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引子

前段時間,一個同事很認真的對我說,有段時間因壓力太大,每天晚上,他都會獨自蹲在公司北邊的一塊荒地上,凝視著自己墾出的一片地上的菜,幾小時一動不動,遇到下雨,就撐一把傘。經常呆到半夜離開,也正是這個行為,讓他堅持了下來。他說,這種排遣壓力的方式比運動還有效。他的壓力我是看在眼裡的,那段時間,經常被罵得狗血淋頭,一米八幾的大個,有時委屈的像個孩子。

我是個有時有點犯渾並樂意隨意調侃的人,就隨口問道:蹲幾個小時,站起來的一瞬間,腦殼會不會暈?眼前會不會發黑?弄得他很無語。

但調侃之餘,我也有了一些疑問和思考:公司的荒地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後仍去墾荒種菜,並樂此不疲?我的同事,為什麼可以在菜地旁,面對著一片黃土與不會言語的菜,就能排遣內心的壓抑?

這個疑問越來越強烈,因為我後來發現,小區的樓頂上,有人種了蔥;而我在從老家回城的時候,我媽給我搬來了三個裝土的破舊臉盆,上面種了韭菜和香蔥,放進了車的後備箱;更有甚者,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很多人都將遊戲玩成了農場和種菜,而這些玩家,無一例外都是中國人。

中國人對土地,對種菜,貌似有著一種偏執的愛好與習慣,而這種習慣與愛好是如何產生的,我不得而知。

直到我讀到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對這些疑問才有了豁然開朗、撥雲見日的感覺:為什麼我們對土地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是因為中國社會具有著鄉土性。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及鄉土傳承,決定了我們血脈中對土地的深厚感情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土"即土地,是鄉土文化中作為根的存在;"鄉"是人們在所依賴土地上的空間的聚集,這種聚集,形成了村落。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是由中國幾千年農耕文明所決定的。農耕不同於遊牧與工業,遊牧是逐水草而居,一個地方植被被破壞,可以直接遷往他處;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隨意選擇工廠,從而遷移無礙;但農耕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紮根於土地的,農耕文明以莊稼為生,紮根後很難再流動,因為流動的成本與代價實在是太高了。

沒有流動,依賴土地,加上一些必要的合作——為了安全需要抱團,為了水利或者種植的方便需要合作,從而出現聚居,形成了"鄉",也就是村落,村落在擴大的過程中,又逐漸剝離開來,形成另外一個村落。但無論如何擴大與發展,每個村落"鄉土性"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這種性質衍生出"熟人社會",或者理解為具有親人關係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因為每個人都彼此熟悉,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單純且樸素,也存有相當深厚的信任與彼此間的尊重。

正是這種長久的對土地的依賴性與固定性,造就了農民對於土地的深厚感情及人與人之間質樸的情感。這種感情經過一代代的傳承與沉澱,成為滲入中國人血脈深處的因子,只待一個時機,就會被觸發。

而觸發的方式,往往在身處異國他鄉,或者在經歷了人與人之間不平等、欺瞞等問題時,表現得尤為強烈。

由此我也開始理解中國人對土地的熱愛,正如費老在書中所說:

最近我遇著一位到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很奇怪地問我:你們中原去的人,到了這最適宜於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家划著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真像是向土裡一鑽,看不到其他利用這片地的方法了。我記得我的老師史祿國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

與泥土分不開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土地是農民獲取生存資源的媒介,另一方面,也是鄉土氣息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淳樸得讓人無法忘卻。

《西遊記》中唐太宗捻一撮土放入送行的酒杯,對即將西行的玄奘說的一句話: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就很好的詮釋了泥土在中國人心中,已等同於家的概念,讓人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

我也理解了同事借土地與種菜去排解內心的鬱結,這與其說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不如說是一種尋根的行為,面對著黃土與種植的莊稼,內心深處不僅有一種原始的滿足與依靠感,也有對人與人之間熟人社會中的信任與尊重的懷念,這種依靠感與懷念,夾雜著對親人的依戀,帶來了內心的寧靜。蹲在菜地的行為背後,是血脈深處對鄉與土的深深依賴。

對中國人來說,對鄉土的依賴以及世代靠土地生存的農耕文明,已成為一種獨特的鄉土文化,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與思維模式。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及"熟人社會"的特性,造就了獨特的鄉土文化

鄉土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迥異於西方文化,它根植於"熟人社會",並在此基礎上生根發芽散枝葉。

也因此,維繫鄉土文化的,可能並非是文字,因為人與人之間是如此熟悉,其熟悉程度甚至已經可以忽視了文字的重要性。故而傳承與經驗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對農耕文明來說,對經驗的傳承具有極大的選擇性與記憶性,這選擇性是與農耕相關的,追求穩定的,迭代的,在一代代的傳承中,逐漸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模式與思維習慣,進而成為一種文化。

鄉土文化的格局是差序的,秩序是禮治的、血緣的,權利結構是無為的。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維持社會的安定,但其實施的方式,相較於法治,要溫和很多。

