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懷念吳堡灣

文圖/李無恙


農場就是一個小社會,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匯聚在一起。醫院、商店、電影院、理髮館、食堂、學校等等一應俱全。生活簡單卻很方便。

艱苦的歲月裡,鄰里鄉親相互照顧,一起度過那個激情似火的年代,結下深厚的情誼。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幾十年後,農場第二代人再牽手。因為你我都是農場子弟。

最近,我在“多彩貴南”讀到一篇題為《這裡有位英雄叫門合》的文章,讀完後很激動。再次勾起了我對吳堡灣山山水水和曾經一同生活過的人的思念。

門合,生於1928年,河北淶源人。1948年11月,門合光榮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7年9月5日,門合帶領青海省貴南縣巴倉農場的27名工人裝制防雹土火箭時,為了保護在場的27名工人挺身而出英勇犧牲。為了表彰門合無限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崇高品德,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追授門合為“無限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好乾部”。這個稱號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唯一的一個,在六十年代是和黃繼光、雷鋒、焦裕祿齊名的英雄。(摘自《這裡有位英雄叫門合》)

歷史上,青海省貴南縣曾經有兩個農場:吳堡灣農場和巴倉農場,隸屬於青海省公安廳。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1957年11月,青海省公安廳勞改局成立。對內,吳堡灣農場稱“青海省第十六勞動改造管教支隊”,郵政信箱:青海省貴南縣608信箱。巴倉農場稱“青海省第十五勞動改造管教支隊”,郵政信箱:青海省貴南縣607信箱。

兩個農場一度分分合合,為貴南縣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事業的全面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吳堡灣農場場部位於貴南縣縣城以東4公里處,海拔3100米。於1956年籌建,在原拉曲鄉吳堡灣村設場部,時有可耕地16000餘畝,以後逐年擴大開墾草原,耕地面積急劇增加。1960年稱為吳堡灣聯合企業公司,當時耕地面積491261畝。1962年,改稱吳堡灣農場,撤去分場,改建6箇中隊。修建有小型水電站兩座和機械修理,副食加工廠等。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場部有完全中學1所,小學1所。根據1982年人口普查資料,全場544戶,2635人。(摘自《貴南縣誌》)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近三千多號職工分散在農場下屬的基建隊、修配廠、副食隊、畜牧隊、農業隊,散落在農場西北的山坡窪地裡。

我父親1963年9月大學畢業分配到吳堡灣農場從事技術工作。對《貴南縣誌》所記錄的部分史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海拔3100米。實際情況是,在場部門口和大禮堂之間建有一個二十多米高的語錄塔。當年在語錄塔實測當地海拔高度,海拔3200米。

1963年,吳堡灣農場有五個大隊,包括四個農業大隊和一個機運大隊。其中機運大隊下面有四個機耕隊和修配廠。其它的副食隊,基建隊,畜牧隊等單位屬於中隊編制。

吳堡灣農場還有兩個直屬機構:駐西寧辦事處和位於龍羊峽水電站旁的查納轉運站。農場學校全稱:吳堡灣農場子弟學校,包括完全中學(初高中)和小學。

以上是我父親對吳堡灣農場的回憶。他在那裡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年,從技術員到工程師。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無私地奉獻給了那片熱土。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2016年7月,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農場第二代在鳳凰山下合影。


1978年,他出席青海省科學技術大會,榮獲“青海省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農場幹部主要以四部分人員構成。1.部隊轉業;2.各地押送犯人到青海來的公安幹部;3.從社會上招收;4.從學校招來的學生。幹部以四川、山東、河南、上海、北京、陝甘青為主。

工人大多數為1958年自流到青海的年青人,以農村青年居多。到農場後大多從事拖拉機手,修理工等。以河南、江蘇、陝西、四川、山東人佔多數。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隨父親在吳堡灣農場生活過幾年。

記憶裡貴南的天永遠是藍的,吳堡灣大地處處披滿綠裝,茫拉河的水清澈見底,那裡的人們和睦相處。

春天,草原上各種野花盛開,五顏六色鋪滿大地。成群的牛羊自由地漫步在廣袤的草原上。馬蘭花盛開的時侯,我們在草原上歡快地唱起童年的歌謠: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鳳凰山上留下了我們快樂的足跡。


夏天我們在茫拉河畔撿鴨蛋,在河裡游泳。冬天我們在冰封的河面上滑冰或溜冰車。

滾鐵環,挖地堡,抓特務,拉水車,捉魚,掏鳥窩等等,數不清的快樂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那個上海人給我吃的泡泡糖至今還甜在心裡。而生吃青海特有的又甜又脆的洋芋(土豆),讓許多內地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可以這麼說,我的童年記憶中在吳堡灣農場生活的點點滴滴是最美好的。

人們常說,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純真、最快樂的時代。

同樣的,我的童年記憶也是所有農場第二代人的美好回憶。

那時候,天真無邪的我們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共同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少年時代。那裡的山,那裡的水留下我們快樂的足跡。那裡就是我們的故鄉,是我們魂牽夢繞的故鄉。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程雯玲(重慶人):寂寥的風,吹過濯濯的鳳凰山,吹過靜靜的茫拉河,吹醒了那些久遠的往事……

董明瑋(山西洪洞人):熟悉的鳳凰山兒時不知道爬了多少遍,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都已兩鬢斑白。1995年,我回過一次吳堡灣,連一個熟悉的人也沒有見到,我心裡是特別特別的傷心。

賈利剛(河南濮陽人):“多彩貴南”寄託了我們這些遊子對生我們養我們的故土------吳堡灣農場的思念。雖然我們和故土分別四十多年了,但是在夢裡多次重遊。當我走在街上看到車號“608”這個熟悉的數字,我的心隨著漸漸遠去的“608”駛向那牽掛一生的地方。

