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五一探訪勞動者

本報記者五一探訪勞動者
本報記者五一探訪勞動者

編者按

當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果鞏固向好,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復工復產復商正在有序推進。

“五一”假期期間,山西晚報記者走近我省依然堅守崗位的白衣戰士、海關人員、“三晉工匠”、高三教師、社區“志願紅”,看他們如何度過2020年這個特殊的“五一”小長假。

4月30日晚,山西省2019“三晉工匠”年度人物評選結果出爐,劉軍華、孫濤、景生啟、琚紅波、馮彩亮、王偉、王永晶、郭世江、張宏亮、張勇勇10人獲此殊榮。2019“三晉工匠”年度人物發佈活動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委網信辦、山西省人社廳、山西省委人才辦指導,山西省總工會、山西日報社、山西廣播電視臺共同舉辦。

“三晉工匠”們的“五一”假期是怎樣過的?5月1日至5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他們中的兩位。

王偉 作為鍊鋼工人“五一”從早忙到晚

“五一”,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鍊鋼二廠轉爐鍊鋼工王偉正常上班。同時,他還兼著第十屆“河鋼杯”鋼鐵行業技能大賽轉爐鍊鋼工的教練,所以下了夜班,每天晚上七點半到九點,他還要給選手進行理論和現場操作的指導。

鋼鐵冶煉過程“不噴濺、不粘槍、不冒煙”是他技術的特長;通過爐口“火焰”判斷鋼水溫度與實測溫度偏差小於5℃,和碳含量分析值毫釐不差是他的基本功;轉爐吹煉終點倒爐成分、溫度“雙命中”更是絕技絕招……作為教練的王偉,二十多年的一線生產經驗使他練就了過硬的技術和絕活。

王偉說:“轉爐冶煉一爐鋼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幾分鍾,整個吹煉過程發生著極為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過程內部的變化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引導複雜的變化朝著我們需要的方向進行是最大的難題。在整個冶煉過程中,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的只有‘火焰’,它是我們與轉爐內部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對話的‘密碼’。”

為了一眼看出“火焰”它在說什麼話、表達什麼意思的“真功夫”,王偉用了二十多年。“最初,我從細盯每一爐鋼的‘火焰’變化開始,從顏色、亮度、運動形態、火焰周圍的煙氣等細節做起,每天用眼睛給它們‘相面’,觀察細微差異,用大腦給它們‘照相’,牢記不同特徵。”王偉說,經過觀察,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分析後續的爐內變化情況和轉爐終點化驗結果,並進行比對,最後分析規律、總結規律、發現規律,直到練就精湛技藝。

硅鋼是太鋼的“拳頭”產品,但在冶煉過程中,需要造高鹼度的爐渣,吹煉全過程處於高溫狀態。為了解決冶煉硅鋼過程中,爐渣黏稠和溫度高使煙罩、氧槍因粘廢鋼而導致生產中斷的事故發生,以及對品種質量的影響,王偉研究總結出的一套“兩個瞭解、三個判斷、一個平穩”的“轉爐化渣三步法”,徹底解決了這一棘手難題,同時,脫磷、脫硫效果明顯,轉爐脫磷率達到90%以上,低磷鋼種煉成率達到100%,硅鋼等低硫鋼種硫含量≤0.003%比例最高達到93%。有效解決轉爐過程渣“返幹”造成氧槍、煙罩粘鋼現象,氧槍壽命平均提高45.86次,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王永晶 早上七點半走進車間維修機床

5月4日7時30分,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軋鋼設備分公司軋鋼分廠維修工部主任王永晶準時來到單位。他要和其他值班人員在車間進行巡檢,並對故障機床進行維修。

談及獲評“三晉工匠”的事,王永晶說:“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認可。能力提升是永無止境的,獲得的榮譽只代表過去,這不是一個終點,而是我的一個新起點,我也希望將來自己能從自身實際出發,解決短板,積極創新,去追求更高的目標。”

在日常工作中,王永晶將“創新實踐”融入他工作的每時每刻。“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要勇於打破常規,積極創新實踐,這樣,我們才能解放思想,真正做到維修設備不求人。”這是王永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的工作準則。

德國希斯的大型動樑龍門移動式數控鏜銑床,是公司稀有設備,也是國內唯一的一臺圓形滑枕鏜銑床,滑枕行程是其他機床滑枕行程的兩倍,因加工範圍廣,這臺設備解決了許多高精尖零部件的加工難題。2017年,這臺設備因滑枕內部主軸部件出現問題暫時停機,當時,國內還從未有人對圓滑枕部件進行過拆裝維修,而外方提出的維修條件極其苛刻:外派維修人員每人每天的勞務費用是1000歐元,維修費用15萬歐元以上,維修時間預計3個月,但不確保能完全解決故障。

沒有先例,就需要自己創新解決,王永晶接受挑戰,決定自行維修。王永晶說:“經過仔細研究,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維修方案,將機床的全部資料彙總整理,在沒有圓滑枕裝配原理圖的情況下,逐步摸索,採用特種工裝對滑枕內部件進行定位,再將滑枕拉起,露出主軸故障部件,對故障部件處理之後,使用叉車將部件叉入滑枕下方的定位工裝處,再根據拆卸順序依次安裝圓形滑枕,直至恢復機床正常。”

整個維修過程僅持續了40天,比外方預估時間提前50天,而且完全解決了設備故障。此次設備故障的排除,創國內先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型進口設備維修保養完全依靠國外資源的現狀,為今後圓滑枕拆裝維修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據統計,王永晶工作的14年裡,已維修設備故障近三千次,負責過二十餘項重點設備的大修及改造工作,修復各類進口伺服放大器、交流伺服電機、液晶手持單元百餘次,為公司節約資金兩千萬元以上。

山西晚報記者 李晶

(責編: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