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侃房:住房不炒,其實洪水滔天


週末侃房:住房不炒,其實洪水滔天


1、“房住不炒”作為國策,許多城市的鬆綁努力被緊急叫停,“一日遊”的城市有,“三日遊”的青島也試水失敗,結果表明,靠原來的思路刺激房地產此路不通。

2、深圳的豪宅被“秒殺”,一系列的“騷操作”被監管,中介公司想賣房,貸款機構則還是覺得房產比較靠譜,疫情衝擊之下,企業艱難,那些用來賑濟“小微企業”開倉放糧並不被看好。於是,有了這種“曲線救房”的衝動!

3、回顧歷史,過去30年的爆發性增長有三個主要動力。

首先是房改。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居住需求市場化,生生造就了一個萬億量級的市場。

其次是城市化。 人口開始向大城市聚集。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現在最有活力的國際大都市,並且成就了目前全球三大新興經濟灣區的核心城市(舊金山灣區、東京灣、粵港澳大灣區)。

再次,從08年4萬億刺激計劃以來,貨幣政策長期處於寬鬆狀態, 利率頗多優惠,通脹壓力長存,這是房產滋長的絕佳貨幣環境。

於是,基本是所有城市所有地段,房價都在漲。以至於現在中國家庭的財富結構60—80%是房產,拉高了整體水平,讓中國的家庭平均值在300萬以上。

4、現在呢?

房改已經基本完成。“二次房改”的呼聲漸隆,有經濟學家已經在呼呼二次房改了,但還沒有進入決策視野。

城市化進入下半場,所有城市的普漲時代已經結束,從近期推出的政策看,發展超大城市、核心城市的已經是主流。除了北京、上海這種特大城市還殘存著人口限制之外,大部分已經放開人口流動的限制,搶人大戰已經開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明顯,年輕人才是城市的希望。

自由遷徙,這個限制了幾千年的大問題成為可能。人口的自由流動,必然是有能力有資源者先流動起來。長三角、珠三角、成都平原,將成為新的城市發展引擎。

疫情之下,現在的貨幣政策現在不是寬鬆,而是相當寬鬆。美、歐、日,各大央行都是負利率,萬億級別的救助,各國利率的油門恨不得踩到油箱裡去。美國還開始了直升飛機撒錢模式,每個居民都領到錢。比起南京、寧波等各大城市的溫和地發消費券,美國的更直接。原則上,現在歐美日的思路基本是無限發鈔,美元到了要多少有多少的地步,雖然這是飲鴆止渴,疫情之下,看的是誰先倒下。理論上,無限發鈔導致匯率失衡,中國也不能甘於其後,不然就會吃虧,這是個大問題。

你認為的大水漫灌,其實現在是洪水滔天。

5、房子有居住價值,房子有投資價值。或許,現在買房不是最佳時機,但如果能買,還是鑄建個人資產防火牆的方式之一。畢竟,辛辛苦苦掙來的勝利果實需要保住!

房產還是抗通脹的 為什麼房子能戰勝通脹呢,因為看長期的基本面因素,房子的成本是地價、建築材料、工資,未來的收入是租金,這些都是按市場價格隨時變動的,本身對沖掉了通脹因素。再次,買房這件事有額外的金融價值。 買房有槓桿。用房子作抵押從銀行貸款,如果首付三成的話,就是三倍多的槓桿。對於普通人,房貸可能是一輩子中以較低利率從銀行獲取最多貸款的最好機會。所以,雖然房價漲幅戰勝通脹不多,但加上槓杆放大,長期中的收益令人滿意。另外,買房等於年輕人加諸自身的強制儲蓄,強制存錢。 當你還完房貸,年屆退休,房子又成為養老的依託。用逆向房貸將房子的價值抽取變現,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直到人生謝幕,房子價值也消耗完畢。

一言以蔽之,房子,能早買就早點買,儘快上車。但不是所有的城市,而是核心城市、中心城市。由於城市的虹吸效應,那些三四線城市或者日漸荒蕪的城鎮,前景堪憂!房子是在洪水滔天的環境下,一塊漂浮的木板,能否帶你飄到陸地上,看運氣,也看體力和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