曹紅軍(湖南嘉禾人):我們就像會飛的蒲公英,風起時就飛,落在哪裡,那裡就是我的家。母親時時的掛念,“歸來吧,歸來喲,遠在天涯的遊子。”吳堡灣,你是我們情感的寄託,是我們心靈的避風港,是我們最堅強的精神支柱,為我們托起明天的希望。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王萍(四川達州人):幾十年過去了,想起從前是滿滿的美好回憶。

常俊其(河南唐河人):那裡留下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那些是離我遠去的回憶!腦海裡一次又一次回想起在鳳凰山腳下行走,在茫拉河裡游泳,在草原上奔跑……

孫磊(遼寧岫巖人):我回憶了半天,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不知道從哪裡說起……在吳堡灣生活過的人都有情懷。

毛豔(陝西漢中人):曾經的故鄉,群山環抱,牛羊肥美,搖曳的花朵,遠去的村莊,在記憶裡漸行漸遠。夢中的鳳凰山,茫拉河,裊裊炊煙就是指引我回家的方向。發黃的老照片,落滿了相思的塵埃,懸掛著久別的牽掛和依戀!故土遠隔天涯卻血脈相連,在記憶深處若隱若現,那是印刻在心裡的相思和渴盼!那份暖暖的思念徘徊在夢裡一年又一年!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自吳堡灣農場建場起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撤場,吳堡灣農場是貴南縣最大的縣級單位之一。這裡機構設施配套齊全,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南腔北調的,儼然就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社會。加之所處的地理位置離貴南縣城很近,縣城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甚至看電影、照相、理髮等都要到吳堡灣農場場部。因此,這裡一度成為貴南縣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

為了支持國家建設1982年吳堡灣農場開始撤場。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吳堡灣農場,將耕地,房屋移交貴南縣安置龍羊峽庫區移民。撤場後大部分人去了海西州的德令哈農場。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當代著名詩人海子在《日記》裡寫道: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原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後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後的,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於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透過海子的《日記》,你一定能感受到當年德令哈這座城市的荒涼。

“德令哈位於柴達木盆地邊緣,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德令哈’是蒙古語,意思是‘金色的世界’,轄區總面積3.2萬平方公里,海拔2980米。自德令哈農場建設以來,德令哈得到飛躍的發展,由鄉而鎮,由縣而市,現在是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的發展完全歸功於德令哈農場的建設。”(摘自郭繼平《我在勞改農場二十年》)

德令哈農場始建於1954年2月,是青海省第一個大型國營農場,時稱“青海省第一勞改總隊”,七十年代改稱“青海省第八勞動改造管教支隊”。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1978年,筆者的父親榮獲“青海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吳堡灣的老一輩服從組織安排,收拾家當,拖家帶口,從海南州貴南輾轉五百公里來到海西州德令哈。

他們畢生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為共和國的監獄事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他們吃過的苦,流過的血,灑下的汗在戈壁草原上建起了一座座新城。因此,一定意義上來說,是農場帶動了當地的發展,鑄就了今天的繁榮。

如今,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人繼承了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奮戰在各條戰線,為建設德令哈這座美麗的城市貢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1978年,青海省公安局出席省科學技術大會榮獲省先進工作者名單,第五位為筆者的父親。


今天,吳堡灣農場的老一輩大都是八十歲以上的離(退)休老人。有的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情結吳堡灣”群群友們在一起回憶吳堡灣農場的人和事。對老一輩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概不已,對逝去的老人們表示深切的懷念。

常俊麒(河南唐河人):老一輩是開拓者,他們那時侯風華正茂,為建設吳堡灣農場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今天,他們有的已經離開了我們。

董明瑋(山西洪洞人):要是我老爸在世就好了。他那時是吳堡灣農場醫院的指導員,一定有很多的農場故事,可惜他的生命定格在86歲。

張建新(陝西神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農場人艱苦奮鬥創造的成就終歸不是擺設。他們腳踏實地的拼搏,寫下的歷史由時間去檢驗。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孫磊(遼寧岫巖人):老一輩人除了吃苦、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們默默無聞做的許多事情,我們這一代人知道的少之又少。我們這代人過後還有誰能記得吳堡灣?所以,我們都記住吳堡灣吧!

前些日子,我同貴南縣宣傳部張部長聊起了吳堡灣農場。

他說:老一輩人對兩個農場的建設獻出了青奮,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曾經見證和親歷了那個激情歲月的英雄們一部分已經離我們遠去,一部分沒辦法聯繫。作為宣傳部門需要農場方面的史料。但我們知道的少之又少,挖掘很有難度。如果我們把曾經紅紅火火的農場文化挖掘整理編輯成冊,也算是歷史。最起碼是對貴南縣的歷史是一大貢獻,填補了空白!

寫到這裡,我彷彿站在鳳凰山高高的山頂上,俯看吳堡灣農場的全貌,場部,禮堂,醫院,學校,副食隊,修配廠,水電站……還有那條靜靜流淌著的茫拉河……


【往事】懷念我在青海吳堡灣的那段青春歲月


望著遠處如黛青山和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熱淚漸漸打溼了我的雙眼,我的眼睛逐漸模糊。

我愛鳳凰山,我愛茫拉河。

注:部分史料來自《貴南縣誌》和郭繼平《我在勞改農場二十年》,以及《這裡有位英雄叫門合》,在此表示感謝。感謝“情結吳堡灣”群群友們的大力協助。由於本人離開吳堡灣農場較早,也很小,因此難免有不妥之處,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