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支書”的“牛字經”

黃土地上,春意正濃。穿過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南部山區的溝溝岔岔來到麻武鄉麻武村,一頭頭結實的肉牛正悠閒地流連於山間吃草,阡陌縱橫,風光宜人。

山腳下的萌牛牧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裡,麻武村黨支部書記韓愛軍剛送走一位前來挑選肉牛的商人。

“牛支書”的“牛字經”


“山高坡陡,山多地少,喝的是望天水,吃的是洋芋飯。”多年來,由於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麻武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窮窩窩”,2013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0戶650人,貧困發生率為54%。但現如今,在韓愛軍的帶領下,全村上下養著800多頭牛,村民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兜裡的餘錢越來越多。

1985年,韓愛軍便從四五頭開始試著養起了肉牛,“養牛讓我嚐到了發展養殖業的甜頭。”他說,“雖然我們村一直有養牛的習慣,但長期以來沒有形成規模,日子過得緊巴。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大家一起富起來?”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韓愛軍一直想發揮麻武村養牛的優勢。

家家戶戶有牛圈,誰家牛下了崽兒,誰家牛賣了好價錢,誰家牛需要配種,韓愛軍心裡“門兒清”。

既然鐵定心要領著大家奔小康,韓愛軍便去外地考察了一圈。回來後,他率先在村上建起了萌牛牧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起了西蒙達爾、夏洛萊、安格斯牛,幫助村民發展規模肉牛養殖業。

“牛支書”的“牛字經”


萬事開頭難,“母牛生母牛,三年五頭牛”,儘管養牛效益好,但風險大,真要養起來,村民們心裡也止不住犯嘀咕,這投入不少,萬一賠了咋辦?“說沒顧慮是假的,有風險我們一起扛。”韓愛軍拍著胸脯,向村民承諾,“只要大家信得過我,跟我走,養牛這條道肯定錯不了。”

“先找幾個帶頭人,大家都看到效益後,到那時候咱們不用勸,村民們也會跟著走。”韓愛軍和村幹部達成了共識。

眼看著入了股的村民跟著合作社養牛掙了錢,大家懸在心裡的石頭也算落了地。“現在想吃啥就買啥,咱掙的錢夠花。”村民陳曉軍笑著說,他向合作社入股了3頭肉牛,一年出售一頭就能收入一萬多元。

“牛支書”的“牛字經”


村民富了,日子過得滋潤,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了群眾發展養殖產業的“定心丸”。2019年,麻武村160戶62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同年,萌牛牧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舉行了分紅大會,拿到分紅資金的村民個個喜笑顏開;2020年,合作社共吸納入股農戶249戶102.8萬元(其中貧困戶210戶);藉助東西部扶貧專項資金量化入股合作社,每年按入股總資金的6%進行保底分紅,實現了麻武鄉7個村村集體分紅。

如今,萌牛牧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佔地41畝的現代畜牧業合作社,總投資530萬元,擁有5棟雙列式標準化牛棚,最大飼養量達300頭肉牛。“今天我養牛,明天牛養我。今年,我們合作社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讓更多群眾依託牛產業致富。”韓愛軍信心滿滿地說。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魏麗 朱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