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長子”國企改革破冰前行

“共和國長子”國企改革破冰前行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國內第一個內壁堆焊鎳基合金的四噴嘴氣化爐完成總裝。

中國鋁加工基地、中國動力之鄉……74載華年,伴隨著哈爾濱解放的步伐,哈爾濱的國有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時代淬火。

從放權讓利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再到觸及核心利益的產權制度改革。圍繞國有企業轉換機制、增強活力和提高經濟效益這個永恆主題,74年來,哈爾濱的國有企業在艱難中求變,不斷創新,破冰前行。

“一五”時期,給全國工廠做榜樣

1950年2月,毛澤東視察哈爾濱。他在參觀哈爾濱機車車輛廠時說:“哈爾濱是全國最早解放的大城市,應當給全國的工廠做出榜樣!”

“一五”時期是哈爾濱經濟發展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蘇聯援助我國的156項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中有13項落戶在哈爾濱。這些重點工程的投產促進了哈爾濱工業經濟迅速發展。這13項工程,分佈在哈爾濱的10個國有工廠,其中有新中國的101廠,即如今的中鋁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有新中國的“三大動力”——哈電機廠、哈鍋爐廠、哈汽輪機廠,有新中國軸承製造基地哈爾濱軸承廠等。這一時期,國家有關部門從全國各地抽調大批幹部和工人支援哈爾濱建設。

放權讓利,為國有工業添活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對經濟體制進行全面改革。在工業改革方面的方法措施是“放權讓利”,讓企業經營者擁有經營自主權並分享一定的經營成果。

這一階段的改革給“文革”後百廢待興的哈爾濱工業經濟注入了活力,極大提高了企業經營者和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哈爾濱國有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從1978年至1985年8年中,除利潤有所波動外,哈爾濱市企業戶數、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等都逐年上升。至1985年,國有企業451戶,比1978年增加134戶;完成工業產值71.2億元,增長1倍;實現銷售收入64.4億元,增長1倍;實現利潤6.5億元,增長0.7倍。

哈藥上市,拉開國企改革序幕

1987年到1992年,哈市國有企業經歷了兩期承包制改革,但隨即,承包制弊端凸顯。哈市507戶國有企業中,有197戶企業虧損,虧損面38.9%。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產權關係明晰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第一個特徵。在平等的機遇中,哈市每戶國有企業都面臨著生死抉擇。以哈醫藥集團等大型股份制企業為代表的股票上市拉開了我市國有企業改革的序幕。2002年我市國有企業終於擺脫了長達10年之久的虧損局面,實現扭虧為盈,當年利潤達到4.6億元。

2003年中央決定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給哈市國有工業經濟振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從2004年開始,哈市又一輪國企改革全面推開,改革的模式和工作思路、措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激發了國有企業的活力,從而推動哈市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在哈藥、哈啤、哈量等重點改制企業的帶動下,2006年,哈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稅52.1億元,同比增長38.9%;實現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37%。

深化改革,推動市屬國企提質增效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深化國企改革作為加快哈爾濱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企業整合重組、完善國資監管、推進市場化改革等方面持續加大力度,不斷推動市屬國企提質增效、做大做強。

市國資委和出資企業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推進國企改革的決策部署,迎難而上、創新突破。2017年哈市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以來,在完善頂層設計、推進引資混改等多個領域進行了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出臺《關於深化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等“1+N”文件助推改革進程、國有企業集團由22戶優化整合為14戶、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我市國企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哈電碳廠與法國梅爾森成立合資企業、哈藥股改、冰雪大世界完成混改……截至2019年,哈爾濱國企混改完成81戶,佔計劃混改的92.1%,引資額度28.4億元,國有企業對國民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