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飄逸 超凡脫俗——劉少椿的演奏藝術

喜 訊

劉少椿紀念館將於2020年9月29日在富平縣中華郡建成對外開放。參觀期間,敬請遵從工作人員引導,做好個人疫情防控措施,自覺佩戴口罩!


高雅飄逸 超凡脫俗——劉少椿的演奏藝術

俗話說凡事要講緣份。我與劉少椿先生雖久聞其名而一直無緣相識。遲至九十年代初,因研究之便,得以欣賞到五十年代全國古琴採訪的錄音,其中廣陵派大師劉少椿先生的演奏,高雅飄逸,超凡脫俗,在濃重的書卷氣中,流露出清高淡泊的品格,及內中蘊含的真情,在眾多錄音中,其藝術境界之高、演奏技巧之妙,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大有傾聽恨晚之感。

廣陵琴派是清初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出現的重要琴派。該派以《五知齋》、《自遠堂》、《蕉庵》、《枯木禪》等譜為依據,在融匯儒道禪的虞山派琴學理念的基礎上,又有新的創造與發展。以琴寫心,是廣陵琴人的旨趣所歸。琴在其手下,完全是抒情寫意的工具。隨著琴人的興之所至,其情感、想象、氣息與指法、琴聲完全融為一體,無拘無束,自由馳聘,其右手彈弦講究輕重、強弱的對比變化;左手按弦注重虛實與吟揉綽注的細微差別;其節奏則強調自由多變、靈巧跌宕、欲斷又連、似連又斷等種種變化。正是這種對藝術美的講究,形成了廣陵琴人在意境、情趣和韻味的追求上不同於其它各派的特有風韻。其藝術實踐為明人李贄“琴者,心也”的琴學理念作出了最生動的解釋,也是以《溪山琴況》為代表的虞山派琴學理念的深化與發展。它的出現,使中國琴樂在藝術的深度和廣度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雅飄逸 超凡脫俗——劉少椿的演奏藝術

2020

9/29日

高雅飄逸 超凡脫俗——劉少椿的演奏藝術

劉少椿紀念館將於2020年9月29日在富平縣中華郡建成對外開放


劉師出身鹽商之家,自幼受傳統文化的嚴格薰陶,年長後更醉心於古琴、崑曲與武術而無心經營。其古琴老師是廣陵派大師孫紹陶。名師的指點和嚴格要求。為他的琴藝奠定了極其正規而堅實的基礎。劉師自己又非常重視認真、刻苦的練習,再加上廣泛的傳統文化的素養和對藝術的深刻理解,還有清高的品格和不慕名利的平和心態,使他在藝術上形成了特有的風範。大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高雅飄逸 超凡脫俗——劉少椿的演奏藝術


一,傳統琴論都強調要彈好琴,必先練其指。因為琴是靠左右兩手彈按發聲的樂器,彈按的手勢是否正規併合乎傳統,左手吟揉是否得法,不僅直接影響到琴聲的好壞,而且與其藝術感染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的人彈琴時間很長,由於學琴時未遇良師,或遇良師而未加註意,後來又未能及時補救,結果會的琴曲很多,但佳者甚少。劉師彈琴,發音清實、和靜;吟揉得體,有圓有方,變化自如,在技術上達到了對廣陵技法和傳統規範的繼承與超越。

二,要彈好一首琴曲,必須注意總體上把握琴聲輕重緩急的對比變化和其結構佈局。現在有的學琴者,較習慣於吸收較多西方節奏因素的現代音樂的節奏模式,對傳統的散板節奏,特別是廣陵琴派的自由節奏,往往相當隔膜,難以駕馭。劉師由於深得廣陵琴藝的真髓,對琴聲強弱的控制,對音與音之間的聯接、轉折與停頓,處理得那樣自然,恰到好處。這裡琴聲似乎完全是情感的語言,節奏也不是西方強弱節拍的再現,而是琴人情感的自由抒發。這種由“氣”或情感的抒發駕馭的節奏特點,正是中國傳統琴樂在藝術上值得珍視的遺產。

三,有人說:精神與技術都超越了必然的限制,達到藝術創作與表現上的自由,這是一個優秀藝術家的必要條件。現在有的人只強調“道”或精神,而忽視技術與技巧;有的人過分注重技術與技巧,而忽視“道”或精神。劉師的演奏,聽來那樣高雅飄逸,超凡脫俗,引人入勝。這裡精神和技術、技巧完全合為一體,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得相得益彰之妙。俗話說:琴如其人。從劉師的琴聲裡,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那濃重的書卷氣;他那清高淡泊的人格和情操;還有他對中國傳統琴樂的理解與追求。其琴藝可以說已臻自由之境,在同輩琴家中其成就是十分傑出的。

高雅飄逸 超凡脫俗——劉少椿的演奏藝術

總之,劉師的錄音使我們真實具體地瞭解到傳統古琴藝術的真髓,以及一個優秀琴家的成功之路。它給我們的啟迪將是多方面的。


作者簡介


吳釗,1935年12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一個書香之家,古琴兼音樂史家。1953年從泛川派古琴大師查阜西學琴。1955年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兼從吳派古琴大師吳景略學琴。1959年大學畢業後,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師從音樂史家楊蔭瀏研究中國音樂史。1985年任中國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秘書長。1991年任該所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1992年,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特殊津貼。1993年任該院博士生導師至今。2001年起任中國琴會會長兼全國業餘古琴藝術水平考級委員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