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註冊制“更進一步”VC投資人提醒:單一通過IPO退出存在隱患

全面註冊制“更進一步”VC投資人提醒:單一通過IPO退出存在隱患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近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投中資本協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夥人”峰會在北京召開。在“一級市場的良性循環”為主題的對話中,投資人們提出,科創板與註冊制的推出打通了創投行業的退出通路,但伴隨上市門檻的下降,上市企業數量的大幅提升,有可能導致市場價格中樞下降,尤其是投資Pre-IPO項目的機構,企業上市後不一定能掙錢。

一個完善的市場應該由多類豐富的退出渠道共同組成,只通過上市退出是獨木橋,而非成熟市場。

單一通過IPO退出存在隱患

伴隨著監管層的頻頻發聲,資本市場全面推進註冊制的腳步越來越近了。IPO作為目前VC的主要退出渠道,業內普遍認為,註冊制的推進為行業帶來長期利好,系統性改善了創業投資的退出環境。

但投資人們也認為,行業整體形成良性的循環可能還有許多路要走。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提到,項目退出如果全部依靠IPO,市場也不一定能接受得了。

對此,啟賦資本創始合夥人、董事長傅哲寬表示,目前,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大大的提高了基金退出的進程。同時,從全球市場來看,現在的總體形式比過去好很多。

但隨著A股註冊制的推進,雖然基金退出的通路越來越多、越來越暢通,但上市股票的供應鏈也越來越大。未來,二級市場的價值可能會往下走,很多項目上市後,基金不一定能掙錢。從一些小市值公司退出後,基金也會面臨很大問題。

“募投管退”中,如果沒有“退”,前面的鏈條就流動不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說,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推行,毋庸置疑對行業來說是好的變量,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季薇表示,對於早期投資基金而言,企業從早期成長起來到符合上市要求的時間已經縮短了。

近幾年,國內很多行業板塊處於IPO停滯狀態,而現在這些企業又有了上市的機會。一些曾經在海外上市或者被併購的企業,如今有可能在國內上市。尤其對於一些早期投入比較大的科技類企業,不用一定等到盈利後才能上市,這是非常大的利好。

“但實際上,我們還是希望企業順其自然地成長。如果有機會上市當然很好,但也不要拔苗助長,沒必要過早的上市。”季薇說道。

季薇提到,納斯達克曾在上世紀90年代迎來上市公司數量的巔峰時期,此後,上市公司數開始逐年減少,目前只有4000多家,不單是價格中樞的下移,其實上市的數量隨著退市規則的完善,也從增長向下滑,最後發展到平緩期的過程。

所以可能除了價格中樞的下移,如果整體供應很大,未來A股也會迎來擴容期。一定時期內,二級市場會形成優勝劣汰的局面,一些發展較差的公司會在比較完善的退市制度下退出,使整體市場逐漸到達平緩時期。對於投資機構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聚焦有長期價值的行業,長時間陪伴企業成長。

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羅飛認為,上市的門檻越來越低,這對創業企業是好的一面。但對於機構投資人來講,有兩個方面值得探討。首先,公司上市後,投資人怎樣選擇退出時機?此前,一過解禁期,很多投資人會趕緊退出,此時往往是一個高點。但在資本市場效率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一部分優秀企業可能會在上市後才真正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這對於私募股權機構怎樣把握退出時機是一個考驗。

此外,從長期來看,可能整個市場的價格中樞下降;另一方面,二級市場會呈現“二八開”局面,資金會越來越集中流向優秀的企業。

在目前情況下投資人們認為,成熟市場應該由多種豐富的退出渠道組成。南京紫金投資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萬舜表示,註冊制對基金項目退出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即使市場全面施行註冊制也容不了太多的企業的退出。其它退出渠道也需要給予更多關注。例如,S基金、新三板及地方股交所、企業間的併購、重組等。

“基金只認上市退出的話,不算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而是獨木橋。應該豐富多元地考慮這個問題,大家一起推動市場的成熟。”萬舜說道。

