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康熙一生功績中,平定三藩佔有重要地位。而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之中僅有吳三桂堪稱割據一方的雄主。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至今流傳,引清兵入關成為清朝家臣,待天下大局已定之後,將吳三桂遠調邊陲,處理雲貴兩省事務,封為平西王。為表忠心,吳三桂後曾抓住南明永曆帝,並親手將其殺死,斷絕了滿清的後顧之憂。清朝鑑於其忠心,對其封地幾乎不加干預,以至於其實力迅速膨脹,甚至擁有自己的機構與官員,百姓戲稱為"土皇帝"。

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康熙年少有為,勵志肅清吏治。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不僅剷除權臣鰲拜,更是將矛頭指向了"三藩"。清朝天下穩固之後,耿精忠、尚可喜不足為懼,但平西王吳三桂割據一方,有權有兵已成尾大不掉之勢。駐守一方,已成當地既得利益最大獲取者,吳三桂顯然不願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力。更何況清朝天下已定,自己乃前朝舊臣,交還軍政大權無異於將自己的性命交到康熙手中,"飛鳥盡,良弓藏"亙古不變,吳三桂自然心知。

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康熙決意削藩,而吳三桂表面支持,背後卻提出了一系列無理要求百般敷衍。此時吳三桂並未決定起兵造反,自己曾助力清朝推翻明朝,如果當前再與清朝對弈,自己必定成為歷史的罪人,只是希望康熙能知難而退。然而康熙心意已決:"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面對康熙的步步緊逼,吳三桂自保無力,康熙十二年,雲南巡撫朱國治之死成為導火索,吳三桂與清廷站在了對立面。

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康熙削藩倉促,吳三桂起兵之初支持者甚多,包括福建耿精忠,廣西孫延齡,廣東尚之信,陝西王輔臣等人。面對各地起兵之勢清朝無力應對,吳三桂一路北上,很快打到了長江一帶。看上去吳三桂佔有優勢,但康熙手中有兩個王牌,一是名二是人。吳三桂自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但畢竟是造反師出無名,雖然一同舉兵者甚多,但大多舉棋不定。更為重要的是,吳三桂的兒子在康熙手中當質子。雖然吳三桂打到了長江一帶,卻可笑地提出了隔江而治的想法,奮發有為的康熙手握清朝一統江山,哪裡肯與吳三桂分一杯羹?

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為了表示決心,康熙竟處決了吳三桂的長子和長孫。與此同時,康熙左右周璇,從叛軍內部瓦解。最初只是王輔臣降清,隨後耿精忠、尚之信離開了吳三桂的隊伍。吳三桂見大勢已去,在衡州稱帝,建國號為"周",只可惜一切只是黃粱一夢而已。在起兵前夕,吳三桂顯然有能力推翻清朝統治,難道只因為提出隔江而治,便徹底失敗了嗎?顯然不是。

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吳三桂小瞧了康熙。如此凌雲壯志,怎麼可能與叛賊隔江而治?在對立之初,康熙分析大勢,面對強勢的吳三桂暫避鋒芒。在吳三桂提出交還質子隔江劃分的時候,康熙拖延時間從中瓦解,僅用三個月就使吳三桂軍團分崩離析。與此同時,康熙分析吳三桂進軍路線,精準打擊全力反撲。吳三桂高估了自己。吳三桂師出無名,雖然暫時集結大軍,但是他能提出的待遇,顯然不如康熙能給予的擁有誘惑力,大軍土崩瓦解是必然之勢。況且自古至今,自南向北,統一中原的王朝,勉強能算劉邦與朱元璋二人。吳三桂雖然割據一方,但充其量算是地方大員而已,兵馬錢糧的供應顯然無法與康熙對弈。

吳三桂差點推翻康熙,轉瞬間竟一敗塗地?只因高估自己小瞧康熙

吳三桂生左右搖擺,不僅使自己留下了千古罵名,更是在李自成進京時害死了父親,舉兵反清時害死了兒子。正所謂:"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