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頂流」還有救嗎?

這兩天有個消息,很多人都在討論:

《爵跡》第二部改名《冷血狂宴》,並將於12月4日開啟付費網播。


這「頂流」還有救嗎?


上一部院線改網播引起輿論熱潮的,還是年初的《囧媽》。


這「頂流」還有救嗎?


相比徐崢的靈活變通,郭敬明更像是退而求其次的止損。


對郭敬明來說,《爵跡》系列可能是他心口的一塊疤;但站在觀眾的角度,卻能從中窺見一個有趣的現象——


流量荼毒影視行業的熱潮漸漸消退。


回首五六年前的國產影視圈,粉絲經濟彷彿大勢所趨。


是隻要有熱度,綜藝都能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的荒唐時期


比如綜藝《爸爸去哪兒》,拍了三部,兩部大電影,一部王嶽倫導的喜劇,票房還都過億了,最高的6.96億。


這「頂流」還有救嗎?

就離譜


不看劇本,不看演技,只看演員火不火;


不講內容,不講製作,只講演員美不美。


電影《爵跡》就是那個階段應運而生的“集大成者”。


這「頂流」還有救嗎?

郭敬明關於電影《爵跡》的第一條微博


第一部2015年開拍,16年上映,集齊范冰冰、楊冪、吳亦凡、陳偉霆等流量標杆,十足追趕當時的流量熱潮


現在看這個陣容,可能不算嚇人,但放到當年是什麼水平?


永遠自帶輿論熱度的范冰冰,16年正是準備憑藉《我不是潘金蓮》轉型拿獎的重要時機。


這「頂流」還有救嗎?


不管這部片當初引發多少爭議,至少圓形畫幅確實挺美,范冰冰也在這部戲裡貢獻了遠超《武媚娘傳奇》的演技,還成功拿下了第二年的金雞影后。


而楊冪11年就憑《孤島驚魂》開創過粉絲電影的先河,14年《古劍奇譚》的爆紅,更將她和李易峰、陳偉霆等一票主演都推向了頂流。


這「頂流」還有救嗎?

之後就是白淺了


吳亦凡14年回國,正值年輕,“用臉殺人”,隨著歸國四子、四大流量等稱號興起,拉他參演的電影是真不少。


16年的票房冠軍,星爺的《美人魚》裡也有他。


這「頂流」還有救嗎?


一部片湊齊這麼多當紅頂尖流量,屬實少見。


粉絲總愛幻想偶像們頂峰相見,但現實裡只會“王不見王”,別說一群頂流了,哪怕只有兩個,番位也得撕上五六七八場。


敢湊這麼一個“星光熠熠”的頂流陣容,也足以見得郭敬明在選角時,對粉絲經濟抱有多大的信心。


《爵跡1》上映後,即使引發巨大爭議,還是拿下了3.82億,位列2016年國內票房第38。


這「頂流」還有救嗎?


排在它後面的是3.77億的《荒野獵人》,就是小李子整個人赤身裸體鑽進馬肚子裡,終於拿了小金人那部。


小李子豁出半條命,把自己活成了野人模樣,依然打不過這片群星璀璨。


這「頂流」還有救嗎?


那一年還有個新聞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吳天明導演的遺作,一個講嗩吶傳承的影片《百鳥朝鳳》,因為上映以後排片悽慘,製片人方勵下跪求排片。


這「頂流」還有救嗎?


這片最後票房多少?


8600多萬。


下跪前,電影上映一週也才360萬。


向影院下跪,只能賺幾千萬;向流量低頭,卻能賺回幾個億。


不過,3.82億這個成績,依然讓郭敬明在路演時哭著說:


“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隻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這「頂流」還有救嗎?

哭泣的郭導


眾所周知,郭敬明不愛賣慘愛詭辯,連他都不辯了,那就是真的辯無可辯。


不過他還沒有放棄。


《爵跡1》失利後,他繼續發力《爵跡2》,這回更狠——


除了范冰冰、吳亦凡、陳偉霆等,還湊齊了TFBOYS全員。


定檔2018年暑期檔,瞄準了最追星上頭的學生黨。


這「頂流」還有救嗎?


不過,電影上映前一個月,范冰冰陷入了逃稅風波。


這「頂流」還有救嗎?

娛樂圈“大轟炸”的開端


事發之後評論裡還有吃瓜群眾趕來調侃:


五月很開心,六月很扎心。


這「頂流」還有救嗎?


於是上映計劃無限期擱置。


直到最近,電影重新定檔。


這「頂流」還有救嗎?


對比兩次定檔海報,除了范冰冰的“消失”,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有人口碑翻身,也有人360°轉型。


比如,易烊千璽16年時戲份還不多,海報也是鑲邊,現在重新定檔,已經排到了海報最上頭。


新海報上的9位主演,其他8位都發了微博配合宣傳,只有他沒發。


這「頂流」還有救嗎?


如果現在是王俊凱的《749局》或者《731》先上映並且拿了獎,那可能情況又要變。


發現沒?


流量大小和戲份多少已經不再是電影海報咖位的決定因素。


作品才是。


《長安十二時辰》和《少年的你》對易烊千璽的助力顯而易見。


這「頂流」還有救嗎?


與此同時,四大流量的粉絲經濟也開始失效。


早年吳亦凡參演《老炮兒》《西遊伏妖篇》時,大家對他還有過演技上的期待,直到《致青春》《歐洲攻略》等爛片讓觀眾徹底清醒,現在的存貨數量已經大不如前。


就連楊冪試圖通過《寶貝兒》轉型拿獎,也遭遇滑鐵盧。


鹿晗在演《盜墓筆記》時,即使演技稚嫩,依舊能夠斬獲10億票房。等到了《上海堡壘》,粉絲賣力宣傳也還是挽救不了慘淡結局。


再想翻身,只能靠後續作品的合格表現,一點一點證明自己。


這「頂流」還有救嗎?

《穿越火線》真的好看


可見,沒有演技打底,再頂尖的流量明星也得不到觀眾的認可;


反之,只要有作品傍身,年輕新演員也能一躍成為讓觀眾買票的依據。


長達五年的混亂期過後,國產影視從業者已經看清:“任何的流量演員,都不能直接轉化成票房。”


演員市場,終於脫離了粉絲主場。


這「頂流」還有救嗎?


甚至,演員越偶像,越被打上流量標籤,觀眾越不買賬。


就連院長之前安利過的《摩天大樓》也在經歷這種陣痛。


明明劇是好劇,但只要看到主演有ab,許多觀眾就望而卻步了。


這「頂流」還有救嗎?

其實挺可惜


現在的國產影視業,流量明星已經從“票房靈藥”變成了“票房毒藥”。


相比之下,更有觀眾緣的反而是實力新人。


這「頂流」還有救嗎?


很多變化發生時潛移默化,對比來看才會感到驚人。


延時網播的《爵跡2》就像琥珀一樣,定格了所有荒謬與不堪。


粉絲經濟的退潮,會形成良性循環嗎?還是會出現新的亂象?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


資本依舊逐利,明年耽改101已經扎堆待爆,無數選秀選手還在削尖腦袋去拍戲,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掌握了捷徑密鑰。


然而,過猶不及,反失人心


或許下一波退潮已經不遠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