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十不建屋,六十不栽樹”,為何五十歲不適合建房子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屋,六十不栽樹”,為何五十歲不適合建房子

這得先從當時的生活現狀說起。過去的人生活很艱苦,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又從事著繁重的體力活,人一到50歲,身體的各種機能已開始消退,顯得面容憔悴而蒼老,活個60多歲也算是長壽的了。50多歲的人要再幹修房子這樣的重活,力氣已經達不到了。

再說修房子也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以前人修房是土坯的,要土築夯實,還要用泥也抹光牆面,砍伐木料做椽檁,修房間耗時費人,手非脫幾層皮不可;再說還得花錢,吃喝都成問題,那工價及材料也得掏錢,修房就等於雪上加霜。還面臨自己的養老問題。修房子的事不該50多歲的人折騰。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屋,六十不栽樹”,為何五十歲不適合建房子

其次,建了房子也可能引起家庭糾紛。過去生兒育女很多,完全沒有能力給每一個兒子修好房子。如果傾其所有,修了一兩處房子,那沒有房子的兒子會心生怨恨,不但對老人不管不顧,一定會是兄弟間為房子爭來搶去,鬧得雞犬不寧。50多歲的人,該是兒女都已婚嫁,也算“任務”完成了。房子的事還是讓兒子們自己奮鬥。

對現代人來說,思想未免有點消極了,這也是時代的侷限性所致。現在50多歲的人還被稱為“壯年”,正在打工掙修房子的錢,還房貨也算間接地在建房子吧!好多50多歲的人也還在為別人建房子。因此“五十不建屋”很不適合於現代社會了。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屋,六十不栽樹”,為何五十歲不適合建房子

不過“五十不建屋”所要表達的意思在現在還有啟迪作用,那就是人到一定的年齡,該有所選擇,做一些自己想做的,還沒有做的,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