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風雲之,為解困鏡,司馬昭毅然伐蜀

公元260年,在曹魏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天子曹髦竟然被殺了。而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快速的傳到全國各個地方,甚至連西蜀,東吳也知道了這個事情。一時間,整個天下都轟動了起來,特別是曹魏的百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雖然,司馬昭對天子被害給出的答覆是惡賊成濟,成卒私自刺殺的皇帝。但是,明眼人都明白,成氏弟兄只是槍手只是替罪羊,幕後最大的罪魁禍首就是他司馬昭。

中國古代由於長期受到儒家的影響,所以忠君思想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是根深蒂固。曹魏當時雖然實際權力都在司馬昭手裡,但是有一點是改變不了的,那就是國家最高統治者名義上還是天子是曹髦。甚至所有國家大事,司馬昭都得以天子曹髦的名義下達命令。那樣,才能夠名正言順。因此,只有曹髦這位天子在曹魏百姓的心裡才是所要擁戴的君主。

兩晉風雲之,為解困鏡,司馬昭毅然伐蜀

而他們的君主忽然被殺了,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士族豪門肯定都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一時間弄的是民怨沸騰,國內的矛盾日益加深。

而這些問題,老謀深算的司馬昭不可能不清楚。同時,司馬昭心裡更加清楚,雖然自己現在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甚至很多擁護曹魏的軍事集團(毌丘儉,文欽,諸葛誕等)都被幹掉了。但是朝中和地方還有很多親近曹魏的勢力,如果民怨繼續發展下去,這些勢力就會藉助民怨,對司馬昭發難。同時,這些勢力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那時就不好收拾了。

因此,司馬昭找來賈充等親信在一起商議,應該如何平息民怨,消除內部矛盾。最後,他們想出來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轉移民眾的視線,(讓百姓考慮別的事),而讓民眾轉移視線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外發動戰爭。因為,在天子被殺和對外戰爭這兩件事情,民眾最為關心的還是戰爭。這樣,就能夠把民眾的思想牢牢鎖定在戰爭上,慢慢的,就能夠把天子被殺的事情忘掉。而那些親近曹魏的勢力也無法在興風作浪。

所以,這是平息民怨,消除內部矛盾的最好辦法。同時,對外發動戰爭還能夠以司馬昭為中心,讓國人高度的團結。甚至,如果要是將敵國滅掉,司馬昭在國人心中的威望將無人可代替,只要有了無限高的威望和權力,那個時候不論司馬昭還是他的後代,取代曹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兩晉風雲之,為解困鏡,司馬昭毅然伐蜀

而對外戰爭,無外乎就是伐蜀還是伐吳。最後,司馬昭與手下經過仔細研究,得出結論,現在伐吳肯定辦不到。伐吳,首先就要大量的建造戰船,同時,還要開水道。而這些得需要十餘萬人接近半年時間才能完成。另外,南方氣候潮溼,北方士兵由於水土不服,必然發生疾疫。那時,失敗就會在所難免。

相反,蜀國就不同了,雖然蜀國山勢險峻。但是,這些年,由於連年征戰,蜀國國力已經是消耗殆盡,百姓的日子過得是極其艱苦,他們對蜀漢朝廷也是特別不滿。另外,蜀主劉禪闇弱,信寵宦官黃皓。黃皓仗著劉禪的寵信,收受賄賂,排斥異己,甚至,連蜀漢的頂樑柱大將軍姜維都被逼的率所部去沓中,名為屯田,實為避禍。

而這個時候對於司馬昭是最好的機會,如果,派一支精銳去拖住姜維,不讓其回援。然後主力大軍出其空虛之地,襲擊漢中。蜀軍如果各自憑險拒守,其兵力必然會分散,那時,魏軍就可以以主力之師各個擊破。如果最後拿下劍閣,成都將無險可守,滅亡以是必然。

兩晉風雲之,為解困鏡,司馬昭毅然伐蜀

公元263年夏,司馬昭下令召開朝會,在朝堂上,司馬昭宣佈了伐蜀計劃。結果,招到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大家給出的理由是,蜀主雖然闇弱,但是實力尚存,另外,蜀道難,魏軍難以攻取其險關。另外,山路險峻,糧食,物質運輸到前線也相當的困難。曾經,曹爽伐蜀就傷亡慘重,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如果司馬昭伐蜀,弄不好也會走曹爽的老路。就連那位長年與姜維作戰的徵西將軍鄧艾也不同意伐蜀,屢次提出來和司馬昭不同的意見。

而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贊成司馬昭的計劃,那就是鍾會,鍾士季。鍾會是曹魏太傅鍾繇之子,自幼才華橫溢。後來,在討伐毌丘儉,以及諸葛誕的戰爭中,鍾會又屢出奇謀,深得司馬昭的信任,將其視為心腹。

朝會最後,司馬昭說道,我意以決,伐蜀是勢在必行。群臣看到司馬昭態度堅決,在沒有人敢提出不同意見了。另外,司馬昭派主簿師纂到鄧艾軍中為司馬,同時勸說鄧艾,鄧艾這才奉命攻蜀。

兩晉風雲之,為解困鏡,司馬昭毅然伐蜀

最後,司馬昭下令,三路大軍伐蜀。命徵西將軍鄧艾率軍從狄道前往沓中進攻姜維所部,又命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部從祁山出發駐軍武威,斷絕姜維的退路。同時,任命鍾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率魏軍主力從駱谷進攻漢中。

公元263年秋,司馬昭在洛陽誓師,從此,就拉開了伐蜀之戰的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