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暮春即事

南宋·葉採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前言

何為易經?有人說是那是求神問鬼迷信的把戲;有人說那是阻礙中華文明發展的糟粕;有人說那是一本沒有邏輯,讓人不知所云的天書;也有人在看了很多所謂的大家講解《易經》後覺得《易經》不過是一本膚淺的成功學。也確實,曾仕強之流對《易經》道義哲理的解讀顯得太過庸俗,經不起推敲;街頭算命先生將《易經》占卜作為一門生意又顯得太過功利。庸俗和功利充斥著大眾對《易經》的理解中,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悲哀。

總的來看,在當前科學和唯物思想大行其道的時代,大多數人對於《易經》都是有一種既覺得神秘又倍感懷疑的態度。人們對於《易經》的懷疑甚至已經超越了它本身,而直指背後的世界觀:人們對世界懷疑——世界的演化是否是有固定的規律?人們對自己懷疑——人是否能掌握這種固定規律從而預測未來?人們對時空的懷疑——如果未來能預測,那麼這個世界在時空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因此,有人發出感嘆:卦不敢算盡,恐天數無常;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

到底何為《易經》?《易經》對我來說又有何意義?當你問出這樣的問題時,疑惑就產生了。而人類的有限的理性(包含現代科學)往往只能解決疑惑中很小一部分。《易經》就是解決有限理性無法解決的那一部分疑惑的方法之一。這就是所謂的不惑不卜。如果說理性科學是一個視角,這個視角注重經驗講究因果邏輯,是以過去看現在;那麼《易經》則是另一個視角,這個視角講究辯證共時,是以未來看現在。我們現代人多習慣於前一個視角。當我們在理解《易經》時,也不得不從前一個視角出發。

在下面對《易經》的解讀中,我們也將從理性科學的角度出發。在出發前,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儘量摘下原來視角的有色眼鏡,拋開對一些概念的先天結論(比如認為唯心主義就是虛幻,真理和假設的對立以及唯科學主義的自大等),在對《易經》有所瞭解後再下結論也不遲。

易經是什麼

· 名 ·

《易經》中的“易”有兩重含義,第一重是變易:“易”字由“日”“月”組成,正所謂“日新月異”,反映的是變化,同時也有萬變不離其宗的含義;第二重是簡易:大道至簡,萬物的變化都能從最簡單的陰陽變化演化而來,也都是陰陽變化的體現。“易”的兩種含義也代表著《易經》是通過最簡單的陰陽來推演萬物的變化這一核心特點。

· 源流 ·

《易經》本身也是一本不斷演化的書籍,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文字產生之前伏羲氏所做用來預測天氣的八卦,即☰,☷,☲,☵,☴,☳,☱,☶。在這一時期,原始易經為純二進制圖示表示,並沒有文字解說(準確說,不可以稱之為“經”)。等到商周交替時期,周文王將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並經由後人的註解用來占卜未來,形成了圖文並茂的《易經》,這也是《易經》被稱之為《周易》的原因。再過幾百年到了春秋時期,孔子從儒學義理角度註解《易經》而寫成易傳。

我們今天看到的《易經》其實是包含了最初用作占卜的《易經》和孔子所著用來教育警示後人的《易傳》的一部分。這裡體現了研究《易經》的兩個流派:象數派和義理派。象數派側重於用《易經》中的物象和時空之數來占卜,注重描述和預測,探索的是天啟,代表人物有東方朔、管輅、李淳風、袁天罡等;義理派側重於研究和運用《易經》的哲學方法,注重解釋和實踐,探索的是天道,推崇以德馭道,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周敦頤、朱熹等。兩個流派雖然不能混為一談,但也並非涇渭分明,也有橫跨兩個流派的大家,比如邵雍。

我們在讀《易經》時也一定要注意將象數和義理兩部分區別開來,並遵循如下道術分離的原則:探索哲學方法時多看整體抽象層的陰陽變化規律而不可執迷於具體爻辭細節,這是用其道;占卜預測時多看卦象細節和背後代表的象,這是用其術。

