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金融機構豐富外匯避險產品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日前表示,目前我國企業在匯率上避險保值的意識亟待加強,一些企業不熟悉外匯衍生產品,部分企業對套期保值認識不到位,部分企業認為套期保值成本較高。下一步,將推動金融機構豐富外匯避險產品,滿足企業端多樣化的避險保值需求,降低避險保值成本。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日前在杭州發佈了《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發佈會上,王春英在作主題演講時表示,目前我國企業在匯率上避險保值的意識亟待加強,建議企業財務管理堅持匯率風險中性原則,以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市場環境。

王春英介紹,為了解匯率風險管理狀況,外匯管理局近期對2400多家企業展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在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中,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薄弱。大多數企業匯率風險敞口對沖比例較低,甚至有部分企業未進行任何匯率避險。二是風險管理比較被動。調查顯示,僅有20%企業能夠嚴格遵循財務紀律,主動及時規避匯率風險,而大部分企業在匯率波動加劇時才重視匯率風險管理,一些企業甚至利用外匯衍生品謀取收益或從事套利活動,嚴重偏離主業。三是匯率風險管理不到位,導致匯率浮動“恐懼症”。外匯市場供求變化決定了匯率雙向波動,但一些企業不習慣匯率波動,越是缺少科學有效的匯率風險管理手段,就越擔心匯率波動。

對於影響企業選擇匯率避險的因素,王春英表示,主要有四個方面:以往匯率單邊走向助長企業押注匯率的行為;企業不熟悉外匯衍生產品;部分企業仍存在“賭博投機”心態,對套期保值認識不到位;部分企業認為套期保值成本較高。

王春英同時說,一些企業的資產負債管理存在過度順週期問題:在人民幣升值區間,通過增加外幣債務和加槓桿等方式,進行過度“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的資產配置,賺取人民幣匯率升值收益;在人民幣貶值區間,通過增加外幣資產和加槓桿等方式,進行過度“資產外幣化、負債本幣化”的資產配置,賺取人民幣匯率貶值收益。

“盲目地進行順週期財務運作,極易引發風險。”王春英分析稱,從微觀層面看,企業若不結合主業、經營實際狀況等合理佈局自身資產負債結構,而是通過財務運作過度增加槓桿和負債,盲目增大外匯風險敞口,那麼,在人民幣匯率波動時將面臨風險。從宏觀層面看,在匯率存在單邊走勢預期時,企業若都不採取套期保值,市場主體的一致性行為就會導致匯率單邊趨勢加快,從而引發外匯供求矛盾和外匯市場無序調整。

那麼,企業應該如何做好匯率風險管理呢?王春英建議,企業經營應聚焦主業,財務管理應堅持匯率風險中性原則。

“企業應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市場環境,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症’,理性面對匯率漲跌,審慎安排資產負債、幣種結構,合理運用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保持財務狀況的穩健和可持續性。”王春英說,企業應專注發展主業,不要把精力過多地用於匯率走勢的判斷或投機上,避免背離主業,或將衍生品異變為投機套利工具,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王春英表示,外匯管理局也將繼續深化外匯市場改革,助力企業開展匯率風險管理。不斷健全開放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繼續豐富外匯供求類型,擴大市場參與主體,完善市場基礎設施,推動外匯市場深化發展和對外開放,支持企業有效管理匯率風險。同時,推動金融機構豐富避險產品,滿足企業端多樣化的避險保值需求,降低避險保值成本。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