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說到歷史上讓人讚歎而又敬仰的謀略家和預測大師,很多人必然會想到諸葛亮和劉伯溫兩位大師。二人均上知天文、下識地理、善處政事、精通兵法。由於出色的謀略能力和精準的預判能力,他們均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輔佐各自的君主開創了一番偉業,可謂成績斐然。另外,此二人均崇尚德政、不徇私情,堪稱古往今來德才兼備之完人。

如果單從謀略、預言能力來看,二人可謂各有所長,諸葛亮精通五行八卦,並有三分天下之安排的《隆中對》(原文出自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一部《馬前課》更為其預測未來之能力提供了佐證;劉伯溫精通星宿占卜,有一統天下之部署的《時務十八策》,並且一部《燒餅歌》的問世,更為其高超的預測水平增添了許多傳奇色彩。後人之所以將此二人相提並論,也正是因為他們均有著異乎常人之所長,並以此建立了不朽之功勳。

不過倘若論成就,劉伯溫則遠在諸葛亮之上,畢竟諸葛亮鞠躬盡瘁、窮極一生,也不過是穩固了三分天下之局面,而劉伯溫卻助力朱元璋僅八年便拿下了大元天下,建立了一統天下之不世功勳,故而從某種程度而言,劉伯溫較諸葛亮更為出色。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眾所周知,一般能力超強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高氣傲,以此形容諸葛亮和劉伯溫再合適不過了,因為他們都是三請才肯出山。所不同的是,諸葛亮必須蜀漢之主劉備親自到訪才肯出山,而劉伯溫無需朱元璋親自到訪,在閱讀完朱元璋派來的說客孫炎的一封信後,便整裝出發。這又是為何呢?

一、諸葛亮之所以如此“矯情”,是因為他 “嗜職”,為此,主子能不能放手讓他大幹一場他需要考驗考驗

諸葛亮的德行自不必說,其賞罰分明、不徇私情是有目共睹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表請求降職三級便是明證。也正是因為諸葛亮法令嚴明、賞罰分明,並帶頭以身作則,使得蜀國上下官吏不徇私舞弊、人人自勉、要求上進;民間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強不欺弱,社會風氣也因此呈現出了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諸葛亮曾在給後主劉禪的《出師表》中表達出了“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不貪名利之心態,從其後來位居蜀國丞相之高位的做法來看,諸葛亮確實沒有表現出諸如一般權臣那般的嗜權模樣,因為他的目光自始至終都聚焦在為國鞠躬盡瘁上了。不過據此認定諸葛亮完全沒有“私心”倒也未必屬實,因為他非常“嗜職”,這從兩個方面可以看出。

1,雖出身平凡、命運坎坷,但自比管仲和樂毅。諸葛亮是漢代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諸葛珪曾任東漢末年泰山郡郡丞,可見出生於書香之家,這便為諸葛亮熟讀天下之書、精通天文地理打下了良好的環境基礎。不過很顯然諸葛亮似乎生來便是窮苦的命,父親在其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之後叔父諸葛玄便帶著他和弟弟諸葛均“流浪”了一段時間,先是投奔袁術,後又投靠劉表,縱然這樣,諸葛亮仍然得不到發達,因為不久諸葛玄也撒手人寰。由此可見,上天安排給諸葛亮的命運似乎是平庸一生,諸葛亮確實也被迫拿起了鋤頭“躬耕南陽”了。

但身高八尺、博覽群書、胸懷經世之才的諸葛亮卻著實“不安分”,因為他常常自比管仲和樂毅。管仲和樂毅之高才,世人皆知,一個輔佐齊桓公開創了春秋霸業,另一個則帶領弱勢燕國軍隊,打敗了富庶強大的齊國,並險些將其滅國。他們二人均是建立了不世之偉業的國之元勳,而且一個是治國英才,一個是軍事奇才,一文一武。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諸葛亮自比這兩位公認的文臣武將,可見內心志向之高遠、胸中信心之充足。但凡自信滿滿、才華橫溢之人,便越想開創一番事業。因此即便當時幾乎沒人相信他能有這樣的高超才能,諸葛亮仍然信心十足等待屬於他的機會,最終他的好友徐庶幫了他的忙,將其推薦給了正屯兵新野的劉備。

