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謹以此文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

甘孜會師是紅二、四方面軍長征的分水嶺,甘孜會師後,紅二、四方面軍編成左、中、右三路縱隊北進,繼續長征。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開始長征


甘孜會師前紅二方面軍的長征

1935年11月19日,根據紅軍總部指示,紅二、六軍團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全軍共1.3萬餘人,從湖南桑植的劉家坪、瑞塔鋪地區出發,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紅二、六軍團在賀龍等指揮下,聲東擊西,揮師東南,突破澧水、沅江封鎖線,直插湘中新化、漵浦,1936年 1月11日,在黔東江口地區與留在該地區堅持鬥爭的紅18師會合。在江口、石阡短暫休整後,橫穿貴陽以北,直奔黔(西)大(定)、畢(節)地區。在此開展建立根據地工作,在戰鬥間隙得到近一月的休整,擴軍5000餘人。因國民黨軍以重兵追擊,西進烏蒙山,輾轉於彝良、奎香地區,後從昭通、威寧之間穿過滇軍防線,南出宣威,進入南北盤江地區,並試圖在此建立根據地。1935年3月下旬,根據紅軍總司令部的提議,從盤縣地區出昆明西,甩掉尾追的國民黨軍隊,於4月25日夜從石鼓、巨甸諸處渡過金沙江,北上翻越玉龍雪山,4月底進入中甸。1936年7月2日,紅二、六軍團到達西康甘孜地區,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7月5日,

中革軍委指示,紅二、六軍團與紅32軍(紅一方面軍之第9軍團改稱),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副總指揮,關嚮應任副政治委員,李達任參謀長,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

甘孜會師前紅四方面軍的長征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奉命退出川陝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

紅四方面軍為向四川、甘肅邊界發展,並配合中央紅軍在川、黔、滇邊境地區的作戰行動,決定發起嘉陵江戰役。國民黨川軍鄧錫侯第28軍和田頌堯第29軍共52個團的兵力,佈防於廣元至南部長約300公里的嘉陵江西岸,企圖憑藉嘉陵江及其西側後劍門關險要地形,扼住紅軍西進發展的通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決定集中方面軍主力,分成第一、第二兩個梯隊,選擇守軍防禦薄弱部位實施多路而有重點的突破,爾後向兩翼及縱深發展,進佔嘉陵江、涪江間廣大地區,求得在運動中大量殲敵。

嘉陵江戰役歷時24天,共殲國民黨軍12個團多約1萬人,攻克縣城8座,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邊界縱橫100餘公里的廣大新區,為紅四方面軍向川甘邊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並從戰略上配合了中央紅軍的行動。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兩軍混編共同北上,紅四方面軍主力和紅軍總司令部為左路軍。不久,張國燾率左路軍穿過鬆潘草地到達阿壩後,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擅自率領左路軍重過草地,向南退卻到天全、蘆山、大小金川等地。南下途中,部隊損失嚴重,付出了重大代價,紅軍由南下時的10萬之眾銳減為4萬餘人。在黨中央和共產國際的一再勸說與電令下,1936年3月,南下部隊陸續撤離天(全)蘆(山)地區,向西康東北部轉移。4月上旬,攻佔道孚,爐霍、甘孜等地後,部隊進行了整編。整編後紅四方面軍的序列是: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轄5個軍1個騎兵師。

甘孜會師後二、四方面軍的長征

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長征到達甘孜地區的紅二、六軍團會師。7月5日,紅二、六軍團與紅32軍(紅一方面軍之第9軍團改稱),組成紅二方面軍,這時,張國燾在黨中央的耐心爭取和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強烈要求下,同意北上同中央紅軍會合。7月初,紅二、四方面軍編成左、中、右三路縱隊北進。左路縱隊,由第四軍第十師、第十一師、第三十軍第八十八師和紅二方面軍組成,由朱德、賀龍率領,7月3日從甘孜地區出發。中央縱隊,由第四軍第十二師、第四軍獨立師、第九軍全軍、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和四方面軍總部組成,由徐向前率領,7月2日,從爐霍地區出動。右路縱隊,由第五軍和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組成,由董振堂率領,7月10日,從綏靖(大金)、崇化地區出動,負責後衛。7月27日,中央批准紅二、四方面軍組成西北局,張國燾任書記,任弼時任副書記。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會師後的合影