而這一切,都是基於"熟人社會"的特性。熟人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在上輩人的眼中長大,也可以見證下一輩的成長,彼此間沒有太多秘密可言,"鄉"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另一個人圈子中或者說團體中的人,因為處於"熟人社會",這個團體的邊界是很不清晰的,他的邊界隨著個人能力的大小有著顯著的不同。這種邊界,很能夠反映人情冷暖。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所以我們的格局是差序的,我們的界限是模糊的。但差序格局中毫無疑問的一點,就是都是以每個人為中心形成的差序,這種格局猶如水波一圈圈盪漾開來,個人是中心點,一圈圈的同心圓中,根據個人的社會關係,分佈著不同的人,也同時在增加著不同的人,淘汰著不同的人。

正因為差序格局中以個人作為中心點,所以維持鄉土文化秩序的就是"克己復禮",是"修身",以上都是自個人的道德修養進行規範,進行禮的統治。所謂"修身",自父母兄弟關係而言在於"孝悌",自朋友關係在於"忠信",講的都是從自身道德出發去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但每個人的差序格局中都遍佈各種的關係,每種關係都對應了一種不同的道德規範,這種道德關係始終無法超脫人倫也就是個人的社會關係的範疇,於是有了"仁"。

"仁"應該是屬於團隊中的一種道德規範,但對"仁"的解釋卻過於模糊,即使在現代社會,我們仍舊無法給"仁"一個清晰準確的概念。並且在鄉土熟人社會,團隊的邊界是模糊而不定的,所以"仁"這種作為團隊的規範,最終也無法超脫於"忠信孝悌"等個人道德規範而獨立存在。

歸根結底,差序格局中的禮治與道德規範,最終還是迴歸到了個人的自身修養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關係上了。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

在鄉土社會中,個人道德的規範對社會的穩定有著很好的維持作用,但因為這樣的道德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建立在私人聯繫上,所以離開了私人聯繫,這種道德觀與規範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弱化。"君子慎獨",是對這種弱化的補充,但"慎獨"的境界太高,一般人難以達到。

如此我們或許就能夠理解,在現代社會的城裡,人們對公共區域進行佔用的行為了。在陽臺種蔥的行為也許與素質無關,而是中國社會鄉土文化中對土的依賴性以及鄉土文化基層面的差序格局所決定的。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鄉土社會在向現代社會的變遷中,不可避免的出現碰撞與矛盾

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熟人社會",這樣的社會已持續千年,其中雖有變遷,但本質並未有太大的變化,數千年的文化沉澱,靠土地謀生的生活方式,讓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很難擺脫土地空間的束縛,所以鄉土社會中的人們是安土重遷的,也是穩定的。

這種穩定是慾望經過文化陶冶後與生存條件的印合與統一,是熟人社會中經過了解後自然形成的一種道德約束,而約束契合於人們長久傳承形成的價值體系,所以可以讓人隨心所欲卻不逾矩。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熟人社會”的本質正在發生急劇變化,費老寫就此書是在七十年前,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社會結構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將“熟人社會”過渡為“陌生人社會”,在此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碰撞。

其根源在於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現狀,“熟人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這在“陌生人社會”是行不通的。同樣,鄉土社會中因熟悉而帶來的相對淳樸的感情,在現代社會也會弱化。因為在社會的變遷過程中,人的慾望已不僅僅是是鄉土社會中基於本能的慾望,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面對著日益豐富的物資條件,本能的慾望已擴大為“需要”的慾望,這種慾望是自覺的、理性的、科學的。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這種碰撞在所謂的城裡人與鄉下人之間,在父輩與子輩之間,在當前的社會下表現得尤為突出。生活習慣的不同,價值觀念的差異等等,七八十年代生人與其父輩可能是感受最為深刻的,因為這個階段,是中國逐漸從鄉土社會過渡為現代社會的階段,並且這個階段過渡之快,跨度之短,讓鄉土社會原有的緩慢變遷的歷程措手不及,所謂的“三年無改於為父之道”,所謂的“無違”以維持變遷中穩定性的道德約束,也就自然難以適用了,所以在我們這一代,傳承是較少的,傳承也具有了侷限性。

我們身邊很多人,自己選擇創業,而父母強烈要求找個安穩工作;有不少人認為獨身很好,但卻又受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約束;城裡人笑話鄉下人土氣,鄉下人認為城裡人油滑;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碰撞的環境中,心中充滿了矛盾。個人認為,這是鄉土社會遷躍到現代社會帶來的變化,我們身處其中,常感覺難以自處。

結語

如費老所言:“《鄉土中國》講述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社會的體系勢必會與當前的社會產生衝突,但我們大可不必輕視傳統,提到鄉土,如果只想到“土氣”,那也顯得過於狹隘。中國傳統社會體系的建立,是經過數千年時間考驗且代代傳承並逐漸沉澱的,放到現代,傳統的美德也有其傳承與借鑑意義。鄉土的氣息,已與每個中國人血脈深處相連,難以割捨,縱使面對著燈紅酒綠,高樓林立,也會不經意在某個瞬間自鼻尖飄過,讓人內心得以寧靜。

《鄉土中國》: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於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