2,位於丞相之高位,卻軍政統抓,事無鉅細。諸葛亮作為蜀國之丞相,原本應抓大放小、聚焦大方向,這不僅讓自己從紛繁複雜的案牘勞形中解放出來,更是可讓下屬得到充分的鍛鍊機會。不過在這一點上,諸葛亮表現得尤為 “小氣”:不僅事無鉅細地掌管國家行政和軍中所有事務,而且還親自繪製了運輸工具的圖紙——木牛、流馬。將理應下屬所做之事完全包攬在自己身上,顯然“越俎代庖”,管得太過寬泛了。如此不給別人一絲鍛鍊機會必然會招致嚴重後果。

首先對於後主劉禪而言,“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顯然也是諸葛亮“嗜職”下的無奈之舉。一個國君無法在歷練中得到成長,必然擺脫不了幼稚的孩童氣息,因此劉禪最後演變成了“樂不思蜀”、爛泥扶不起牆的阿斗,不得不說也是諸葛亮行政上“嗜職”導致的結果。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其次,縱然諸葛亮能力再強,但畢竟個人能力極其有限,軍中所有事務,不論大小,皆“鹹決於”諸葛亮,自然導致軍事部署跟不上,因此伐魏期間,蜀軍常常因後勤脫節導致功虧一簣,以及諸葛亮去世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可怕局面不得不說也是諸葛亮軍事上的“嗜職”結成的惡果。

由此可見,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德才兼備,但他仍然心懷“私心”——政治和軍事上全面“嗜職”,以做出與管仲、樂毅一樣的豐功偉績,這顯然對人主的誠心和寬容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既然出山的條件如此苛刻,自然主子的誠心份量他得好好考驗考驗。為此,諸葛亮在正式出山前,便玩起了“矯情”的遊戲:不僅要劉備完成三請之數量,更要對其極盡貴賓之禮遇。幸好劉備也是一代誠心之主,不僅完全答應了諸葛亮提出的苛刻條件,三次登門親自去請,而且還將國之大權全權授予了諸葛亮,更是在夷陵之戰慘敗後,將後主乃至蜀國的未來完全託付給了諸葛亮。

二、劉伯溫並不瞭解朱元璋,之所以第三次被邀請後立馬出山,是被說客孫炎信中的一句話所“迫”

熟悉劉伯溫的人知曉,他原本對元王朝忠心耿耿,這位23歲即高中進士的奇才一心想將平生之所學貢獻給國家,無奈天不遂人願。元王朝的腐敗和內鬥將他的報國之心消磨殆盡。就在他心灰意冷,看不見人生未來之方向時,曾經的同學宋濂向他推薦了後起之秀朱元璋。劉伯溫此時仍然心懷元朝,出於對朱元璋的不瞭解,以及痛恨方國珍、徐壽輝等發動“叛亂”的罪惡行徑,宋濂針對朱元璋的那套天花亂墜的誇獎之詞對劉伯溫毫無用處。深諳劉伯溫脾氣秉性的宋濂於是請求朱元璋派人去請,這便有了朱元璋三請劉伯溫的事實。不過很顯然,劉伯溫並未受到有如劉備對待諸葛亮那樣的禮遇,這從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看出: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首先,朱元璋也並不瞭解劉伯溫,因此當宋濂大肆舉薦劉伯溫時,朱元璋只是來了興趣,但卻絲毫沒有親自登門去請的意思。不僅如此,心思深重的朱元璋為防劉伯溫心生傲慢,特意囑咐宋濂將當時包括劉伯溫在內的“浙東四先生”一併請來,造成“良禽擇木而棲”、非我朱元璋有求於你的事實。因此最開始也只是派了個一般的使者登門拜訪,失敗後才起用了著名說客——處州總制孫炎去請。朱元璋對劉伯溫並沒有足夠的誠心,而且還特別提防劉伯溫心生傲慢,可見劉伯溫的出山,必然有“被迫”之一面。

