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說到春秋戰國,或許大家的目光還停駐於這樣一個大動亂、大變革的狀態下。或言春秋戰國是一個多事之秋,但是對於這樣一個略顯不同的時期,鐵器牛

是它不吟的伴奏,譜寫了一曲不朽的歷史名歌,也正是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年代,更是中國官僚管理制度的萌芽。

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官員考核之法也在這時悄然而生,這種考核制度的發展更是悠長,從多情之戰國到煙火之清朝,“上計制度”承載的不止有官員個人的能力發展,還有就是歷史長河的源源不息,這是一種繼承,但何嘗又不是一種寄託?由這開啟一段不曾尋常的往事之旅,去見證中國歷史之博深。與之聯繫密切的考核制度,它就是“上計制度”,一種於亂世而不敗的獨特之考核制度。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春秋時期的仁義之師

一、“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在戰國這個不平凡的時期,各個國家都漸漸的由原來的世卿世祿繼承製演變為古代時期的封建官僚制度,由中央到地方,這一層層大大小小的官階,包含著許許多多官階是大亦或是小的官吏,他們按自己的職責及權力分級辦理各項事務。處於最高領導統治階層的君王則是居高臨下,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

而為了更好的實現對地方到中央的絕對領導,逐漸地開始建立及完善一整套有效的官員考核制度,這時在各國中使用最為廣泛、最為普通的就是“上計制度”。

上計所實行的辦法就是中央的重要官吏以及地方上的主要官吏代表,要以年為申報單位,每年將自己所管轄區域的戶口、賦稅等重要衡量官吏政績的數字寫於木券中,以作為上級考核的一個依據。以上所說到的這些記有數字的木券會編輯成冊,這有個好聽的名字——計書,這是平平淡淡小天才我的名字啦!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官吏的考核制度

作為這一考核制度的中間“人物”,我所記載的可是一個官吏辛苦工作一年的成績。如果想要在眾多官吏中脫穎而出,我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可是不容忽視的。經由“我”這個小載體進而一級一級送於朝廷,也是以我為根據來進行獎賞與懲罰。

雖然我是上計制度的一個載體,但是在這之前上級若要了解官吏在自己職位上業績時,主要是通過官吏朝見述職這一方法來實現。當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真正實現上計制度就必須要遵循一定的規定:一是官吏所書寫的“計書”要交由君王,以便其進行查核;二是“計書”必須要在十二月完成編寫與上報,這樣就更加便於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前面告訴了大家我的重要性,實際上“我”是有區別的,有按照起初所計劃的任務來進行;另一方面就是按照自己這一年所做的實際政務統計而形成,從這裡就可知計書的出發點不統一的,所敘述的內容也是大不相同。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上計制度——計書

三是考核所依據的“計書”(就是前面所說到的木券)是一分為二的,君王手持右券,而官吏則執左券。到了年終時期,由官吏自行前往君王處實行考核,實現合券,君王從合券所表達的內容進行考量,對官吏進行功過考核。

談及考核一事,有這樣一個故事是關於西門豹治鄴,西門豹當官為民,但是差一點因為首年成績不佳而被收回官璽,但後一年再上計書時就表現了他的才能,魏文侯差一點就失去了一個極良之人(這一故事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是從這就不難看出在戰國有上計考核是正確的。正所謂:“上計之制,六國亦有之。魏文侯時,東陽上計,錢布十倍。”

官吏的考核制度與一個朝代的行政和管理息息相關,如果清明之考核會使官員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民心更是隨之所向;而若是官官相護之境地,最後換來的也只會是與民相悖,對一個朝代的發展是致命性的打擊。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春秋時期的疆域分佈

二、“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為“計書”,但是我還有一個兄長,他為“上計”,這就是這一制度的主要名稱。所謂“上計”則是上報彙總以統計之意,是古代時期管理地方事務以利於上級審視的一種制度,所以有我們兩兄弟的存在,對於古代官吏的審查考核有著極大的便利。

據《周禮》記道:“歲終,則令群吏正歲會,月終,則令正月要。旬終,則令正日成。”,在這裡所說到的歲會、月要、日成是當時進行上計的形式,若有三年上計,則其稱為大計。在戰國時已成為了一種必要的管理制度。

