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發病年齡48.3歲!有一種癌症,吃貨最要當心!

4月15日-21日正值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

數據顯示,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這種癌症,絕大多數發現就是中晚期。2016年上海市新發癌症病例7.4萬,發病率為514/10萬,較往年仍有上升。

圖片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其中,有一種可怕的癌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發生率也逐步提高,這種癌症已位居上海新發癌症排名的第二位。

這就是大腸癌!(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腸癌發病率略低,但增長速度卻比他們快。三四十年前,大腸癌在我國“癌症殺傷力排行榜”中,居第六位,如今已躍居第3位,平均發病年齡48.3歲!30年間,上海大腸癌患病人數也增加了5倍多。上海已經成為全世界大腸癌發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無肉不歡、一坐一天、愛吃快餐、常常夜班?這些危險生活方式,都可能讓人不小心惹上這個癌症第二殺手!

圖片

圖片來源於網絡

1

中青年人離大腸癌並不遠

我們吃東西不舒服,常常會說胃疼而不說腸子疼,大腸癌到底是什麼呢?

大腸癌屬於下消化道腫瘤,一定程度上講,與吃得過好有關,因此也被認為是種“富貴癌”。

結腸和直腸屬於消化系統,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消化系統,消化道從口腔延伸至肛門,結腸和直腸是這一管道的最後一部分。食物在口腔被咀嚼和吞嚥,隨後穿過食道進入胃,在胃中被研磨成更小的顆粒後進入小腸,在小腸中完成消化和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進入結腸,最後到達直腸。大腸癌主要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也可稱為結直腸癌。

圖片

那大腸癌一般會找上哪些人群呢?

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數據顯示,我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絕大多數發現就是中晚期。更可怕的是,中國腸癌年輕化趨勢特別明顯。美國人腸癌平均發病年齡是68歲,但是中國人居然是48.3歲,年輕了20歲,很多都是30~40歲的青、中年人。

圖片

2

愛吃肉、口味重最易遭遇大腸癌

大腸癌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嗎?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我們給大家總結了六大可控的風險因素。

1.無肉不歡

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牛肉賣得好的地區,大腸癌發病機率也就越高。另外,飽和脂肪酸、動物油過多攝入也可導致大腸癌病發。吃得越多,腸道的排洩壓力越大,尤其是動物蛋白、脂肪攝入過量,就容易產生很多毒素。肉類攝入過多,患大腸癌幾率就會升高。而富含蔬菜、水果和粗糧的飲食能夠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

2.口味重

武漢人大腸癌高發,不良飲食習慣是誘因。偏愛麻、辣、酸、鹹、煎、炸、燻、烤八大重口味,習慣吃宵夜,如同讓胃腸道長期在休息時間“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增加患腸癌的風險。

3.愛吃醃製食品

吃醃製的食品也容易引發大腸癌,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們喜歡吃醃製的食品,所以也是大腸癌的高發區。

4.一坐就一天

很多人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而且,近年來得大腸癌的患者有著年輕化的趨勢,並且城市中得大腸癌的人數多於農村。

5.長期吃快餐

年輕的上班族長期吃快餐,飲食過於單一,熱量高又缺乏纖維素,這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6.喝酒、抽菸

這兩個都不用說了,幾乎所有癌症的誘因裡都有它們的身影。有研究認為,吸菸可以對大腸產生長期性、持續性的慢性刺激,從而誘發大腸癌。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會增加我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1.年齡:雖然年輕人也可能患大腸癌,但是50歲以後患大腸癌的幾率會明顯增加,平均患者年齡約為68歲。65-74歲是大腸癌的高發年齡段。

2.有大腸癌的家族病史:如果有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有大腸癌,則患有大腸癌的風險較高。如果親屬被確診的年齡小於45歲,或者有一個以上的一級親屬患病,則患病風險會更高。

3.炎症性腸病的個人病史: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都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4.遺傳性綜合徵:約5%~20%的大腸癌患者有明確的可遺傳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可以導致家族性癌症的發生。在與結直腸癌相關的遺傳性綜合症中,最常見的是家族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結直腸癌。還有一些可能影響大腸癌,但還不確定的風險因素。

①夜班工作(晚上11點到次日凌晨6點之間工作3小時以上):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連續15年中每月超過3次夜班工作可能會增加女性患大腸癌的風險。該研究著認為,這可能是由於體內褪黑素的變化引起的。

②某些癌症的治療經歷:一些研究發現,得過睪丸癌或接受過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的男性患大腸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風險更高,可能在放射的過程中,結腸和直腸也會受到影響。

3

觀“大便”識別大腸癌預警

我們身上有許多地方都能看到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反映腸道健康的便便就是大腸癌的預警。別小看被排出的糞便,它的形狀、顏色和味道都傳達著人體的健康信號呢!一旦糞便異常,應及時詢問醫生。我們來教大家四種方法:

1.看性狀:大便形狀或質地的變化能表明各種健康問題。大便變窄變薄可能是結腸癌的症狀,而軟便可能是慢性胰腺炎的標誌。

細長的糞便:如果糞便是像蚯蚓一樣又細又長,中途易斷,即使排出了也跟沒排似的不爽,這是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的證明。