· 位 ·

《易經》博大精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儒家在其中看到了仁德,將《易經》列為六經之首;道家看到了無為,將《易經》列為三玄之首;醫家看到了陰陽消長,謂之“不通易則不知醫”;兵家看到了虛實變化,謂之“不通易則不知兵”;陰陽家則看到相生相剋,推演出五行理論等等。總之,中華文明各個學派都可以在《易經》中發現其源頭,都是繼承了《易經》中陰陽辯證的哲學方法,塑造了中國人最底層的思維模式。《易經》當之無愧為中華萬經之首,中華文明之源頭。

· 組成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由太極演化而來的六十四卦組成了易經的基本模塊。其中,太極為天地之原,兩儀為陰陽,四象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八卦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分別對應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八種自然景物),六十四卦為八卦的兩兩組合,始於乾卦終於火水未濟卦,週而復始,循環往復。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太極演繹八卦

· 八卦與物象

《易經》歸根結底使用陰陽變化來演繹萬物變化。那麼在陰陽和萬物之間必定有一種對應關係。這種對應關係就體現在由陰陽派生的八卦所代表的物象中(在易學中叫做萬物類象),比如在空間上有如下兩種對應關係,分別是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如下圖: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這兩種八卦各自在不同的場景運用來定空間方位和數字,比如在後臺八卦中,坎代表北方,數字為1;坤代表西南,數字為2;巽代表東南,數字為3;震代表東方,數字為4;兌代表西方,數字為6;乾代表西北,數字為7;艮代表東北,數字為8;離代表南方,數字為9。八卦所代表的其他一部分物象比如(以下摘自《說卦傳》):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敷,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莨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足,為作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為寡發,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於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

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滷、為妾為羊。

總之,八卦每一卦都是一種容器容納和代表了真實世界中的一類物體,這樣八卦世界就和真實世界建立起了對應關係,我們就可以進而通過八卦的組合和變化推演出真實世界中什麼事物在什麼方位什麼時間發生了具體怎樣的變化。

·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純粹以二進制作為表現形式,再結合了文字註解之後,便形成了《易經》,可以說《易經》包含兩個表述系統——二進制和文字。由於六十四卦為二的六次方,因此每一卦用二進制表現為六畫,其中每一畫包含兩種形式,即陰和陽。在《易經》中,組成卦的畫叫做爻(yáo),每一卦由六爻組成,分為陰爻和陽爻,也就是兩儀中的陰和陽。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每一卦都有卦名和整體文字解釋,解釋了卦的簡要寓意。這種整體的文字解釋包含卦辭、彖(tuàn)辭和大象。每一爻也有對應的文字解釋,分為爻辭和小象。其中,卦辭和爻辭為歷代占卜人為解釋占卜而作(《易經》最讓初學者感到不知所云的地方就在於這裡),彖傳和象傳則是孔子(相傳)從儒學角度出發所闡釋的德行哲理(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出自這裡)。例如天雷無妄卦(這是《皇極經世書》推演的2019年卦象):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卦的結構組成

每一個卦擁有多重含義,具體要根據卜卦場景來判斷用那種含義。比如無妄卦代表,意外的災害或亂象,或者絕望這兩種含義。初爻對應是卦畫中的最底下一爻,上爻對應卦畫中最頂部一爻,按此順序排布初爻到上爻這六爻。當爻為陰爻時,以六這一極陰數表示;反之為陽爻時,以九這一極陽數表示,比如無妄卦中第二爻為陰爻,則稱之為六二,初爻為陽爻,則稱之為初九。

易經的用處

易經之用分為小用和大用。古代士人喜歡玩的射覆遊戲,對未來前程迷惑時到算命先生前算上一卦,解讀一些其中不成體系的成功學哲理,這些屬於小用,也是大多數人認為《易經》全部用處;明白時空循環和陰陽辯證大道,預知天人演化大勢,訴諸個人修養,以德御道,順勢而為,這些屬於大用。小用具體,大用抽象。小用背後其實都是由大用的原理所支撐。