上計制度的推行,很好的適應了當時統治階級的管理需要,正因為滿足了需要者之需,才會被廣泛推廣。以史為據:“趙襄子之時,以任登為中牟令,上計,言於襄子。”戰國時,各個諸侯皆推郡縣制,開始以縣向郡、郡及中央的逐級來實行上計。但是迫於戰國時的經濟不穩、各諸侯國窮兵黷武,上計制度的正常推行遇到了難以突破的環境危機,常處於間斷之窘境。而在秦漢之際,上計制度才又開始發揮它的光熱……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周禮

秦朝為了更好實現上計,更是推出了《為吏之道》。上計制度與《為吏之道》的相互配合,將官吏之職責規定完善,這些標準讓各位官吏在為官時處事有法,而有有跡可循,進而官吏自然是知信念,懂進退。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又激勵了官吏的上進心,一舉兩得之事也。

我,作為這一制度的一個代表,有必要表現一下我們的益處了:上計制度是一項尤為典型的管理官吏的制度,而我們還有一個小夥伴——監察制度,它與我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們是以功商為主來考核官吏,而監監則是以監察為主要方式,我們的相互結合就更好的提高了考核的效率。

雖然在前面曾提及戰國時期上計制度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效果,但是就當時那個時代而言,上計制度卻由此而萌芽,中國古代的考核制度也是從這時逐步形成。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上計制度也是日益完善。敘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會在戰國時就出現上計制度這一特別的考核制度呢?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秦朝時期的《為吏之道》

三、“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要對戰國為何出現上計制度進行探究,就需要從戰國時期的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會的基本狀況出發,從這幾個基本點中,就會對上計制度的產生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首先,在這樣一個時期,中國的官僚政治也步入起步之狀。在實現國家統一,建立君主專政的過程中,將國家治理到井井有條就是每個統治者所想要的,但是如何達到這樣的高度就是需要其去探索尋找方法。

官員是一個國家尤為重要的群體,而要將其管理如序,就要制定針對官員的考核制度。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作為一國之君的他,建立以及鞏固現在封建之邦是其首要之務。在官員的行政管理上,就格外注意對官吏的管理,正因為如此就採取了一些必要的考核,這樣的考核制度就督促官員要養成良好的為官之道。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清廉——官員的必備條件

而這樣一套考核制度也利於國家的發展以及官僚政治的進一步擴大,這也是在打破世襲繼承後的一次重大改革,這就為上計制度的正式實施提供一個確實依據。

其次就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眾所周知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思想爭鳴,更是湧現出來了一批富有政治思想理念的政治改革家,比如齊國之管仲等人,他們提出了符合當時發展的管理思想,這就為規範官員考核制度體系奠定了理論性的框架。

在對官員進行考核時,提出了三個重要要素:“德”、“功”、“能”,這與管仲所談及的“君子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這樣的文化思想對考核制度的規定有著參考性的作用。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忙於公務的官員

最後就是與當時各國都處於變法,為了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獲得更多的機會,以爭霸天下,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實行以能力來授予官職的辦法。在管仲改革時就對齊國的行政管理系統進行了整改,參行“參其國而伍其鄙”;商鞅變法則對政治改革有了重要舉措,其中就有廢除“世卿世祿制”,改以實行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為主要改革對象,自此之後則是以人們的軍功大小來授予爵位。

以上所述是與戰國時政治性改革相關,其實不然,這些也都與當時的為官考核有著密切聯繫,這下逐步建立的就是“上計制度”。春秋戰國時,開始對各個官員實行定期考核,以考核官員治理政務之優劣。

結語

上計制度是眾多考核制度中的一種,但是它是歷史幻化而成的一隻蝴蝶,它所擔的是不止有歷史多彩的外表,更多的是蛻化後的成熟感。它同樣也是考核制度的一個縮影,所折射出來的是一個接著一個朝代的興衰更替,訴說著其中的悲秋之情。

上計制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升”,或是一隻翩翩之蝶

古時級級考核

另外,它對一個國家政權的穩定起到鞏固作用,同樣對促進國家的政治清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對於我們當今社會,如何正確處理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這對於構建穩定的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