     

三軍會師

  • 紅軍西征

紅軍西征,是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貫徹“以發展求鞏固”的戰略方針,為擴大和鞏固西北革命根據地、迎接紅二、四方面軍北上會師、打通國際線路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組成“中國人民抗日紅軍西方野戰軍”,由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紅二十八軍、紅八十一師及騎兵團共1.7萬餘人,分左、中、右三路向陝甘寧三省邊界進軍,進行西征戰役。

寧夏是西征的主戰場。西方野戰軍總部曾設在豫旺堡和羊路鄉吊堡子。在西征戰役中,載入軍史的重大戰鬥11次,在寧夏進行的就有5次,即解放鹽池戰鬥、王家團莊戰鬥、下馬關戰鬥、紅城水戰鬥和七營戰鬥。

西征戰役歷時2個月,進行重大戰鬥十餘次,對堅持反共的寧夏軍閥馬鴻逵、馬鴻賓部予以沉重打擊,俘敵2000餘人,繳獲各種槍2000餘支(挺)、戰馬500餘匹,解放城鎮10餘座,佔領寧夏東、南部大片土地,開闢了縱橫各200公里的陝甘寧新根據地,陝甘蘇區由此擴大為陝甘寧根據地。

西征戰役從時間上看是短暫的,但它是一次重大的戰略行動。西方野戰軍出色地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任務,取得了戰役的偉大勝利。正如《紅色中華》報指出的:“這一勝利,給我們完成西北抗日大聯合的任務以極順利的條件,是繼東征勝利之後又震動了全中國的勝利。”西征為策應紅二、四方面軍北上,實現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創造了有利條件。

  •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1)特別支隊南下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長征中的艱苦可想而知


1936年8月初,黨中央指示西方野戰軍,以鞏固求發展,大力鞏固西線勝利,努力發展東線游擊戰,擴大紅軍,加緊軍事訓練,團結爭取東北軍和其他國民黨軍隊,準備迎接二、四方面軍北上。8月底,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由豫旺堡、同心城、黑城鎮出發,向西、向南挺進,有目的地向西(安)、蘭(州)公路伸延,以便策應紅二、四方面軍的北上,並預防敵以西蘭公路為界,隔斷西方野戰軍與紅二、四方面軍的會合。

9月1日,彭德懷司令員率西方野戰軍總部由豫旺堡向西轉移,4日進駐吊堡子。隨後,西征紅軍以右路軍紅十五軍團沿同心、興紅堡方向西出,並於9月14日佔領靖遠以西之打拉池,以保證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時右翼的安全。左路軍紅一軍團則沿吊堡子、七營方向南下,並以紅一師和一軍團直屬騎兵團組成特別支隊,由聶榮臻率領直插靜寧、隆德地區,以保證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時左翼的安全。特別支隊於9月9日出發,10日佔領海原縣之鄭旗堡,14日佔領隆德縣之將臺堡,18日佔領靜寧縣之界石鋪,控制了紅軍三大主力在靜(寧)會(寧)地區會師的主動權。10月1日,紅十五軍團騎兵三團在團長兼政委夏雲飛帶領下,順利繞過海原縣城,向會寧縣城疾進。2日凌晨5時許,騎兵三團連續奔襲20多小時,行程300多華里,一舉消滅守敵400餘人,奪佔會寧城,為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創造了條件。