普洛斯建發基金總裁張俊才表述,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息息相關。投資人賺錢的想法無可厚非,但如果投資人賺錢是因為退出早或者所謂退的好,但是以割韭菜為代價,那行業內會形成惡性循環。

張俊才說,註冊制的推廣給資本市場帶來極大利好,但同時也給投資人帶來潛藏的風險。A股擴容後,上市公司數量將快速增加。根據歐美的經驗,市場擴容後,上市公司將進一步分化,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會持續增長,但還有一些企業將被吸收和並掉,甚至會被退市。

因此,投資人要冷靜看待註冊制推進的問題,謹慎投資為資本市場輸送真正好的、對社會有價值的標的和企業。

此外,陳瑋表示,市場一定是分化的,因為流動性有限。現在也是優秀公司發展非常好,差的公司流動性和市盈率非常低,甚至退市。“如果有一天連我們投的項目上市都虧錢,說明這個市場比較成熟了。”

市場資金來源更多元

近兩年,創投市場進入了漫長的資本寒冬中。傅哲寬認為,基金募資越來越艱難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民間資本的信心受到很大波動;成本高,投資回報不達預期;市場上的資金變少。目前,大企業更願意做直投,很少考慮做母基金,同時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資金出不來,不僅影響VC募集,也影響上游母基金的募集。

同樣,羅飛也提到,近些年,願意投股權的長期民間資金大幅減少。其中,主要涉及流動性和稅收問題。越來越多的民間資金願意配資在流動性好,且沒有所得稅的二級市場。這對一級市場的資金供給較為不利。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質量越來越好,有很多長期的大白馬股份,可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作用。

由於VC基金週期較長,羅飛呼籲,在稅收方面,希望政策能給行業帶來新的激勵制度,培養真正長期的資金支持科技創新。

季薇表示,市場上的資金來源有很多變化。首先是國資比例提升了,地方產業引導基金比例也在提升。在拿這些錢的過程中,GP自身能力的調整非常重要。另外,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出資收緊,相對來說,險資能夠越來越多地在非標股權上配資,投資到私募股權基金中。同時,中國的家族辦公室也在逐漸興起、發展,未來相信中國的家辦室會像美國那樣越來越系統化、規範化。

“這是個適者生存的過程,有壓力就有機會。如果你能很好地適應變化,可能就會在相對嚴苛的狀態下脫穎而出。”季薇說。

萬舜認為,在募資問題上,能力強的GP募資相對容易。對於南京紫金投資集團而言,如果GP各方面素質都比較優秀,即使募資能力比較弱,集團也願意投資。而且遇到業績非常好的GP時,集團可以超常規審批。此外,地方政府一定要把相關的產業生態搭建好,讓GP有更好的施展的空間,才有底氣跟GP提返投要求。

在張俊才看來,募資容易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太對,募資難才應該是常態。目前市場正在經歷出清的過程。未來各個行業的的集中度都會逐步提高,形成頭部效應。

VC/PE領域的頭部機構,最重要的是解決了信任問題。LP出於信任才把錢交給GP管理。紅杉、高瓴、君聯等頭部機構募資金額越來越大,主要原因是品牌效應和信任文化的作用。LP覺得把資金交給他們至少不會出現太大問題。然而,目前國內市場在信任文化上尚不成熟。一些細分行業裡優秀的GP可能還不被大家所熟知。

因此,政府和市場之間應該有市場化的母基金來發揮鏈接作用。市場化的母基金能夠解決對於優秀GP的辨識問題,能夠把投資人的錢匯聚起來,佈局到優秀的GP中。其中一些小型GP自然被淘汰掉是一個正常的過程。現在的資金比較分散,地方政府也需要競爭,甚至出現政府和政府搶GP、搶優秀投資人、搶產業的現象。而一些有自己專長和技術的GP是不是可以考慮為政府效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