大多數通《易經》的人所用的都是其中的小用,用它來謀取功名利祿,僅僅是為了一己之利。很少有人能夠實踐《易經》中的大用,為天下人而用,做到孔子所說的,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古小用大行其道,而大用幾乎無人問津,以至於中華文明思想源頭的《易經》淪落為迷信的還魂丹和名利的問路石,實在是一種諷刺。

如何預測

不管是《易經》的小用還是大用,都圍繞著對未來的預測這一目的展開的。用《易經》預測的方法有百十來種,但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三個步驟——心動,卦動和解卦。心動,指的是在算卦之前必然是心中已經有了要預測的疑惑;卦動,指的是藉助一些工具方法來隨機獲得代表未來的卦象;解卦,指的是對卦象進行解讀從而獲得更加得到最終清晰的預測。從古到今有很多種方法流派,比如蓍草法、金錢法、梅花易數、奇門遁甲、鐵板神數等。下面我們以最簡單的金錢法為例來說明求測過程。

首先,在算卦之前需準備三枚一元硬幣。然後,我們心中默唸求測的疑惑,這一步是心動。接著,我們開始搖動三枚硬幣並隨機將它們撒開,記錄三枚硬幣的正面反面結果,並重復6次從而得到六十四卦的其中一卦,這一步是卦動。最後,我們根據解卦原理並結合我們求測的疑惑得出最終的預測結果,這一步是解卦。實際上,解卦是用心在解讀,卦動是用心在求取,都是屬於心動的一種。我們可以借用六祖慧能所說的一句話來概括——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五大天機:易經的預測原理

人類無法解釋神秘而又確實存在的現象時,往往會訴諸兩者手段。

第一種手段是認為其不符合科學規律而刻意不去探討,第二種手段是求助於上帝神靈的力量,認為是上帝神靈的干預。第一種像有些在沙漠中的鴕鳥,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把頭埋進沙子裡。科學共同體的邏輯是,他們不承認《易經》的預測,所以這種預測的真實性就不存在了。可是,無數人人可見的直觀現象卻證明這種預測的存在,它就像幽靈一樣縈繞在武斷的科學之上。

第二種則充滿了悖論——如果每一次問卜,上帝神靈都會干預,那麼整個科學世界就會坍塌。這就好比是在一個現代法治社會中審理案件一樣,每一次都讓一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皇帝或偶像來干預,法制體系必然會瓦解,整個社會必然會陷入動盪之中。上帝和神明就算存在,也必須遵守自然規律,也不會干預他們所創造的世界,否則只會顯示他們本身的無能和虛妄。他們只會用預先設定的自然法則來管理這個世界,而不會在過程中頻頻出手干預為自己原先的不夠嚴謹睿智而打補丁。正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上帝和神明更不會因為人類的感性情懷而破壞自然規律。

天機一: 共時性

現代科學之所以無法解釋《易經》何以能夠預測未來,其實源自現代科學對世界的基礎假設之上。現代科學是建立在以因果邏輯為橋樑連接的理性演繹和經驗實踐基礎之上,是圍繞著如何找到事物現象背後的邏輯規律,明確其中的因果關係而展開的。但世界上普遍存在很多超越因果關係的現象,比如下圖: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圖中的B和C都是由A導致的,A是因,B和C是果,但B和C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現象指的是隻要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過關係的兩個粒子,分開以後不管相距有多遠,它們的關係仍然存在,而且永遠糾纏不清,當你改變一個粒子的狀態時,另一個粒子馬上就會響應,而且反應速度是超光速的,瞬間完成相應的狀態改變)中兩個粒子就體現了這種B和C之間的關係,它們在時空中同時出現,同時發生變化。我們用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一名詞來代指這種關係。在宏觀世界中,這種共時性也廣泛存在,它正是《易經》所使用的理論基礎。

