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中醫裡常提及六經辨證,關於六經的概念,很多人其實是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六經本身並不是經絡,或是臟腑的代名詞。早在《傷寒論》中,其實就已經有相關的概述了。


古往今來,不少人致力於“三陰三陽”理論的研究,但仍不能領略其真諦。六經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且看正文!


《傷寒論》中六經的含義頗為廣泛,並非單純的經絡、臟腑等所能包容,它是由不同階段發展起來的一個綜合概念。古今研討六經實質,說法包括大同小異有近100種,然各持一端,未能統一。


三陰三陽理論的形成,源遠流長,若自《內經》或自仲景為始,進行斷代研究,斷然不能領略其真諦。其實仲景之六經的形成,經過了一個名、形、用、象結合的過程,略述於下。


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三陰三陽“名”的形成


仲景將其前醫經系統和方藥系統完整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理、法、方、藥的理論體系,這是他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完善起來的。


因此,除醫書而外,先秦諸子的理論也是他理論體系的基礎,其書中亦不乏《易》、《老》、河洛之學的思想。陰陽理論的產生,濫觴於《易經》,廣佈於諸子,如《易·繫辭上》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列子·天瑞》中說“天地之道,非陰則陽”。


《荀子·天論》中說“列星隨旋,日月遞火召,四時代御,陰陽大化”等,都涉及了陰陽這個矛盾對立的哲學概念。


早期的太少陰陽說,雖然能夠較為具體地分析時間和空間,較為清楚地說明事物對立面間的轉化過程,對立雙方的矛盾運動,其各方面都存在著偏盛偏衰的情況,事物的相互轉化,是一個漸變過程,大多是從漸變始,至突變終的。


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故爾陰陽的少、老之間,有一中間過程,從少到老,經歷著初生、壯盛、衰老的過程,如此才能賅盡事物的變更現象。《周易》八卦之中,是老陰生陽,老陽生陰,坤卦下的一陽生震,二陽生兌,三陽即乾,由陰至陽,形成少、壯、老三陽;而乾卦下一陰生巽,二陰生艮,三陰即是坤,由陽至陰,形成少、壯、老三陰,體現了陰陽之間在時、空、量上的轉化過程。八卦相蕩,六十四卦由是而生,賅盡了事物變化模式,而每卦六爻,一分為二,初、三、五為陽,二、四、六為陰,三陰三陽,顯示了事物運動的少、壯、老的變化規律。


而“文王八卦”中的三男三女說,採用了一分為二、三分為六的方法,暗寓《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含三為一的思想。這裡,太少陰陽的理論,已發展成為三陰三陽理論的雛形,而且包含了位(上、中、下)、時(初、中、末)、量(少、壯、老)的概念,這就是三陰三陽理論的初期階段,它是作為人類認識事物的哲學概念而被應用的,是人類認識論的結晶,也就是三陰三陽的“名”的形成,是醫家三陰三陽理論的嚆矢。


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三陰三陽“形”的引入


《內經》的成書,是中醫學由神權醫向哲學醫的過渡。《內經》和《難經》的作者,將三陰三陽理論移植到醫學中來,保存了原有的自然界認識論思想。將《易經》中宏觀宇宙、重共性、多思辨的認識論思想繼承過來,並賦予相對微觀的人體形質,使三陰三陽理論在《易經》哲理的“名”的基礎上,注入“形”的內容,將一個嶄新的“形、名”結合的三陰三陽理論作為說理工具,運用到醫學中來。《內經》對於《易經》中的知常察變、司外揣內、見微知著、推此及彼、究果求因、靜意視動的認識論方法有所發揮和完善,將其運用於疾病的認識中。


如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願聞陰陽之三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多少是量的概念,把陰陽分而為三,加強了《易經》中三陰三陽“少、壯、老”的量的概念。而在《難經·七難》中,將三陰三陽與時、日結合,提出三陰三陽旺時說,不僅反映了陰陽量的概念,而且又包含了三陰三陽與時間的關係。


這些都是醫家對三陰三陽認識論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素問·六節藏象論》《素問·太陰陽明論》等篇幅中,將三陽三陽理論與臟腑、經絡結合,又賦予了三陰三陽以臟腑、經絡、脈象等“形”的概念。


《素問·熱論》中外感熱病的三陰三陽理論,以感邪發病時日,與臟腑經絡、三陰三陽結合起來,既運用了原有的位、時、量的認識論概念,又與人體的臟腑形質結合,且指出熱病的轉變順序,隱含病勢恆動的思想,是三陰三陽理論“形”“名”結合的典範。


