,孩子也會因此而改變,為此提出了幾點非常棒的解決辦法,儘量避免環境惹的“禍”。

1、將“我很好,而你不是”轉換為“我很好,你也很好”心理

一旦發現別人運用“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擺脫壞情緒時,警醒他們有可能利用這種手段來對付你。你需要做的是把這些人描述你的詞語,比如愚蠢、懶惰,在腦海中具象化,幻想自己把它們用紙巾包裹起來,丟進你想象的垃圾桶裡。或者將這些詞語在腦中具象化,然後將它們慢慢融化直至消失。

作者說這是認知行為療法的常用手段,“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消極情緒投射會讓人感到憤怒或悲傷,通過這種轉化,屏蔽掉別人的投射,就像在你面前放置了一面鏡子,將來自其他人的殺傷力言辭反射出去,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2、使用“愛的炸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簡單來說,“愛的炸彈”是由孩子決定自己想幹什麼,什麼時間幹,讓孩子做出選擇後父母專注陪伴。別小看這段獨處時光,非常有助於緩解親子關係和改善孩子的情緒。通過製造與孩子幸福時光,讓孩子感覺“不論我想要什麼,都能得到”,從中獲得掌控感和滿足感,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愛的炸彈”的關鍵是與日常生活區分開,通過特殊的空間區別日常生活,可以選擇到旅店住宿,或者其他人外出,留下你和孩子獨處。通過這種隔離,讓孩子體會到這是不同於往日的相處模式,對於撫平他們的排斥心理非常有幫助。

3、激活“成年人模式”與孩子相處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處於3種不同的基本模式:

父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你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成年人模式:你能將自己與情緒分隔開,用客觀角度看待自己所處的情況;

孩子模式:受到幼時相似經歷的控制,仍會重溫當時的場景。

想象這樣的場景:為了給孩子補鈣,你辛辛苦苦做好排骨湯,孩子卻拒絕食用。在孩子模式下,你會大發脾氣,埋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父母模式下,你會拿出父母的權威,強迫孩子食用排骨湯。在成年人模式下,你會對孩子的拒絕行為做出分析,冷靜的與孩子交流不願食用的原因,試圖找辦法鼓勵孩子食用。

通過上面的場景可以看出來,溫和積極的“成年人模式”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處理狀況,是適合與孩子相處的模式。

我是尾巴

奧利弗·詹姆斯的這本《天生非此》使用了大量的案例解說家庭環境對我們的重要影響,正如作者在本書的前言中寫到的:“比起為子孫後代留下房產、股票、股份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將愛傳遞下去才更加重要。”我們能為孩子提供的最大財富是充滿愛意的養育環境,這才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