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疫情衝擊而發行的特別國債,到底哪裡“特別”?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20年第15期,原文標題《特別國債“特”在哪兒?》,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3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這是當前積極財政政策最主要的發力點。在上述3條舉措中,提高財政赤字率和增加專項債規模,這兩點基本在市場的預期之內,而發行特別國債,可以算是超預期的政策。

主筆/謝九


為應對疫情衝擊而發行的特別國債,到底哪裡“特別”?


所謂“特別國債”,就是指有專門特殊用途的國債,背後都是有國家戰略目的考量。我國曆史上曾經發過兩次特別國債,第一次是在1998年,當時為了解決國有銀行的資本金不足問題,財政部向四大行定向發行了2700億元的特別國債,全部用於補充四家銀行的資本金。第二次是2007年,發行了1.55萬億元特別國債購買外匯,用於成立中投公司,既是為了豐富外匯的投資渠道,同時也希望回收流動性來控制通脹。

這一次中國之所以決定再次發行特別國債,目的當然是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前兩個月經濟數據,各項關鍵指標都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的GDP很有可能會負增長。雖然中國的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在國際上的擴散程度遠遠超過了預期,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體成為重災區,這些國家經濟衰退,將對中國經濟形成巨大拖累。在3月26日的G20峰會上,成員國宣佈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的資金,就在第二天,中國宣佈發行特別國債。

中國之所以需要發行特別國債,和當前現有的財政貨幣刺激手段不足有直接關係。首先從貨幣政策來看,在發達國家大規模降息的背景下,中國一直對降息非常謹慎,主要原因是國內通脹壓力較大,CPI指數處於近10年來高位,央行擔心降息會進一步刺激通脹,對於利率水平的調整隻能小步微調,更多隻能依靠降準等數量工具而不是價格工具,所以,在貨幣政策空間相對有限的背景下,財政政策成為中國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

在主要的財政工具中,普通國債受到赤字率的約束。長期以來我國以3%作為財政赤字紅線,即使現在突破紅線,但考慮到其他國家曾經爆發過的債務危機,我國的赤字率也只能適度提高,而不會大尺度突破。

另外,地方政府專項債在最近幾年快速發展,成為政府融資的重要工具。地方專項債的好處是不會提高赤字率。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沒有收益的公益性事業,主要通過發行一般債券融資,在公共財政預算之內,需要受到財政赤字率的約束。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由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專項債券融資,以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償還,專項債券在公共財政預算之外,體現為政府性基金預算,不列入赤字。但是地方專項債也不能無節制發行,需要對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2015年,我國首次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當年額度為1000億元,到了2019年,規模已經超過了2萬億元,如果繼續高速增長,也會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特別國債重出江湖。和普通國債不同的是,特別國債不列入赤字,好處在於既可以控制國債的赤字率,又不會讓地方政府債務過於惡化,在當前非常時期,可以彌補財政赤字缺口,為經濟增長提供充足的彈藥。

由於特別國債還沒有公佈任何細節,從目前來看,還有幾大懸念未解。

首先,這一次特別國債發行會對應什麼樣的資產?從2007年那一次發行特別國債來看,當時是財政部發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曲線購買了央行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正是因為有資產對應,所以特別國債不納入赤字口徑。那麼這一次特別國債會對應什麼樣的資產,這是第一大懸念。

第二大懸念就是特別國債的規模會有多大?按照1998年和2007年那兩次特別國債的規模來看,分別對應當年GDP的比重大約是3.2%和5.7%,如果這一次按照4%的比重來計算,大概對應4萬億元的規模。理論上而言,高達數萬億元的特別國債出籠之後,會對市場流動性帶來明顯收縮,所以需要貨幣政策予以配合。4月3日,央行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還將金融機構在央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考慮到特別國債對流動性的吸收,預計未來央行還會持續降準,對沖將來特別國債對流動性的衝擊。

特別國債最大的懸念在於,這筆鉅額資金將會用到何處?

按照中國刺激經濟的傳統思路,基建投資通常是第一選項。不過,以特別國債投資基建的可能性並不大,一是因為2008年的“4萬億”政策,留下的後遺症迄今都沒有完全消失,如果再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來投資基建,相當於重走當年的老路,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更長遠的麻煩,尤其在當前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二是因為當前中國經濟雖然也強調基建投資,但主要是新基建,相比之下,新基建所需的資金不如傳統基建,也無需通過發行特別國債這種過於高調的方式來解決。而傳統基建,也大可以通過地方專項債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以特別國債來刺激基建,負面效果遠大於收益。

和基建投資相比,更具可能性的是將特別國債用於重點扶持中小企業。在疫情衝擊之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遠大於國企,而且,我國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對於當前中國經濟,拯救中小企業的緊迫性,以及所能帶來的邊際回報,遠高於投資其他領域。如果中小企業能夠渡過難關,中國經濟也就無須有太大的擔憂。

當然,還有人認為應該借鑑當前很多國家給民眾發錢的做法,用特別國債給老百姓直接發放補貼,或者是發放消費券,既能解決民眾的生活困難,又能刺激消費,撬動內需。願望當然很好,不過估計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給民眾發錢這種模式經常被認為是撒胡椒麵,而中國經濟擅長的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比如刺激投資等等。不過,在傳統的刺激手段逐漸失靈之後,嘗試一下新的思路,或許也未嘗不可。

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重新看待親密關係:被疫情改變的我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