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430公里生態廊道開建

鄂爾多斯市430公里生態廊道開建

近日,在鄂爾多斯市北大門——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黃介壕嘎查路段施工現場,一面面彩旗舞動在春風裡,一臺臺機械穿梭在春泥上,一名名黨員忙碌著培土、澆水,一株株新苗為沿黃公路兩旁再添新綠。正在高標準建設的430公里風景優美、配置合理的高品位生態廊道,即將為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釋放“綠色”動力。

  黃介壕嘎查地理位置特殊,與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隔河相望,黃河流經5公里,S24(沿黃高速)與S316(吉巴線)東西橫穿嘎查;村莊西側的黃河大橋,分別與S24、S316相交,對外交通便利。“但村莊綠化少,森林覆蓋率低,現有林分質量差、樹種單一,村民從生態上獲益少。”杭錦旗林草局副局長高永傑對記者說。

  對此,鄂爾多斯市林草局為黃介壕嘎查進行了“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示範區總體規劃,規劃造林綠化面積11930畝,除了對S24、S316沿線兩側進行綠化外,對村莊綠化面積要達到590畝。特別注重結合生態、經濟、景觀效益,栽植經濟林、生態林,因該嘎查土地鹽鹼化程度略高,將選擇胡楊、檉柳、沙棗、枸杞等耐鹽鹼性樹種進行團塊式種植,為村民開闢增收致富新渠道。

  而黃介壕嘎查是鄂爾多斯市建設430公里生態廊道的一個“點”。從杭錦旗到達拉特旗再到準格爾旗,順著沿黃高速,“點”正連成“線”。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因此,鄂爾多斯將高標準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與脫貧攻堅、荒漠化治理、文旅產業發展“打捆式”推進,根據沿途蘇木鄉鎮和嘎查村土地利用實際,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通過培植430公里“綠帶”構建完善以生態景觀林帶、大漠溼地風光帶、經濟林產業區、荒漠草原修復區、農牧產業區、優質種苗保障基地為主要內容的“兩帶三區一基地”發展格局,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

  比如在生態著綠的同時,將依託沿黃沿線的響沙灣、七星湖、杭錦淖爾溼地、恩格貝、黃河大峽谷等生態功能重要的區域,以保護荒漠、溼地生態,涵養水源,創造更多生態產品為主,圍繞十大孔兌、響沙灣等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區域啟動建設一批沿黃溼地、沙漠公園,讓沿黃大漠溼地風光帶成為文旅產業的強大引擎。再如,依託現有經濟林,以沿途家庭林場、家庭草場、專業合作組織為重要節點,捆綁資金項目,多措施扶持家庭林場、家庭草場、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沙棘、沙棗、蘋果、梨、枸杞等經濟林種植產業,並以此輻射帶動建設以嘎查村、社為基本單元的經濟林產業區。同時,以家庭草場建設為主要抓手,通過典型示範、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市草原生態修復改良工作,形成生態修復建設規模效應……“兩帶三區一基地”不僅與所在區域的一二三產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內部之間環環相扣、互為支撐,鏈接成“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生態圈。

  非常之事,需非常之力。為了儘快推動沿黃生態廊道建設落到實處,市林草局搶抓植樹造林機遇,4月3日,在黃介壕嘎查成立臨時黨支部,動員第一批30名黨員進入植樹現場。“要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黨組織凝心聚力的功效,帶動周圍村民自願參與進來,如果他們願意開展房前屋後綠化,我們免費提供苗木。”臨時黨支部書記、市林草局副局長武海濤說。

  而放眼長遠,這條穿越庫布其沙漠生態修復治理區、黃河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育區和荒漠資源綜合利用區的430公里“綠帶”,將對沿黃區域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多產業融合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讓沿黃生態經濟這條“金帶”充滿活力、更有動力,這個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態治理項目,發力正當時。


來源:內蒙古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