(2)會寧會師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會寧會師舊址


甘孜會師後,紅二、四方面軍分道向甘南挺進。紅四方面軍經過艱苦鏖戰,至9月7日,攻佔了漳縣、洮州、渭源、通渭四座縣城及岷州、隴西、臨洮、武山等縣廣大地區,奪取了岷(縣)洮(州)西(固)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敵人阻止紅軍北上的企圖。之後,繼續北上,10月8日,先頭部隊第四軍王宏坤、陳再道在會寧和紅一軍團一師陳賡會師。10月9日,朱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和四軍、三十一軍到達會寧城,受到紅一方面軍第一師、七十三師的熱烈歡迎。在會寧西津門(現稱會師門)下,紅一、四方面軍再次勝利會師,兩軍指戰員在剛見面的一瞬間,互相捶肩擁抱,熱淚盈眶,都深刻體會到了久別重逢的特殊感情。

次日,會寧城內的文廟廣場上紅旗招展,人潮如湧,萬眾歡呼,紅一、四方面軍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慶祝會師聯歡大會。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聯署發出慶祝會寧大會師的賀電,向三個方面軍的領導人及全體指戰員致以熱烈的慰問和祝賀。

會寧會師,是一、四方面軍的會師,標誌著紅四方面軍長征勝利結束。

(3)將臺堡會師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今日將臺堡


甘孜會師後,紅二方面軍也甘南挺進。9月11日,從哈達鋪、禮縣地區東進,至20日,僅以10天時間,行程三百五十多公里,攻佔成縣、徽縣、兩當、康縣四座縣城和陝西略陽、鳳縣部分地區,勝利地完成了成徽兩康戰役計劃,並準備以紅六軍團向寶雞方向推進。這樣,紅二、四方面軍就與一方面軍形成了夾西(安)蘭(州)大道南北呼應並可隨時會師的有利態勢。

為了迅速實現三個方面軍的會合,中央軍委根據這種情況於九月十四日下達了集中三個方面軍主力,以打擊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為主要目的的靜(寧)會(寧)戰役計劃。這一計劃的實施,是消滅胡宗南部,實現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合,發展西北新局面,以至推動全國抗戰的關鍵。在戰役計劃下發的同時,中央軍委向全軍發出了號召,指出:“在這一對中國紅軍的發展與中國抗日戰爭之發展有著決定意義的戰略計劃中,我紅軍的三個方面軍需用最大的努力與最親密的團結以赴之!”。紅二方面軍領導接到戰役計劃後,對三個方面軍戰略方針上的統一感到非常高興,賀龍、任弼時、劉伯承、關嚮應九月二十一日聯名致電毛澤東、朱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林育英、洛甫、周恩來、彭德懷等,表示熱烈擁護。電報說:

“靜、會戰役不獨是適合當前的軍事、政治形勢上需要之正確決定,且是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合,三個方面軍在軍事上能得到統一集中領導之正確決定......,黨內統一團結自可隨之解決。這是我黨與中國革命最可喜慶之條件。”為了執行靜會戰役計劃,紅二方面軍當即決定紅六軍團進到寶雞地區,牽敵西進,策應紅一、四方面軍作戰。但是,由於張國燾的分裂活動,整個戰役計劃沒有得到貫徹執行,結果非但沒有消滅胡宗南部,反而使胡宗南部乘機由西安進至清水、秦安、莊浪地區,同毛炳文和王鈞部靠攏了。王鈞第三十五旅及補充團還乘機向成縣發動了進攻。川軍孫震部也由武都進至康縣一帶,企圖同胡宗南部、毛炳文部南北夾擊紅二方面軍,致使紅二方面軍陷於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據此,紅二方面軍遂於十月一日致電中央軍委,就部隊的行動問題提出了建議。電報說:“佔領成(縣)、徽(縣)、兩(當)、康(縣)四縣後”,“我活動內幅狹小,地區貧苦,人口稀少,不利於我擴大、籌資與林整。我們建議在現地一星期後,我方面軍即出動,經天水、寶雞間北渡渭河,至渭水、張家川、蓮花鎮地域”。十月二日,中共中央覆電同意放棄成、徽、兩、康地區迅速北進。十月三日,方面軍在徽縣發佈北進會合紅一、四方面軍的命令,命令指出:
“我方面軍具有會合第一、四兩方面軍協同作戰之目的,由現地經天水、甘谷、與(於)麻沿河、永興鎮、武山的中間地帶進到通渭地域,並相機消滅相遇的敵人單個兵團。”

