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崆峒:村委會來了一批年輕人

平涼崆峒:村委會來了一批年輕人

在崆峒鎮西溝村山上查看經濟林苗木成活率的朱學(圖左)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良好的村黨組織書記,既要有抓班子的辦法,更要有謀發展的妙招。

新鮮血液激活了農村的一池春水

2019年,崆峒區為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解決村黨組織書記文化程度低、工作能力弱、選拔任用難和一些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在全區開展行政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工作,公開選聘了一批熱愛農村工作的優秀大學生,入編為鄉鎮事業幹部,專職擔任黨組織書記。一群充滿朝氣的年輕人走進了老百姓的視野,活躍在了農村幹部的舞臺。

35歲的安倩過關斬將,順利通過考核,走進了崆峒區白水鎮孟寨村,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雖已有了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但身份瞬間的轉化卻也讓她惶恐不安,新工作於她而言如老虎吃天。

“此心安處即吾鄉”安倩想起了蘇軾的《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走出村委會看了看外面的村莊,心裡默默警示自己:好好幹吧。

為了瞭解村情,安倩總是不斷地跟在老支書和社長的後面問這問那,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村上重點戶的住址線路圖已被成功勾勒在她的筆記本上。有了對村情的基本瞭解,安倩便開始走村串戶,調查民需,迫切的想為老百姓幹實事。

一家三個殘疾人的家庭刺痛了安倩的心,經過詳細的瞭解和戶內核查,安倩多方協調最終為母子三人爭取到了一類低保的政策。安倩說:“我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看到這樣的家庭心裡真不是滋味,儘自己的能力讓這兩個孩子接受教育,以後少受些苦就是我最真的想法”。

村上潘奶奶的土雞蛋在網絡上銷售,便是安倩為了方便農戶銷售土特產而想的辦法,她建立微信群並在自己的朋友圈為村上農戶找銷售渠道,將供需結合的法子充分展示,拉近了與老百姓的心。

村上老支書說:“年輕人就是思路活泛,也懂電腦,手底下寫材料、給村民開證明、介紹信、填表格,既正規又高效。跟年輕人在一起工作感覺自己都年輕了。”

致富的點子在實幹中滋養生根

一年前,這個山旮旯裡的西溝村原支書告老在家。對此,崆峒鎮黨委經多方篩選,經營崆峒鎮半坡村農家樂的朱學進入組織視野。

朱學高票當選村黨組織書記。“之前村黨組織書記是兼職拿補貼,現在是專職領工資,給了我幹這份工作的底氣,我現在沒有後顧之憂了。”朱學面龐黝黑,說話間一臉笑意。

一年來,朱學積極聯絡崆峒鎮15戶半坡農家樂負責人,努力將旅遊、餐飲、住宿緊密結合,拓寬崆峒山觀光旅遊這條線,並竭力打造農業觀光、採摘、休閒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園,引導群眾發展鄉村經濟,以增加農戶收入。為此,他創辦了崆峒鎮西溝村美麗鄉村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看著撂荒的山地,朱學萌發了種植生態經濟林的想法,2018年帶領村委會班子成員每人投資5000元,農戶入股土地的方式種植了600餘畝的花椒、杏樹和桃樹,3年掛果,見效分紅。就目前來看,樹種成活率達到了80%。2019年創辦了崆峒鎮西溝豐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他將“合作社+農戶”的脫貧模式付諸實踐,推動了5戶貧困戶脫貧的步伐。

經營了10年農家樂的朱學說:“自己富了,也要帶動村民一起致富,只有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才能更好的為村民辦好事。”“這個支書有想法、能幹事”成了全村人的共識。

農民身份、進步空間小、保障偏低,導致農村留不住年輕人的問題比較突出。而現在崆峒區適應新時代要求,從創制入手,變補貼製為工資制,變半工半農為專職化。同時,為農村黨組織書記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從制度和根子上解決農村幹部隊伍活力問題。

如今,崆峒區不僅村黨組織書記,村裡其他幹部的待遇也有了一定提升。充分調動了廣大幹部的心氣兒,幹事創業也更有拼勁了。

據悉,崆峒區自推行專職化後全區村幹部平均年齡下降2.4歲(專職化村下降9.5歲),35歲以下村幹部增加58名,大專以上學歷增加57名,進一步優化了村幹部年齡、知識結構,為全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通訊員 朱婷婷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