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消化性潰瘍,健脾疏肝是大法

以案說醫。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張某,男,時年52歲。


【發病過程】

患者上腹部間歇性疼痛十餘年,伴吞酸噯氣,神差納減。近月來症狀加劇,發作頻繁,飢餓則發,進食緩解,納差口淡,時而口乾苦(可能與服阿托品有關),脘腹痞脹,大便溏薄。胃腸鋇餐檢查:胃小彎距賁門約2cm處有一0.9×1.6cm橢圓形龕影,診為“胃潰瘍合併慢性肥厚性胃炎”。

入院後曾用西藥治療八天,症狀不減,疼痛反而加重。×線檢查,其龕影增大為1.1×1.6cm,深約0.9cm,似穿透至漿膜下層。經會診主張及時手術,但病人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要求中醫診治。


【首診證候】

1973年2月10日初診

診見:上腹部疼痛,噯腐吞酸,神疲納減,舌質淡黯,苔白厚濁,脈弦細。


【辨證論治】

辨證:脾虛運化失職,氣血溼濁鬱滯。

治法:健脾胃,化溼濁。

處方:黨參、雲苓、白朮、扁豆花、薏苡仁、川萆薢、藿香、甘草。


【隨診過程】

診見:上腹部疼痛,噯腐吞酸,神疲納減,舌質淡黯,苔白厚濁,脈弦細。

辨證:脾虛運化失職,氣血溼濁鬱滯。

治法:健脾胃,化溼濁。

處方:黨參、雲苓、白朮、扁豆花、薏苡仁、川萆薢、藿香、甘草。


【隨診經過】

二診:1973年2月11日

胃痛甚,每半小時至1小時劇痛一次,腹脹,吞酸如故,但胃納略有改善,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脈沉弦。擬健脾舒肝化溼治之。

處方:黃芪12克,黨參12克,白朮12克,素馨花6克,川連5克,法半夏10克,肉桂心1.8克(焗),雞內金9克,枳殼6克,甘草5克。一天2劑。 

另為病人行按摩手法,點按肩井穴,按後陣痛減輕,次數減少。


三診:1973年2月12日

痛減,發作次數亦減少,自覺舒適,苔轉薄,脈稍有力而弦。仍守前法。

處方:黨參12克,黃芪12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柴胡9克,白芍12克,枳殼8克,川連3克,肉桂心1.8克(焗),雞內金9克,麥芽15克,甘草5克加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上方加減連服10天。


四診:1973年2月22日

胃痛已很少發作,吞酸噯氣亦大為減少。精神、胃納漸恢復,進食米飯無不良反應,大便成形。繼續守前法治療。

處方:黃芪12克,黨參12克,茯苓9克,白朮9克,法夏6克,柴胡6克,川連1.5克,肉桂1.5克(焗),浙貝母9克,炙甘草5克,丹參12克,烏賊骨18克,飴糖30克(沖服)。每天2劑。

另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


五診:3月1日

症狀基本消失,為鞏固療效,上方再服1劑。


六診:1973年3月7日

無明顯不適。

處方:黃芪15克,黨參15克,桂枝9克,白朮15克,烏賊骨18克,大棗4枚,炙甘草5克,生薑6克,飴糖30克(沖服),另田七末3克,空腹沖服。

服至3月18日,一直無不適,×線複查,龕影直徑僅為0.5cm。上方或去桂枝,或加白芍、陳皮、法夏,或加麥芽、雞內金等,繼續連服。


七診:1973年4月18日

頭暈,睡眠差,檢查血壓、五官均正常,舌質稍紅,苔白而潤,中心稍厚,脈弦細數。此可能為肝盛所致,治宜和肝健脾。

處方:太子參15克,茯苓12克,竹茹9克,生牡蠣15克(先煎),枳殼9克,旱蓮草18克,橘紅3克,女貞子9克,熟棗仁12克,甘草5克。

上方服3劑後,頭暈消失,睡眠亦好。乃改用四君子湯加柴胡、白芍、吳萸、黃芪等藥連服。

效果:共住院46天,龕影癒合出院。出院後續服中藥數月。以後數年斷斷續續服中藥,追蹤五年,每年定期X線檢查,潰瘍病未見覆發。


【按語】

辨證思路:消化性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胃腸道疾病,簡稱潰瘍病,通常指發生在胃或十二指腸球部的潰瘍而言,分別稱之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病。

