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讀書報告(其二)

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讀書報告(其二)

對於科學(science)這一個詞或許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我們真的完全理解科學是什麼嗎?夜晚時候,仰望星空,天文學家發現新的行星;新型核武器、新式核電站成功設計與研發;化學藥品創新與發展等現象,這些是科學嗎?答案似乎是不確定的。

那麼,科學(science)到底是什麼呢?

科學,指的就是分科而學,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探索自然規律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科學是正確反映世界本質與規律的理論,包括正確的概念、命題、原理與理論體系;其對象是客觀本質與客觀規律;內容是科學本質與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等人工語言。科學和科學理論是同義詞。根據科學反映對象的領域,科學目前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橫斷科學、縱深科學、哲學六個大類。以中華民族整體論的思維方式看來,科學是一個整體,科學不等於學科或者分科,不同類別的科學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在現代用法中,“科學”經常指的是追求知識,不但對知識本身的一種追求方式,它也經常受限於研究這些分支尋求解釋物質世界的現象。17世紀和18世紀的科學家越來越多地尋求在自然法則方面,如牛頓運動定律的知識。我們通常提到的科學是指自然科學,即通常將自然科學簡稱科學,並不包括社會學和思維學的內容。包括我們平時所說的科學技術(簡稱科技)中的科學也指的是自然科學(僅包括自然科學)。

當然,理解了科學的定義及涵義,那我們肯定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中國到底有沒有“科學”呢?吳國盛在《說中國古代有無科學》中說道:“中國古代有無科學,取決於如何理解和規定科學。在西方理性科學和近代數理實驗科學的意義上,中國古代無科學。在博物學意義上,中國古代有科學。”第一眼看到“博物學”一詞讓我聯想到“博物館”,具有博意,後來我去查閱這個詞的意思。博物,通曉眾物之謂也。《辭海》裡說,博物指“能辨識許多事物”。現代漢語詞典對博物的解釋是,“舊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統稱”

。博物學也稱博物志、自然志、自然史;是敘述自然即動物、植物和礦物的種類、分佈、性質和生態等最古學科之一。近世以來,博物學一詞往往是與具有物理學意義的自然哲學相對立的,由於以統一研究生命現象的概念的加強為背景,生物學及其新的分支學科不斷髮展,因此,19世紀後半期以來,博物學的綜合性的意義已逐漸減弱。對於科學的界定,任鴻雋的文章中說,科學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科學就是系統的知識,狹義的科學“其推理重實驗其察物有條貫”;今天世界上通稱的科學,指的是狹義的科學;所謂狹義的科學,就是西方近代實驗科學。在中國無近代科學方面,李約瑟跟任鴻雋、馮友蘭、竺可楨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確實,我也贊同在近代科學、狹義科學的定義上,中國古代是沒有科學的。但是我也存在這樣一個疑惑,如果說狹義的科學(西方近代實驗科學)需要在實驗室中反覆驗證其論斷的準確性,那中國古代道家的用煉丹爐修煉母藥,實際上也是產生了化學效應,也需要經過反覆多次的驗證,那這從中不是可以側面反映出這是一種科學麼?不過到底煉丹的目的是為了追求長生不老,這種封建迷信思想下指導的行動是否可以算做是一種科學的行動呢?

中華文明本質上是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的特點是安於一地、少有遷徙,人群通過血緣關係聯結在一起。中國的文化秩序本質上是一種血緣秩序,而血緣文化的核心是親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雖說這樣的想法非常美好,但是在以血緣關係為維繫基礎的社會上,很難達到這樣的局面。比如封建社會的皇位傳承,上任的皇帝是絕對不會把皇位傳給一個與他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即使他視萬民如己出,關愛百姓,是位名君。假如我的親人與一個陌生人同樣病重,同樣需要我捐獻器官,那我也會優先選擇捐給我的親人,同為血緣,同為骨肉親情,對親人與對待陌生人之間還是會有一定差距的。

“自由”,什麼是自由?如何塑造自由的人性理想?曾有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那“自由”是無視規矩,挑戰規矩底線麼?為了塑造一顆“仁人之心”,古代中國人都要學“禮”,禮就是仁的人文形式,仁和禮構成了古代中國人的人文結構。那麼,為了塑造一顆自由的心靈,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人文形式呢?希臘人的答案是:科學。

科學就是希臘人的人文。對希臘人而言,沒有對科學的追求,就不配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希臘人著眼於以“知識”來理解“自由”。現代人信奉“知識就是力量”,或者“知識服務於力量”,因此並不把“知識”本身看成是最高的目標,而只是達成“力量”、“解放”的手段。希臘人不一樣,他們認為知識本身就是最高的目標,獲得知識就是獲得自由。

很敬佩希臘人對知識的渴望、嚮往,因為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很多人都是為了生存、迫於無奈才去追求知識。這些缺少內心自發、主動、渴望的激情的人,或許在貧困的山村,受制於條件的限制,因稀缺才會更渴望吧。曾看過一些節目以及周圍同學的經歷,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需翻山越嶺、起早貪黑學習。在他們的眼中,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也許是為了擺脫山區,也許是為了完善自身,但即便如此也抵擋不住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即使他們知道知識不會立即生效,帶來財富,這卻能讓他們受益終生。反觀一些人因為條件變好了,就忽視了精神上的富足。過多追求財富的滿足使他們忽略了對知識的渴求

蘇格拉底始終不渝、堅定不移地把追求知識、追求真理作為最高的“善”,甚至,為了追求真理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應當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知識的機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自己負責,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讀書報告(其二)


END

————

文字|黃靖芸

編輯 |王璐

排版 |王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