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一系列的上學問題也隨之而來,也成了父母閒聊時討論最多的話題。其中,要不要讓孩子住宿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個人感覺雖然有點片面,但確實也說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心聲。這位母親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孩子每天都打電話說想家,每次打電話都哭,就連週末回家也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記得我小的時候是從6年紀也就是初一就開始在學校裡生活,每週六中午放學回家,週日下午就要再回學校。在家裡還沒待熱乎就要返校了,當時也挺不喜歡這樣的。剛開始的一個月確實有點不適應,老想著回家,班級裡有的女生直接在課堂上哭了,就是因為想家。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曾公開表示過態度,“我和妻子過得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的。”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很容易就適應了這種生活,沒有太大的感情波動,其實這都和家長的教育方式脫不了關係。

住校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的3種傷害:

1.校園暴力

近些年校園暴力的事件時有報道,有一部分學生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和身體上的創傷。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學校裡就有那麼些人拉幫結派,是不是還找班裡老實的同學要點零花錢。更為嚴重的是年級之間互相打架鬥毆。這些都是寄宿學校會造成的問題。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2.冷暴力孤立

如果校園暴力是給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傷害,那麼在校園暴力下一些學生們也會遭到孤立。通常是一個宿舍的幾個人一起鼓勵一個人,久而久之這樣的學生就會遭到排擠和冷落,從而留下嚴重的心理創傷。

3.和父母感情淡薄

孩子到了初高中的時候,正是處於叛逆期的時候,本來和父母溝通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再加上長期住校,和父母之間的交流就會更加少。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得不到家長的及時幫助,久而久之一部分學生就會和自己的父母疏遠。最後可能會演化成周末回家幾乎不喝父母交流,甚至父母問及自己的事情,都是不願和父母交流。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當然我個人認為寄宿學校對孩子的好處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建議父母在讓孩子去寄宿學校之前做好以下準備:

1.年齡上做好準備

不可否認,我們的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跟隨著我們的,所以讓孩子擁有離開我們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建議讓孩子過早地離開父母,寄宿學校。我更傾向於在孩子讀高中的時候住校,有的父母甚至讓孩子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住校,我個人是非常不贊同的,因為那個時候孩子的心智都還沒有發育完全,抗壓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不足的,這個時候讓孩子離開父母,更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問題。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2.訓練好孩子自理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離開我們,就不會有人跟在屁股後面收拾東西了,像洗衣服、洗襪子、整理自己的房間,都應該讓孩子可以獨立完成。開學的時候給孩子準備十幾雙襪子,住宿一個周要拖著行李箱,然後週末回家的時候帶一堆髒襪子、髒衣服回家,這樣的現象也是不少見的,你喜歡這樣的孩子嗎?或者你將來想讓孩子找這樣一個伴侶嗎?所以培養好孩子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

在外就是和人的相處,擁有良好溝通的人,必定是受人喜愛的,孩子在班級在宿舍都少不了與同學相處。家長要教會孩子寬以待人,友好互助,正確解決和同學之間的矛盾。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我個人還是比較願意讓孩子住校的,因為這真得是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很好鍛鍊。當然我們不能讓孩子住校,然後自己放鬆,就不管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了。我們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交流,瞭解孩子住校的情況,然後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孩子。另外我們也要讓孩子知道,雖然他住在學校裡,但是爸爸媽媽依然是愛你的。

您希望您的孩子住校嗎?您是怎麼幫助孩子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