十月四日即以紅六軍團為右縱隊,紅二軍團及紅三十二軍為左縱隊,向北轉移。 紅二方面軍的轉移行動是在缺乏必要的掩護下進行的,一直處於十分倉促被動的局面。決定轉移時,部隊分佈於徽縣、兩當、康縣地區,成縣已被敵王鈞部佔領。川敵孫震部正急速由武都向康縣迫近。為了搶渡渭水並且擺脫當面敵人的壓迫,紅二方面軍主力不得不先行出發,致使分散在康縣活動的紅二軍團六師十七團收攏不及,遭敵優勢兵力之截擊包圍,失去了與領導機關的聯繫。根據當時的情況,方面軍決定,主力經高橋鎮、橫河鎮,在甘谷以西的樂善鎮附近搶渡渭水,然後,繼續揮師北上。胡宗南、毛炳文、王鈞等部很快覺察並利用了紅軍行動中的弱點,傾其全力,無所顧忌地向紅二方面軍進逼,致使紅二方面軍在向北轉移過程中,前有胡宗南、毛炳文部的堵截,後有王鈞部的追擊,處境極為不利。部隊由成、徽、兩、康向渭水前進時,曾於甘谷以南的鹽關鎮遭敵伏擊,紅六軍團損失很大,紅十六師政治委員晏福生負傷。十月十日搶渡渭水時,適逢上游暴雨,河水猛漲,因情況危急不得不冒險徒涉,又有不少同志光榮犧牲。渡過渭水之後,越過蘭西大道,於10月20日到達六盤山南山腳下,遇東北軍騎兵師和馬鴻逵部隊。敵人向紅二方面軍紅四師發動進攻,紅四師在師長盧冬生、政委李井泉的指揮下,數度激戰,擊潰了敵人。10月21日,紅二方面軍進入寧夏西吉縣境。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紅二軍團經濫泥河到達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第二師勝利會師。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到達將臺堡的紅二方面軍部分領導人合影


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副政委關嚮應和原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等與前來迎接的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左權、政委聶榮臻、政治部主任朱瑞、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和紅二師師長楊得志、政委肖華參加了會師,參加會師的部隊有一萬一千五百多人。會師部隊在將臺堡東側廣場召開了規模盛大的聯歡會,歡慶勝利。次日21時,紅一軍團首長左權、聶榮臻、鄧小平給毛主席發了電報,報告了與紅二方面軍領導人及紅二軍團、紅六軍團並紅三十二軍首長會面和慰勞部隊的情況。與此同時,紅六軍團於22日從平峰鎮出發,經靜寧縣原安、王公義到達西吉縣公易鎮宿營。23日,六軍團軍團長陳伯鈞、政委王震與紅一軍團一師師長陳賡、政委楊勇在距將臺堡以南約20公里的興隆鎮會師。晚上,在興隆鎮西北河灘舉行了會師聯歡會,歡慶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紅二、四方面軍的萬里長征

將臺堡會師


紅一、二方面軍會師後,紅一方面軍第三團政委肖鋒代表紅一方面軍把數萬斤糧食、2千多隻羊、20多頭牛、30多頭豬,1千多套棉衣、數萬張羊皮、500匹布和3萬塊現洋送給紅二方面軍。

24日,中共中央向共產國際報告:“三個方面軍已經完全回合(會師)。”同日,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在紅二方面軍營以上幹部會議上傳達了瓦窯堡會議精神和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並作了統一戰線及回民問題的報告。會後,紅二方面軍領導人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以賀龍、任弼時、關嚮應等首長的名義代表紅二方面軍全體指戰員向黨中央、毛主席發電報,表示堅決擁護黨內集中統一領導,一切服從中央決定。

將臺堡會師,是紅一、二方面軍的會師,標誌著紅二方面軍勝利結束了長征。同時,將臺堡會師也是長征中最後的會師,將臺堡是紅軍長征最終的結束地,標誌著偉大的長征勝利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