天機二: 循環因果

當前普遍被科學界認可的因果關係多是一種在時間上的線性因果關係。如下圖: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圖中A導致B,A在時間上先於B,這種因果關係在時間上以線性分佈。但其實有很多循環因果關係,比如雞生蛋和蛋生雞這樣的因果關係在時間線上原因不一定就在過去,結果也不一定就在未來。相反,未來可以能是原因,過去也可能是結果。這種循環因果在股票期貨市場最常見——正是由於人們基於當前市場行情產生了未來的預期,而這個未來預期又反過來決定了當前的市場行情。循環因果表示如下圖: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天機三: 時空悖論和時空博弈

有這樣的一個時空悖論:假設人可以通過《易經》來預測未來,比如預測到張三將於下個月中彩票,但為了不讓張三中彩票,我們故意將張三關起來甚至把他殺掉從而不讓他買彩票,這樣他就絕不會中大獎,那麼預測必然會失敗。要解決這樣的悖論,我們必須引入上述的循環因果關係,並建立一種類似於經濟學中需求供給之間的博弈關係——一種過去和未來的博弈關係來分析。

在我們用《易經》占卜預測未來時,我們已經改變了未來,只不過改變的程度會取決於我們預測的對象與預測者的關係遠近,這類似於量子力學中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的是在觀察微觀粒子的同時也在改變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這就導致人永遠測不準微觀粒子的本來位置和速度)——人的觀察會改變被觀察者,當被觀察者越是宏觀時,這種改變越可以忽略不計。但這又和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有所不同的是,微觀粒子只涉及第一層影響,也就是觀察者對被觀察者的影響,而在人預測未來這一過程中涉及多層影響。也就是說,人在現在預測未來,未來會立即被改變,被改變的未來又會馬上影響現在,現在又將改變未來,以此類推從而形成很多層影響,每一層影響都是一次過去和未來的博弈。預測未來可以用下圖表示其中的關係。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在通過《易經》預測中,未來和過去之間的博弈最終達到均衡。這個均衡就是預言的結果。由此可見,在上面的時空悖論中,張三之所以能被預測到未來可以中彩票,是因為在用《易經》預測的那一剎那間,張三的種種未來行為已經和過去的行為產生了層層博弈並最終得到了均衡。這種均衡就是對張三一個月後可以中彩票的預測,我們故意將張三關起來甚至把他殺掉等這些行為都被包含在了層層博弈中,都是產生最終均衡和預言的原因。這樣,我們就很好地解釋了這一時空悖論。

天機三: 量子糾纏和隨機數

這中間還有一個邏輯鏈條的斷裂,那就是我們在預測過程中心中的疑惑和藉助外部工具的卦象是兩個不相關的事物,這兩個不相關的事物如何建立起對應關係,並且可以讓我們從卦象中看到未來?這一點我們可以用共時性來解釋。

我們在前面指出,任何通過《易經》求測未來的方法都離不了心動和卦動。心動其實就是大腦在算卦前充滿了對未來的疑惑。大腦中有海量的電子,它們處於複雜的糾纏狀態。意識就是大腦中這些處於糾纏狀態的電子在週期性的坍縮中間產生出來的。這些電子不斷坍縮又不斷被大腦以某種方式使之重新處於糾纏態。當我們在問卦過程中心中滿是疑惑時,這種疑惑的意識就會通過量子糾纏在未來時空中發生並通過過去和未來博弈機制產生最終的未來,而這一未來就是一種隨機(屬於一種廣義的隨機,好像我們的意識在擲骰子博弈一般)。

卦動則是通過外部工具來獲得現在時空中的隨機數,它在形成中也受到了疑惑這種量子糾纏效應的影響。兩種隨機都是由人的意識決定或影響的,構成了共時性,因此我們能夠通過卦動獲得的隨機數來表現和解讀出在心動中產生的未來。那麼,隨機數之間為什麼可以存在這種共時性基礎?這就要從《易經》所反映的一個新的世界觀來說明。