硬邦邦的糞便:如果總是排出這種水分不足的硬邦邦的糞便,說明三種糞便之力即創造之力(進食纖維)、壯大之力(腸道益生菌)、排除之力(肛周肌肉力量)都不夠,應當注意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入手共同改善。

糊糊的糞便:如果排出的是糊糊的、味道難聞的糞便,說明酒精、肉類和脂肪等攝入過多,應當減少這些油膩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穀物、發酵食物等食品的攝入。

胖圓的糞便:如果是像兔子糞便一樣圓圓的、一粒一粒地排便,則說明腸道受到人體壓力的影響,功能有所降低,應當注意多散步、轉移注意力,減少注意力對胃腸道的影響。

圖片

2.排便習慣:如果便秘與腹瀉常交替發生,也是大腸癌的一個重要預警。一般一天排便一次或兩到三天排便一次。如果出現便秘(每週排便少於3次),或腹瀉(大便次數增多,每天大於3次),應警惕腸道疾病的發生。

3.氣味:雖然大便的氣味很難聞,但如果它帶有強烈的臭味時,也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這表明上廁所次數太少,受到了感染,或是在飲食中攝入了大量的脂肪。服用的藥物也會對大便的氣味產生影響,所以在服用處方藥時,如大便出現異常,應向醫生諮詢。

4.顏色:大便的顏色通常是棕黃色的,這是因為肝臟分泌的膽汁進入血液後經過一系列變化進入腸道混入糞便而形成。

○如果大便呈紅色、黑色或蒼白色,可能存在健康隱患。紅色大便代表有血液的存在(這是一個嚴重問題),血液來自於消化系統的下部,如大腸、直腸或肛門;

○黑色大便意味著胃部或小腸出血;

○白色或灰白糞便表明膽汁排洩受阻,提示膽道梗阻,有膽結石、膽道腫瘤或胰頭癌的可能。白色伴有油脂狀,提示人體對脂肪吸收不良或胰源性腹瀉。

痔瘡也會導致便血,如何區分呢?

由於都有便血癥狀,很多大腸癌在早期易被誤診為痔瘡。所以便血時,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大便潛血等檢查,以排除大腸癌的風險。這是因為腫瘤長在直腸靠近肛門的位置,發生破潰出血,大便就會有血。如果腫瘤長在結腸,肉眼雖然看不到血,但大便潛血檢查能發現。如果大便潛血結果呈陽性,說明結腸有問題,需做腸鏡等檢查。

既然大便如此重要,便秘會不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大腸癌的發生受很多因素影響,現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便秘與大腸癌直接相關。但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最好在固定時間排便,寧可提前一點去廁所,有了便意千萬別忍著,別讓廢物在體內停留過長時間。

4

“吃貨”請適可而止!

這麼可怕的大腸癌,該如何防範於未然呢?

預防大腸癌,建議“檢查+飲食+運動”三管齊下。

檢查: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多發性結腸息肉、慢性腸炎、腸道有絨毛管狀腺瘤等人群,都是大腸癌高危人群,易發生癌變。除注意觀察症狀外,臨床上,我們主要藉助以下檢查,幫助早期發現大腸癌:

一是肛門指檢、大便潛血檢查。距離肛門7釐米以內的腫瘤,90%可通過肛門指檢發現,數據顯示,國人直腸癌70%以上為低位直腸癌,直腸指檢時可觸及。80%的結直腸癌患者都有便血情況,且半數無法通過肉眼看到,卻可通過大便潛血檢驗查出。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放棄了這兩項檢查。

二是腫瘤標誌物CEA和CA19-9。如果發現其數值較高,應做進一步檢查。如果體檢報告顯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腸癌腫瘤標記物檢查的陽性率為50%~60%,也就是說存在不少假陰性,但確實能為我們早期發現腸癌提供依據。

三是腸鏡檢查。高危人群應遵醫囑,每年按時做腸鏡。一般人群建議45歲開始,每隔3~5年做1次。大便潛血呈陽性的人,應及時做腸鏡檢查。

飲食:

第一,“吃貨”適可而止。我們現在走向了一個極端:吃得過多,營養過剩。這時候,我們一定不要過分遷就口味。我們改變不了爹媽給的基因,能做到的就是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

第二,告別“三高一低”,迴歸傳統。“三高一低”指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素食品,要少吃。中國傳統飲食結構以穀物為主,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為輔,這是非常健康、合理的飲食。中國菜有很多蒸煮方式,能留住更多營養;少量肉加蔬菜的快炒類菜,由於蔬菜較多,粗纖維豐富,既能滿足口味,又能避免肉類產生的有毒物停留過久,減少對腸道的慢性傷害。

第三,守住“鮮、野、淡、雜”4字訣。“鮮”指多吃新鮮食品;“野”指吃天然蔬果;“淡”就是少鹽少油少肉;“雜”則是吃盡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平時能多吃哪些食物對腸道好呢?

要推薦一個特別的東西,就是豆豉,豆豉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我們的鄰國有納豆,在國際上研究很多,有很多益生菌,能夠增強我們的免疫功能,甚至抗癌,實際上我們的豆豉也有這個作用,還比他們要早得多得多。

運動:規律運動,並保證一定強度和時間,但不必過度。避免肥胖,尤其腹部、腰部肥胖。

科普結束

醫生介紹

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