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你為什麼這麼渣?

宋仁宗,你為什麼這麼渣?

初看《清平樂》有種眼前一亮之感,冒昧的翻過幾頁史書的偽文青表示,可算看到一部有格局的帝王劇了,角色們終於有了符合身份的雙商與素養。

對於後宮,皇帝終於不再是“戀愛腦”,讓觀眾直呼“馳名雙標”。但就是這位水端得比較平,能看到每個后妃優點、成全她們的皇帝,卻莫名讓人看得很生氣。

宋仁宗,你為什麼這麼渣?

原因一:后妃們都在一條賽道上。

本劇不是宮鬥劇,所以不會把后妃的衝突往復雜了設計。加上有戲份的女子沒幾個,大多賢惠又安分。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除了張貴妃,其他人都對位份沒慾望,所以大家能爭的,準確的說是觀眾意識中能爭的有且只有皇帝的愛。

但觀眾都是在一夫一妻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即便清楚當時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潛意識裡“唯一”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所以當皇帝看到每個后妃優點、成全她們的時候,觀眾感受到的不是這個皇帝有多開明,而是渣!

厲夫人、呂雉、武則天在為丈夫付出了N多後,丈夫卻移情別戀了。渣不渣?渣!但觀眾卻不至於如鯁在喉,為什麼?因為人家改走事業線去了。你爭你的寵愛,我奪我的權力,大家各自打怪升級。美哉妙哉!

反觀本劇中的曹皇后,雖然觀眾都調侃說跟皇帝是兄弟,但她想要的是權力嗎?不是,她想要的依舊是皇帝的心。這是她的悲劇,也是讓觀眾感覺皇帝“渣”的第二個原因。

原因二:人設。

人設如紙,如果只有一面,那麼是紙片人,立不起來。需要面多一些,人物才能立體。

本劇中的曹丹姝,在成為皇后之後,只有賢德,閨中所立的灑脫機智人設絲毫不見蹤影,幾乎沒有轉變的契機與過程,完全可以當另一個人物來看待。

當她遇到問題時,永遠以同樣的程式在處理,所以被一些觀眾詬病為“教導主任”。她想要的,明明唾手可得,但在一次次受挫後,依舊不願換種姿勢來嘗試,觀眾都已經明白了無論再來多少次,都不會有突破,於是逐漸消磨了盼頭,只剩憋悶。

張貴妃的人設更加失敗。皇后的人設是莫名機械化,她的人設是沒有來的突兀。我理解編劇是想把張貴妃定位成皇帝理智壓抑的人生裡的叛逆之光,但生生寫成了被迫害妄想症,整個後宮裡只有她在認真宮鬥,這種KY的設定,讓觀眾沒辦法不把她當傻子瘋子。

皇帝一開始對她動心能理解,但她後來三番四次的那麼無事生作,皇帝次次包容,實在是說不通。因為皇帝的人設,儘管心中渴望叛逆,但到底是個理智精明的人。比如誣陷他視若珍寶的徽柔,人小妹妹才5歲,她母親也不可能做這種事,他非常有AC數。

而且皇帝是個容不得奸惡的性格,他的愛只可能建立在純善之上。當他因構陷懷吉的事看清張貴妃真實人品後,當時的情景,就算不暴跳,也得生氣了。結果還抱著好聲好氣的安撫,我緩緩打出很多問號,簡直如同人格分裂。

對比隔壁林小娘,儘管造成了女主母親的死亡,但她死的時候,觀眾還是很唏噓的,也演員也憑此角色圈了不少粉。然而本劇中的張貴妃,卻極盡令人反感之能事,我簡直懷疑編劇跟她有仇。

戲劇的精髓在於眾多線索的角質融匯。然而本劇的後宮,儘管站在同一條賽道上,然而各玩各的——皇后機械化的當著不背鍋的教導主任&傲嬌到底的大房,禾兒一直在安全通道里走著、張貴妃獨自宮鬥,皇帝分別在幾條平行線裡客串。

前兩條線不會有突破,第三條線突破不了,觀眾註定憋屈到劇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