天機四: 易經背後的世界觀

據目前的科學推算,宇宙已經有130億年,而人類的出現才短短几百萬年。在這幾百萬年裡,人類已經通過二進制創造現在的電子世界(比如電子遊戲),雖然這個電子世界還很不完善,裡面的圖像看起來很虛假,場景也非常有限。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加以數萬年甚至數千年,人類就可以創造出更加完善的電子世界,完善到甚至和真實世界一樣的程度。這樣,在我們的世界層面之下又產生了一個新的世界。那麼,在宇宙這茫茫130億年裡,我們這個世界有沒有可能是更高層世界裡的智慧生物創造的電子世界呢?以此類推,每當一個文明發展到一個高度時,就會創造出一個下層的電子世界,那麼很可能存在不斷嵌套的多層世界,而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其中一個基於二進制的電子世界並且是處於最下層的那個。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在二進制的電子世界中,實際上並不存在真正的隨機,因為作為一個封閉系統,所有的隨機數都來自於同一個預先設定好的種子。也就是說,所有的隨機和偶然都是偽隨機和必然,它們都是出自同一個源頭,所有的隨機都是具有規律可循,都是可以相互推測出來的。如果我們這個世界也是電子世界的話,那麼也必然遵循這一原則。這樣,《易經》所展示出來的心動隨機和卦動隨機之間神秘的聯繫就得到了解釋——在算卦中,心動獲得的隨機和卦動獲得的隨機都是源自同一個預設宇宙種子,並通過人的意識這種量子糾纏機制聯繫起來,從而最終獲得共時性,我們藉此來預測未來。其中關係如下圖: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如果我們認可對世界其實也是一種二進制的電子世界這一先驗設定,我們再回頭來看《易經》時就會豁然開朗——《易經》其實和編程語言一樣都是由二進制代碼編寫而成,分為代碼和註釋兩個模塊,如下圖:

未來是否真可預測?解密《易經》五大天機

這麼看來,《易經》原來是我們這個世界底層代碼指南,這也正是發明二進制的萊布尼茲看到《易經》是大為驚歎的原因。

反思

《易經》中的共時性極大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以至於自古以來中國人特別注重類比而輕邏輯,因此也有人將中國古代未能發展出科學歸為《易經》的過失。這種說法其實蘊含了《易經》既要包含邏輯又要包含共時性的這種期望,實際上很難有一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這就好比期望《聖經》也像《幾何原本》那樣富有邏輯一樣。所以,讀書萬萬不可只讀一本書,哪怕是像《易經》這般神奇玄妙的書籍。

《易經》固然神秘玄妙,但絕非萬能,也遵守著自然規律,只不過這種以共時性為代表的自然規律為我們現代科學視角暫時不能認同(以心理學家榮格為代表的心理派別除外)。因為《易經》中表示的物象的顆粒度很粗,並且在二進制和我們人類語言轉換過程中(也就是解卦)難免會有疏漏誤解之處,所以也並非都能夠預測準確。

用《易經》預測只能告訴我們未來是什麼,而不同告訴我們未來為什麼。要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如何運用這種規律,還需要從理性科學中獲得。因此,《易經》和背後的方法論不可替代理性科學,它們可以成為理性科學很好的助手,指明理性科學發展的一個方向,為人類打開一雙以未來看過去的超越視角。

展望未來

當前人類社會最大問題並非是科學不夠發達,物質不夠豐富,而是人類幾千年前創造的信仰以及衍生出來的道德難以駕馭人類越來越發達的作為工具的理性科學,從而導致人們捨本逐末,拜金主義橫行,追求極致的個人至上,對自然缺少敬畏和責任心和崇尚弱肉強食。越演越烈的環境問題、經濟問題、政治問題、宗教衝突問題都可以在這中間找到源頭。新的千年在呼喚新的信仰,這種新信仰將以現代科學為基礎,融合了古代各種信仰的精髓,重構一種更加積極、更加寬容、更加宏大的世界觀、時空觀、人生觀和社會觀,從而讓現代人重新找到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從根本上破解種種現世的重大問題。

《易經》給了我們構建這樣一種新信仰的思路。我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會有人通過《易經》所透露的時空觀和世界觀在融匯哲學和宗教文化等人生觀和社會觀並用科學作為支撐,創造出這樣一種新信仰,為人類文明帶來新曙光(完)。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頭條只放作者的部分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

三十二慄,獲得更多天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