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是怎麼成為天價罰單收割機的?

中信銀行是怎麼成為天價罰單收割機的?

作者:郭儒逸 任尚坤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中信銀行給池子道歉了,道歉信發在了夜深人靜的凌晨。


信中提到“工作人員未嚴格按規定辦理”,不過,究竟具體是什麼規定,是誰的規定,是家規還是法規,其在措辭中並沒有明確說明。


中信銀行是怎麼成為天價罰單收割機的?


此前,脫口秀藝人王越池(藝名“池子”)發文控訴,稱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在沒有他的身份證、銀行卡和司法機關調查令的情況下,為配合大客戶笑果文化的要求,私自將他個人賬戶近兩年的交易明細打印出來,並交給笑果文化,二者涉嫌觸犯法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對中信銀行的公開致歉,池子並不接受。目前,上海銀保監局已介入調查。


上述道歉信內容主要分三點:承認銀行員工違規查池子個人賬單並提供給笑果文化一事;公佈處罰結果,即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撤職了支行行長;再次重申公司宗旨和價值觀,做自我檢討,稱“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可如果再次發生又當如何呢?畢竟,中信銀行因違規查詢、使用信息被罰早有前車之鑑。


2018年9月,中信銀行太原分行存在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的違法行為,被處50萬元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罰9萬元,直接責任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因類似緣由,中信銀行青島分行、廈門分行、石家莊分行和天津分行,曾分別被處以17.5萬元、10萬元、6萬元以及5萬元罰款。


其行徑說起來涉及到個人隱私,但每次被罰還都是小數目。在中信繳納罰款的賬單裡,這都是九牛一毛。據不完全統計,中信銀行近4年間因各類違規已收銀保監會罰單達1.2億元。


其中,2018年12月,中信銀行因6項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罰款2280萬元,包括理財資金違規繳納土地款、自有資金融資違規繳納土地款等。去年8月,中信銀行再度被罰,因涉及13項違法違規行為,其被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合計2223萬元。



在全國12家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是資產規模較大的之一。而在央企巨頭中信集團內部,中信銀行也貢獻了將近90%的資產規模和利潤。


一方面是體量龐大,另一方面卻頻頻因違規而被監管盯上,中信銀行似乎需要內省一番。


目前銀行業已經進入嚴監管時代,尤其2018年高規格的“資管新規”出爐之後,在去槓桿和防範金融風險的基調下,商業銀行面臨前所未有的業務規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在百萬億級的資管行業盤子中,銀行理財規模佔比最大,約30萬億左右。由於資管行業一度滋生的期限錯配、同業套利和放大槓桿等問題,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迫在眉睫。


在資管新規頒佈的當年,中信銀行理財收入跌幅超過50%。2019年的新規過渡期(按計劃新規於2020年底前實施),隨著相關細則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所受的監管進一步升級。但據財新報道稱,該年理財業務轉型並未達到預期,多家銀行理財產品規模明顯反彈。其中,中信銀行理財餘額增長19%,在所有股份制銀行中增速最快。


去年8月被銀保監會點名處罰的這次,中信銀行所涉及的13項違法違規行為中,有一條就牽涉理財業務,主要是理財產品投資的風險預估和處理存在問題。而在2018年底銀保監會公佈的一則行政處罰中,中信銀行同樣由於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提供保本承諾、以信貸資金為理財產品提供融資等,而被下發鉅額罰單。


中信銀行是怎麼成為天價罰單收割機的?


除理財業務上未充分響應監管思路之外,房地產貸款業務與既定政策的齟齬,也是中信銀行被監管層頻亮紅燈的原因。


自高層“房住不炒”定調以來,房地產融資規範政策就密集出臺,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行為受到明顯約束。今年初的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細則,再次得到強調。


事實上,近幾年中信銀行對房地產業授信和貸款集中度持續較高。在2018年底時,中信銀行貸款投向的第一大領域就已是房地產行業,進入2019年,據當時的半年報披露,中信銀行前十大客戶中,房企就佔到了四家。也正是因此,中信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業務持續受到監管關注,國家審計署在去年6月還曾進場進行審計。而此前多名落馬的中信銀行系統內高管,大多也與這方面業務有關。


在這些落馬高管中,今年3月份被宣佈立案調查的中信銀行原行長孫德順,其中一個案由是“限制、壓降製造業貸款”。而在外界的解讀中,這實際上就是指孫德順任職期間,該行在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傾斜度過高。據中信銀行去年年報顯示,該行製造業貸款餘額為2576億元,佔比由2018年末的15.68%下降至13.18%。


“違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孫德順可能都沒料到,這會成為他最終落馬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監管處罰方面,中信銀行並不落單。


有媒體統計稱,截至4月下旬,監管當局今年共對銀行業機構開出約580張罰單,處罰名單上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等。僅4月份,銀行業機構就收到近百張罰單,金額合計超過4000萬元,有102名相關人員受到行政處罰。


這些被處罰的案由中,則包括了信貸資金被挪用、內控執行不到位、違規發放貸款等。


而去年已有處罰似乎對中信銀行並未起到太大震懾作用。今年2月份,中信銀行又被罰2020萬,在19項違規中有13項涉及到房地產業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銀行業將延續嚴格監管的態勢,不僅監督常規業務的合規性,諸如客戶權益保護等方面也會得到重視。


這次捲入用戶信息洩密事件的中信銀行,雖然早早發了道歉信,但可能已經又撞上了槍口。


*題圖購買於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