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文:宿夜花

如果不是因為《花木蘭》使趙薇獲得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影后,我大概不會選擇去看這部豆瓣評分只有6.2分的古裝戰爭片。仔細看完後,感到十分可惜,趙薇對角色的理解力與細節上絲絲入扣的詮釋,有著一如既往的共情力,但成片質量卻一定程度降低了角色本可以達到的高度。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是因為替父從軍、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傳奇故事本身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傳統文化環境內對性別氣質要求是較為保守的(老一輩口中的“男孩就該有男孩樣”、“女孩就該有女孩樣”),戰爭中“巾幗不讓鬚眉”的光輝本身即是一種超乎傳統的女性價值彰顯,極為通俗地昭示著——女性的價值並不一定侷限在相夫教子。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如若從傳統價值觀念對女性禁錮的角度來探討“女性”自我探尋,將會是很好的題材。

作為當代的“現象級”明星,趙薇剛出道即在《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中展現出過與傳統瓊瑤女郎截然不同的魅力,趙薇本身大氣、明麗、靈動的氣質,立體而富力量感的五官、剛柔並濟的面部線條,自然是探討女性氣質的多種可能性的絕佳人選。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在現有的版本之中,趙薇的表演在有限的空間內做到感染人心。花木蘭幹練矯健的身手、富有正義感的品質、對戰爭屠戮下的苦難百姓的悲憐、凌厲下的柔情,很多側面都被展現出來,除卻百花獎影后也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而影片在情節自身的不足,致使影片沒有獲得足夠好的口碑。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首先是,情節編排上的程式化、缺乏內在張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影片開頭胡軍飾演的冒頓(柔然部落頭領的兒子)與老單于的對話中,就將角色的嗜血暴戾、抑制不住的野心表現得淋漓盡致。果不其然,隨後的冒頓謀權篡位。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候桐江飾演的大將軍藏質,也在剛出場就將角色的“嫉賢妒能”性格表現得一覽無餘,似乎一出場就能看到他隨後註定是要給花木蘭使絆子、擺她一道。房祖名飾演的小虎也在剛出場不多的戲份就展現出“小兄弟”對“大姐大”的崇拜。

配角的“可預期性”與主角感情線的單薄(陳坤與趙薇影片中的對手戲雖多但劇本卻未富裕足夠多面的情感層次),使得114分鐘的片長略顯冗長。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其次是,主題的寬泛卻不夠精煉。

在張藝謀《英雄》開啟的古裝戰爭片潮流後,張之亮《墨攻》、吳宇森《赤壁》等都沒有獲得太好的口碑。似乎此類電影給大眾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故事單薄”、“視覺轟炸”。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兩難的局面。一方面,對古代歷史有較深理解的觀眾畢竟少數;另一方面,一旦過分通俗化、用古代故事講述現代人的情感、價值觀,產生的矛盾就是基於特定時代的故事,無法負載起當代人的價值觀。

電影《花木蘭》就非常突出的體現了這一缺點。內容上是面面俱到,卻含混、模糊。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似乎為了勝利,木蘭應該收斂起悲憫之心、細膩感情而變得決絕;

似乎文泰(陳坤)為了局面的安定,應該舍小家為大家、化小愛為大愛:

似乎冒頓(胡軍)應該跳脫出南北朝時期的遊牧民族的價值取向,直接接受現代人的“反戰”理念;

似乎木蘭突破了封建時代的性別氣質禁錮,仍舊該“迴歸”保守的行為做派。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太多的當代的主題與價值取向放在一個過往歷史的特定節點下看,就會顯得擰巴矛盾、難以自洽。這種並無新意的詮釋方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代觀眾對更深刻的歷史透視、更深度的人性剖析的觀影需求。

影片有著好萊塢戰爭片一樣的模式——雜糅各元素,卻無法使之完美交融並講得流暢透徹。最終,“相忘於天涯”的標準結局也很難額外增添光彩。

為什麼趙薇的影后級演技都沒能“挽救”電影《花木蘭》的質量?

當然,稍微出乎我意料的是,維塔斯(Vitas)飾演的歌者古德,在劇情的關鍵時刻突然為老單于復仇,原本我以為這是個“慕強”的“牆頭草”角色。是想表現他的情義襯托冒頓(胡軍)的道德淪喪,還是要表現他的“愚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