在這一聯合體中,雖然也提出了三陰三陽氣化的概念,但僅是對自然界的認識,尚未昇華到人體功能的認識上來。所以這個階段,是三陰三陽理論的“名”——認識論思想,和“形”——臟腑、經絡相結合的階段,亦即醫家移植哲學概念進入自然科學領域的階段,它是中醫學由神權醫向哲學醫轉化的劃時代的標誌。


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三陰三陽“用”的概括


仲景彙集東漢以前諸子及醫家的三陰三陽學說,繼承了其中形、名結合的理論體系,並結合自己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和臨床經驗,使三陰三陽理論更加完善起來。仲景之三陰三陽學說,除具有“形、名”結合的概念之說,又賦予其“用”,即功能的概念,這個功能即是氣化。它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六經六氣的標本從化;一是臟腑、經絡物質基礎之間的轉化。


前者反映了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統一整體觀念,是以三陰三陽理論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方法來認識人體六經系統,有著辯證法思想和唯物論觀點,是對原始的三陰三陽理論中哲學思想的發展和應用。三陰三陽和六氣兩者標本之間,在疾病中,仍然是一個漸變至突變的過程,六氣和陰陽各有著初生、壯盛、衰弱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的正常與否,是六經生理和病理的疆界,標本從化的氣化失常,產生了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六經病。


後者則反映了人體內部的整體觀念、五臟六腑功能的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以及氣、血、津、液之間在臟腑作用下的相互轉化,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既然賦予三陰三陽以臟腑、經絡等形質的概念,則其功能活動亦必隱含其中,仲景在其《傷寒論》中就揭示了這一點。如三陽重在氣津之間的轉化,太陽病津不化氣而成寒熱、蓄水,治則發汗、利水;陽明病氣不化津而成燥熱,故治療多生津瀉熱。


可見仲景不言氣化而不離氣化,將功能的概念隱於三陰三陽之中。氣化是臟腑、經絡的氣化,臟腑經絡是處於時空之中的物質基礎,故可以認為這個階段的三陰三陽理論是名、形、用(即六氣標本從化和臟腑氣化的功能活動)相互結合的系統的六經理論。


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三陰三陽“象”的賦予


《傷寒論》作者依據其臨床實踐的經驗,將外感熱病的發展過程,按照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分為六大類證候集,將病理與個經相關的證候歸類到各經中,利用分經辨證及其診斷方法,以鑑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熱病過程中種種輕重不同的情況,來運用汗、吐、下、和、溫、清、補、澀,以及針灸等種種不同的治法進行治療。


三陰三陽代表疾病的表裡、寒熱、虛實,即把外感熱病的發生、發展、傳變、轉歸等分為六個大類,將病證的概念賦予六經,至此六經具備了名、形、用、象的綜合概念,這就是六經的實質。


把傷寒發病過程中出現的錯綜複雜的脈證歸納起來,借六經之名,可分為六大證候群,或者說是六個階段。證候的發生是自然的,而證候群的建立是人為的。自然發生的證候是千變萬化,不能整齊劃一的,僅僅是重點選擇了較為一般性的症狀而已。


因此六經每一個證候群,從空間上說,不包括每一個階段的全部證候,而且常有這一經中的某證候見於另一經中,另一經中的某些證候見於這一經中,也可能兩三經的證候同時並見,一經證候未消失而繼見另一經的證候。從時間上說,某一經的證候群並不是按照疾病的進程而劃分階段的,也不表示疾病的發生和經過是循著六經的次序而演進的。


綜上所述,六經理論從《易經》到《內經》《難經》的發展過程中,就已具備了量、位、時、勢等認識論的概念。並且又包含了臟腑、經絡等形質概念。


仲景引用三陰三陽理論,又將功能活動的概念賦予了三陰三陽,並把疾病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也用六經統一起來,從而使三陰三陽成為一個形、名、用、象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的綜合概念。


傷寒六經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探討仲景三陰三陽六經理論的實質,就必須從形、名、用、象等四個方面去認識,才能得出一個完整的、具有說服力的結論。


六經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是:六經既含有臟腑、經絡的形質的概念,又含有氣化等功能活動的概念,還含有病證證候概念,同時又含有位、量、時、勢等認識論的概念,是一個形、名、用、象結合的多面體。


以此來認識六經,則諸種有關六經實質的假說,都涵載其中,因為在近100種的六經實質假說中,無非是認識論、物質基礎、功能活動、病證分類四大類,都各從一個或兩個側面去說明其實質,因而不免具有侷限性。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