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什捷緬科在《戰爭時代的總參謀部》裡提過這麼一些話:"統帥的智慧和意志都凝聚在統帥的決心上,並給軍隊指揮的全過程打上鮮明的烙印。""指揮就是預見。卓越的統帥都是有高度的預見性,這是他們軍事才能的有效特徵。"

自古將者,代表著一軍意志。將者令而六軍動。而在動盪的抗戰時期,有這樣一個人,他出身軍閥,但也以將領身份,毅然點軍出山,報國殺敵,臨死仍掛念戰局。他是"四川王",從鬥爭裡入世,自抗戰裡脫身。

1、 一方軍閥

八年抗戰,四川作為抗戰的大後方,為抗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川軍出山以來,為戰場輸送了數量龐大的壯丁,甚至按當時人口算,四川平均每十四個人裡就有一人當兵,川軍分佈在當時大大小小的戰區。

而四川,從軍閥混戰的貧弱區到抗戰的穩定後方,從觀望的割據勢力到報國投軍的出征川軍,有一個人的名字就必須提及。軍閥劉湘。他與當時的軍閥劉文輝是四川軍閥混戰中最具實力的兩派軍閥,而他們之間的抗爭也最為漫長和激烈,當他擊敗劉文輝

結束"二劉之爭"時,劉湘,也一舉成為四川最具實力的軍閥。

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後來,蔣先生勢力滲透入川,劉湘在其授令下圍剿紅軍,著手進行川軍整編和川政改革。但由於軍閥指揮混亂,屢剿屢敗。而這時間,蔣先生派軍入川,藉口助剿,實則分權。而另一方面,日本的侵略也東北慢慢撕開偽裝,此時的劉湘也敏感地嗅到了危亡氣息,派人北上與馮玉祥商談。

在馮派來的代表高興亞前,劉更是坦言,"抗戰的道理,這不是我個人的事,是全國人民的事,是全國人民渴望的事,也確實是我進入全國政治舞臺的大好機會。"說明此時的他也受到了我黨全國統一戰線的號召,也為他後來舉兵出山抗戰的決心打下鋪墊。此時的他,已經慢慢從割據一方的軍閥轉變,他的目光,已經看到了山外更危險的境地。

2. 出川抗戰

其後的全國戰局自東三省的淪陷,變得格外焦灼。而包括劉湘在內的一方將領,也已經按捺不住。事變後的第三天,劉湘就電呈蔣先生,要求安排出兵抗戰,同時通電呼籲全國來一致抗戰。

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鄧錫侯、劉文輝等人也相繼請求抗戰,整個四川省抗戰情緒激烈,在隨後參與的國防會議上,面對其他人對於出兵的遲疑,劉湘拍板,"抗戰,四川可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五百萬,供給糧食若千萬石!"他的慷慨陳詞極大地鼓舞了與會者的士氣,也促進了國民政府中央的反抗決心。

隨後,他又以川康綏靖公署主任的名義,發表了激昂的

《告川康軍民書》。他在民族危亡之際義不容辭,先行請命,廣召同胞們團結起來,共同抗擊。而更在他的聯絡和牽線下,各省紛紛糾集隊伍,組成抗戰聯線。

他的態度,實為實力派地方勢力的一個表率,在他之後,各地抗戰熱情持續高漲,全國的抗戰景象有一變化。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總司令後,率軍奔赴前線。那時他已重病纏身,省秘書長鄧漢祥曾勸他留在四川,鎮守後方,他扼腕長嘆,"我一向高呼抗戰,如今戰幕解開,自己反退縮不進,豈不貽譏後世。"

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又說,"過去在省內打了多少年內戰,臉面上不光彩,今天槍口在外,正好乘時為國效命,藉以洗刷自己的汙垢,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言罷起身,毅然上陣指揮。開始出川的軍隊軍備落後,條件有限,與面對的日本精銳部隊相比,在軍需上根本難以抗衡,但是川軍不服輸,以難以想先的堅毅和決心上場殲敵,而刻在骨子裡的報國激情,也從上到下,在整支隊伍裡燃燒。而這份力量,也迅速地燒到了全國,隨著川軍的蔓延,為抗戰的勝利點了熊熊烈火。

3. 報國領袖

劉湘在前線指揮,戰局激烈,病情也來得洶湧。但在漢口醫院治療期間,他仍十分關心戰局。記者問及他對當時盛傳的,日軍通過德駐華大使提出的議和事件的看法時,他這樣講,"如果有人要和,我劉湘決定率領七千萬同胞和川軍將士抗戰到底!"

但其後劉湘病情迅速惡化,不久便與世長辭。直到逝世前,他仍不忘在遺囑裡留下寄言,"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終之勝利。"這話更激烈著川軍繼續抗爭,為著革命的最終勝利發光發熱,將熱血灑在戰場,未曾負國,徒以己身報國。

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八年來,川軍前後共送出三百五十萬的軍士,分佈各處,犧牲者眾多,而川軍與川軍背後這個領軍者,也應該被記住。國難當頭,離鄉征戰,國難不除身不退,且以熱血報國門。這是川兵的錚錚鐵骨,這是一份救國的承擔。

劉湘出身軍閥,雖也曾在軍閥混戰中,置百姓於水火而不顧,但在危難面前,為著民族大義和國家危亡,毅然出兵,

四下奔走聯絡,團結各方,抱殘軀而指揮征戰,仍表現了一個軍人的操守和擔當,這是值得肯定的。

4. 國葬英雄

1938年,國民政府為表彰劉湘對抗戰的卓越貢獻,特頒發《國葬令》和《褒揚令》,並於1939年在成都為他舉行盛大國葬儀式。典禮按照國葬法規,在指引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規定了政府人員的嚴肅觀禮和川、康兩地娛樂活動的暫停。

四川軍閥劉湘:率350萬川軍抗戰,臨死不忘國:敵軍不退,川軍不回

送靈行進路上還隨處可見祭祀標語,"劉故主席是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劉故主席國葬典禮,要不忘後方建設,抗戰到底!"時年抗戰還未結束,在日軍空襲的威脅下,省政府甚至還規劃了各界人士的避難路線。這個傳奇一生的梟雄,終究還是長眠故土,在最後一份國葬的殊榮下,退出政治舞臺

回望過去,再看看這個被冠以"四川王"的將領,他也確實是清醒且決絕的,他在國難之際敢於決絕出兵,而他手下的川軍,更勝過他的堅毅,極力挽救破碎山河。為千瘡百孔的祖國大地重新煥發生機而獻上了自己的忠誠與熱血。看如今蒼穹大地,當敬謝意

文/笙簫盡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