本病病因較為複雜,多因幾種因素的反覆作用而成。於諸種因素之中,較為重要的有三大因素:飲食因素、精神因素、體質因素。三者之中又以體質因素為關鍵性的因素。體質因素即脾胃虛。金代李東垣的內因脾胃為主論,對本病的防治的確有指導意義。從臟腑的關係來看,病生於胃,受侮於肝,關鍵在脾。脾氣虛常為本病的重要一環。

本例辨證為脾虛溼困兼肝鬱,但服健脾祛溼之劑後,痛反增劇,顯然與患者對於手術治療顧慮,影響情緒所致,故除健脾化溼外,仿左金法,用肉桂心代吳茱萸,加素馨花、枳殼協助疏肝,輔以按摩,使患者緊張情緒得以緩解。中期曾用黃芪建中湯,後期治療仍以健脾舒肝為主,患者出現頭暈,考慮與服用黃芪建中湯觸動肝陽有關,故予養肝腎潛陽兼以舒肝之法,足見李東垣健脾與制相火之論,是以實踐作根據的。

診治經驗:鄧老根據多年經驗體會,舒肝與健脾有調節神經與腸胃功能的作用,自擬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方。

基本方:黨參18克,白朮12克,雲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烏賊骨15克(或煅瓦楞子),甘草5克。

治法:健脾益氣,舒肝和胃。

方解:病生於胃,受侮於肝,關鍵在脾。脾氣虛常為本病的重要一環。故用四君子湯健脾益氣;舒肝與健脾有調節神經與腸胃功能的作用,鄧老還選用柴胡、佛手片舒肝和胃;烏賊骨(或瓦楞子(煅)制酸。

加減:健脾補氣是治療潰瘍病的基礎,常加用黃芪健脾益氣;若胃脹、噯氣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烏貝散;兼吐血便血者加側柏葉、白及、阿膠、田七末(炒)以涼血、止血;肝胃不和者,治宜疏肝和胃,加白芍、枳殼、鬱金,或左金丸;肝鬱化火或胃熱過盛者合用三黃瀉心湯加川楝子、元胡索、鬱金之屬,以清熱疏肝,和胃止痛;脾胃虛寒者,治宜健脾溫中,加黃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湯;脾虛肝鬱兼瘀證,治宜健脾去瘀或兼舒肝,加黃芪、紅花、桃仁、白芍、海螵蛸之屬;胃陰虧虛者,治宜益胃養陰,加麥冬、石斛、玉竹等。若脾胃虛寒而見嘔吐清水冷涎,胃部有水聲,舌苔厚膩者,是胃中停飲,宜溫中化痰,方用平胃散加桂枝、雲苓、法半夏。

臨證體會:西醫治療本病重視制酸,鄧老認為,制酸並不能根治本病,但在調理脾胃藥中加入一些制酸之劑,使標本兼顧,亦是良策。如配合用烏貝散(烏賊骨85%,浙貝母15%研為極細末),每服2~3克,1日3次,對制酸止痛有一定的療效,但製作必須注意研成極細末,否則反而不美。

止痛藥用於本病主要在於治標,止痛藥多辛燥,久用則耗氣傷津,有損睥胃,不可不知。

本病雖成因多種,但必因脾胃元氣受損至不能自復而後成病,常常是慢性而反覆發作,故不能滿足於症狀的緩解而中止治療。既然脾胃氣虛為本病之根本,因此不管原屬何證型,最後均需健脾益氣或健脾益氣再加養胃陰,鞏固治療2~4個月,乃可停藥。

#超能健康團#

#健康科普排位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