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據《宋史》中記載,宋仁宗雖在位時間最長,但是他也是“不豫”次數最多的皇帝,何為“不豫”?平頭老百姓生病就說生病,但是皇帝不一樣,在古代被認為是真龍天子,因此皇帝的生病也得有特殊的稱呼,“不豫”就這樣成為了皇帝專用的名詞。“不豫”的頻率和次數也足以說明仁宗皇帝的身體非常虛弱,體弱多病。

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仁宗皇帝的“不豫”和其他皇帝還很不一樣,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因為別的皇帝多是偶染風寒或年邁多病。仁宗皇帝可不是這樣,每次仁宗皇帝的“不豫”都整的動靜很大,胡話連篇,不認人,甚至有時候還會昏死過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仁宗“不豫”的原因

根據宋代的史書記載,近代學者們推測仁宗皇帝經常患這種“昏不知人”的怪病,應該與家族遺傳有關,並且很有可能是瘋癲的一種。順著仁宗皇帝網上數,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真宗的哥哥、太宗皇帝的長子趙元佐也曾突然發瘋燒掉了自己的宅子,並且還由此失去了太子的寶座。

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仁宗皇帝屬於太宗皇帝的一支,他的經常“不豫”並不是偶然的特殊情況,並且與前代人患的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因此,不得不讓人懷疑太宗的一支中是否存在某種基因的突變,使得後人經常有出現瘋癲狀況的情況。

最嚴重的一次“不豫”

仁宗皇帝“不豫”的次數很頻率都特別的高,其中最嚴重的一次“不豫”發生在至和三年正月,因為事發正月初一,各種禮節繁瑣,仁宗皇帝突然犯病可謂是丟盡了臉。

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正月初一,按照傳統慣例,文武百官都要參見元日大朝會。這一日,百官踏著皚皚白雪,徐徐步入大慶殿,來參見一年一度的元日大朝會。然而,就是在這盛大的日子裡,誰也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當百官就列,左右內侍剛剛捲起來葦簾時,應該坐等百官朝賀的仁宗皇帝盡然突然歪倒在了龍椅的一旁。內侍們趕緊放在簾子,扶起仁宗皇帝,有的用手掐人中。大殿內的百官只能在下面乾著急,誰也不敢上前,因為如果隨意上前那是違反禮制的。過了一會,仁宗皇帝緩了過來,於是重新捲起來了簾子,接受了百官的依次行禮。

語無倫次,契丹使節面前丟人

初五,按照慣例要在宮中設宴。這一天,47歲的仁宗皇帝在紫宸殿設宴,款待百官及前來祝賀元旦的契丹使節。宰相文彥博捧著酒杯登上臺階為仁宗皇帝賀壽,不料仁宗皇帝直接說道:“不高興嗎?”文彥博見仁宗皇帝如此說道,知道其病情還未痊癒,倉促之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就笑了笑沒說話。

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次日,契丹使節入宮向仁宗皇帝辭行,再次設宴於紫宸殿。契丹使臣剛剛走到庭中,仁宗皇帝突然喊道:“速召使節上殿,朕不想見!”左右內侍見皇帝語無倫次,知道肯定是又犯病了,乾淨扶進了裡面。留在外面的契丹使節傻了眼,愣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宰相文彥博只能以仁宗皇帝昨日飲酒過多為藉口,由大臣設宴款待,代授國書。

仁宗病重,宮城緊張

文彥博等兩府大臣直接留宿殿中,沒敢各自回家,久久沒有得到關於仁宗皇帝的任何消息,便喊來了內侍史志聰等人,向其詢問皇上的病狀。不料,史志聰等人卻稱禁內之事嚴密,不可洩露。雖然祖制是如此,但是文彥博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直接大怒,斥責道:“皇上突然得病,事關國家安危,只有你們可以進出宮禁,宰相不知皇帝起居,你們這是安得什麼心,想造反嗎?”

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文彥博的一番話可謂是把內侍們嚇壞了,只能如實的將仁宗皇帝的病情告訴了宰輔們。為了以防內侍不說實話,文彥博讓他們在中書立下軍令狀,如若相瞞直接按軍法處置。當晚,皇城內各門都嚴密看守了起來,在禁軍人數上比平時多了一倍還多。

胡言亂語,大赦祈福

初七,兩府官員到內宮東門小殿問安,只見仁宗皇帝從宮中跑了出來,嘴裡竟然喊著皇后與張茂則謀反大逆不道!語言錯亂,神志不清。張茂則是宮中的一個內侍,平時不受仁宗皇帝喜歡,見此時仁宗皇帝如此說道,張直接上吊自殺,結果被人救了下來。文彥博直接找到他,並且開導他,說皇帝病重說胡話,你可不能當真,更不能自殺,如果你自殺了,那麼皇后該怎麼辦,還有什麼臉面活著。

神志迷離:宋仁宗的“不豫”時常很獨特,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仁宗皇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太醫對此也沒有辦法,有大臣提出實行天下大赦來為皇帝祈福保平安。對此,兩府大臣專門開會討論,最後一致通過頒佈大赦令,並在大慶殿日夜焚香。就這樣,又過了一週,這一週中仁宗皇帝還是如此,沒有任何好轉,直到正月十四以後,仁宗皇帝的神志才逐漸清醒過來,但是卻不能說話了。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直到二月底仁宗皇帝才算最終康復。

參考文獻

①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②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③徐松:《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