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根本無法擺脫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類的許多行為都是有規律的,我們可以利用科學邏輯進行分析。

這類行為稱為心理學效應,這種奇妙的心理現象(Mental Phenomena)使心理學家十分著迷。

它們的存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一、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最早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

一座房子中,要是有一扇破碎的未修理的窗子出現,那麼不久之後,其他完好的窗子也會被人打碎。“破窗效應”的名字由此得來。

4種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根本無法擺脫

當第一扇窗子被人打碎以後,這種行為就會逐漸傳播出去,吸引到更多的人模仿,其他人甚至會做出比之前還嚴重的壞事。

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這種不良風氣會引起周圍環境的紛雜無序,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裡會使人逐漸適應這種風氣,變得麻木,甚至覺得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的。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能發現,如果經過一個乾淨的垃圾箱,你卻把垃圾扔到外面了你會產生負罪感。但如果這個垃圾箱邊已經堆了一堆垃圾,你就會毫無愧疚感。

如果你穿了一雙白鞋,你會小心地保護它,可一旦上面被人踩了一個腳印,你就不會再愛惜它了。

4種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根本無法擺脫

這也就是心理學家一直所研究的“引爆點”。

環境究竟要多亂,人們才會覺得既然已經亂成這樣了再亂一點也無所謂,人究竟要壞到什麼地步,才會覺得反正自己已經差到一定地步了,乾脆自暴自棄吧。

在社區中一些小事如果放任不理,就會漸漸變為違法亂紀的重災區。

4種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根本無法擺脫

二、 空鳥籠效應(Empty bird cage effect)

空鳥籠效應,是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斯提出的。

講的是,一個人如果買了一個鳥籠卻始終空著的話,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要買一隻鳥放進去。

這種限制性思維十分可怕,它會使我們原先對事物的認知處在“準備狀態”,在看到相似的事情時就會採取一樣的方法解決。

這種思維定勢(Thinking Set)一方面會使人通過類似的經驗快速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卻也妨礙著我們新思維的發散。

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就空鳥籠效應無處不在,比如杯子一定是喝水的嗎?皮筋一定是扎頭髮用的嗎?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完全認同生活裡的規律,甚至不質疑對錯。

這也是社會階層固化的一種表現。

4種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根本無法擺脫

三、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應又被稱為“宣洩效應”,其含義是指一個人在宣洩情緒或是受到他人注意時,他的思維會隨之改變。

在哈佛大學的心理研究中,心理學家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工廠裡隨意選擇六位女性進行觀察,同時改變她們所處的環境,結果這些女性覺得自己受到了不一樣的待遇,一定比別人優秀,因此她們的工作熱情大漲,效率也提高了。

所以,霍桑效應常出現於管理學中,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不過作用是有限的,在“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的干涉下,員工的積極性會穩定在一定程度,然後停止上升。

4種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根本無法擺脫

四、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帕金森定律,20世紀西方三大文化之一。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義現象的基礎理論,也被人稱為“大企業病”。

英國的歷史學家與公共管理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在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後提出:官場人員的膨脹是因為在公司發展壯大後,他們的管理人員就會呈金字塔式分佈,並且快速增加,以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管理體系。

對此,他也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僱員工的數量與實際完成的工作數是不存在必然聯繫的”。

這個論斷帶著濃濃的諷刺意味,對那些官僚主義之風進行了批判。也給那些想組建一個簡單高效團隊的人提出了一個有效的建議。

上面,就是四個人們無法擺脫的心理現象,這些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見,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但是心理學會讓我們發現這些看似無厘頭的事件下存在的普適性規律,以便於我們做出正確決策。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oken Windows》《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