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水下大盜與中國海底文物

臨時搭建的拍賣廳里人山人海,連過道上都擠滿了睜大眼睛盯著拍賣臺上中國文物的洋人,在拍賣廳外的廣場上,山一樣的中國瓷器被碼成無數小堆,“論堆出售”。

各位是不是對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呢?-對,電影《火燒圓明園》裡英法聯軍在搶劫了圓明園後就是這樣銷贓的。唯一不同的是,本文所寫的這一幕不是發生在英法聯軍攻打北京時期,而是發生在冷戰結束後的德國斯圖加特火車站!

這次斯圖加特“大銷贓”的策劃者叫米歇爾·哈徹,一個在海外中國文物市場裡赫赫有名的“水下大盜”。


西洋水下大盜與中國海底文物

長期在南中國海非法活動的米歇爾·哈徹

1985年,米歇爾·哈徹曾率隊盜撈於乾隆年間沉沒在南中國海的Geldermalsen號帆船,盜得了15萬件青花瓷器和125件每件重750克的中式金條/金元寶。之後,他夥同克里斯蒂拍賣行(佳士得拍賣行),在阿姆斯特丹策劃實施了“南京船貨”拍賣大會。這次拍賣大會共發出12000份拍賣目錄,有5千人參加了現場競拍,世界各地通過電訊的出價者約10萬人次,拍賣成交總金額3700萬荷蘭盾(在當時合2000萬美元)。

這次拍賣,也直接導致了中國國家水下考古工作協調小組和中國國家水下考古學研究室的成立。

此後,這個西洋大盜繼續在南中國海大肆活動。起初,他對外宣傳是要勘察一條“歐洲沉船”,但勘察結果卻是“偶然發現”了一條在他手頭某本考古資料裡記載著的泰星號中國大帆船。而既然發現了泰星,那他對“歐洲沉船的探索”也就自然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瘋狂的盜撈,這次盜撈的收穫是-中國瓷器100萬件。

西洋水下大盜與中國海底文物

泰星號假想圖

如果說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掠奪只是出於發財的本能,那麼這位哈徹先生則在掠奪中表現出了更加“精明”的生意人頭腦-為獲得整體上最高的利潤,哈徹下令打碎了這批瓷器中的約60萬件,最後運回歐洲的泰星號瓷器只有35.6萬件。 

但即便如此,這批瓷器的數量依舊令負責拍賣的德國內戈爾拍賣行大為頭疼,他們意識到“收藏家和愛好者消化不了這麼多的瓷器,必須從全球尋找買家”。於是,在斯圖加特火車站建造了模仿泰星帆船形狀的“展覽館”和拍賣場,在新興的互聯網上也建立了泰星拍賣專門網站,除此之外還把部分瓷器運送到五大洲的11個城市巡迴展出、拍賣。

西洋水下大盜與中國海底文物

一件被拍賣的泰星號瓷器


而這次拍賣的高潮就是本文篇頭出現的那一幕,在1999年的11月17日,六千名來自全球各地的瓷器買家雲集斯圖加特,開演了一場對非法盜撈的中國文物的大銷贓。而米歇爾·哈徹本人僅從這次集中拍賣中就獲得了3000多萬馬克的收益。

此外,由於這次拍賣的瓷器主要是德化瓷,當中國有關方面根據“維護全人類利益”的《聯合國海洋公約》對此次拍賣表示強烈譴責、憤慨乃至遺憾的同時,德化縣政府也迅速派人趕往現場,並以其有限的資金買回了其中的72件,今天靜靜地躺在德化陶瓷博物館的這72件德化瓷,就是泰星號上那一百萬件瓷器中官方返回中國的唯一部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