其次,隨著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的掃除,朱元璋稱帝建國時機成熟,於是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於應天舉行開國大典,建立了明朝。眾所周知,天下大定後的朱元璋對待昔日的戰友是“狡兔死、走狗烹”的處置態度,為此高懸屠刀,製造了以屠殺功臣為目的的“洪武四大案”。

劉伯溫雖然倖免躲過屠刀,但朱元璋對他卻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僅在《御寶詔書》中無視三請劉伯溫的事實,而且還倒打一耙說劉伯溫是因為感受到了他的英明神武才拋棄妻子前來投奔。對於劉伯溫之前諸多戰前謀劃的事實,朱元璋均強調是自己領導有功,劉伯溫只不過是在自己的英明領導“爾多輔焉”罷了。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首次封爵36人中,“開國文臣第一”(正德帝評述)的劉伯溫竟然連末等伯爵之位未能撈到,雖然最後還是授予了劉伯溫 “誠意伯”爵位,卻也是劉伯溫“一路小跑”跪在自己面前時勉強補上的。如此來看,與劉備對待諸葛亮相比,朱元璋對劉伯溫又有何禮遇?

劉伯溫明知朱元璋對自己不夠誠心,為何最終還是加入了朱元璋的團隊呢?這源於孫炎信中的一句話。

孫炎第一次請劉伯溫時,也是仿照使者做法將朱元璋美化了一番,並且落筆自己大名,寓意是我孫炎這麼重量級的人物來請你,給個面子吧。毫無疑問,心高氣傲的劉伯溫照例拒絕,出於對孫炎大名的“忌憚”,劉伯溫回贈了一把寶劍。這惹惱了孫炎,於是他第二請時,就在信中就寫下了極其犀利的語言,不過隻字不提請求之意,而是濃墨重彩地分析了天下大勢,並且還附上一句話:這把寶劍太過珍貴,是權力的象徵,“當獻天子,斬不順者”,因此原物返還。

也正是看到了這句話,劉伯溫嚇出了一身冷汗。多年的處世經驗告訴他,眼下雖然尚屬亂世,中原大地群雄並起,但最終必定會天下大定,四海歸一。對於自己這等名聲在外之人,到那時必然也僅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兩條路可走。由於元王朝氣數已盡,倘若現在自己遲遲不站隊,或是仍然抱著元王朝不放,最終結局自然也只剩“逆我者亡”了。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雖然這個他並不十分了解的朱元璋沒有給他應有的禮遇和足夠的誠心,但天下大勢卻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方國珍也好、徐壽輝也罷,雖然起義尚早,但以劉伯溫對他們的瞭解,終究難成氣候,眼下唯有朱元璋廣受讚譽,天下歸一於他的可能性確實很大。深諳謀略之道的劉伯溫想到這裡,後背立馬嚇出一身冷汗,於是嘆了口氣,整裝出發投奔了朱元璋。由此分析可知,劉伯溫之所以最終投奔了朱元璋,著實為形勢“所迫”。

結語

由上分析可知,諸葛亮和劉伯溫雖然同屬治國謀略之奇才、統兵部署之英才,也有著自古才人所擁有的那股傲氣,這從他們需要三請才肯出山的事實可以看出。不過二人截然不同的是,諸葛亮是必須劉備三次親自來請方才出山輔佐,而劉伯溫無需朱元璋親自來訪便前去投奔。究其原因在於: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有“嗜職”之“私心”——建立有如管仲和樂毅一樣的不世功勳,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倘若想成此偉業,就必然需得到齊桓公授予管仲、燕昭王授予樂毅的軍政全權,從而為自己全心全意“嗜職”打下基礎。

劉伯溫則截然相反,雖然朱元璋對其不夠誠心的態度讓其一開始並未對朱元璋抱有好感,但嗅到了天下形勢之味道的他懂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因此在讀到說客孫炎的“斬不順者”之言時,在對比了逐鹿中原的各路諸侯之實力後,劉伯溫被迫做出了投奔朱元璋的決定。

為何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因此綜上分析可知,諸葛亮輔佐劉備是為了“嗜職”,劉伯溫輔佐朱元璋是“被逼”,也正是因為二人情況不同,故而諸葛亮出山,須劉備親自去請,而劉伯溫出山,無需朱元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