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公元1644年,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身亡,舊朝已死、新朝當立,李自成成了紫禁城的主人。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李自成


崇禎帝一生共有七子六女,到北京城陷之際存活在世的還有16歲的太子朱慈烺、13歲的三子定王朱慈燦、12歲的四子永王朱慈煥、14歲的長平公主以及5歲的昭仁公主。城破之日,三位皇子逃出皇宮流落民間,各個命運多舛。5歲的昭仁公主被父親斬殺,14歲的長平公主被父親斬斷小臂倖免於難。被宮人救出後安置在了外祖父周奎家,此時的周奎已經降清,表面上清廷對公主還是不錯的,雖然公主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女性在那個男權社會是不可能被擁立為皇帝,長平公主對滿清的統治沒有影響。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多爾袞


多爾袞的計謀一點也不遜其兄皇太極,他知道公主的下落後一面極力優待公主,送財送物,大造輿論,把長平公主打造成滿清優待前朝皇室的一個表面工程用,用來拉攏反清勢力。一面下令懸賞緝拿崇禎的其他後代,尤其是以太子為首的男性後代,多爾袞下發文告

“有以真太子來告者,太子必加恩養,其來告之人亦給優賞,所有朱姓各王歸順者不奪王爵”。

其實真實的目的就是把太子騙回來斬草除根,後面滿清的動作也印證了這一點。

北京城陷的時候,太子兄弟三人全部落入了李自成之手,但是李自成併為對三人加以殺害,還封了太子為“宋王”。山海關一戰,吳三桂在形勢危急下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大敗虧輸,兄弟三人也於亂軍中逃散,離亂之中,三人只能是沿街乞食,雖然是顛沛流離、受盡磨難,但總算是活了下來。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山海關


甲申之變九個月後的十二月二十七日,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突然出現在了外祖父周奎府的門口,周奎趕快把太子迎了進去,周奎之侄周繹領著太子去見長平公主,公主一見來人“相向大哭”,周奎叔侄向太子行“君臣之禮”。經過一番交談才知道太子九個月來的經歷,逃亡途中太子聽說了清廷的優待政策,這次跑了回來。當晚,長平公主勸太子離去,並“贈以棉袍”,告之“戒勿再至”。但是,朱慈烺離開沒幾日又回來了,吳偉業在《鹿樵紀聞》裡是這樣寫的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影視作品裡的周奎


“不數日又來,繹便留宿,謂雲:毋言太子,第自稱姓劉,說書生理,可以免禍。男子堅執不從,乃逐之門外,隨為邏卒執去。”

從長平公主和周奎家的表現可以看出,來人是崇禎的真太子朱慈烺無疑。長平公主擔心兄長安危,周奎、周繹擔心引起禍端。周繹因為讓太子隱姓埋名不成,隨起衝突,太子被攆出周府,後為“邏卒執去”。這裡的“逐之門外、邏卒執去”都不假,但是中間有個銜接,要不然不會如此巧合,這個銜接就是太子被驅逐後,周奎接著報了案。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影視劇裡的朱慈烺


其實從太子出現在周奎家門之後,周奎就面臨著一個難題,滿清的降臣收留前朝的太子,這個罪實在是太大了,周奎是混跡過明末官場的“老油條”,不管多爾袞怎樣聲稱優待太子,但是他周奎非常清楚清廷會怎樣對待太子,太子明擺著是殘明勢力最有號召力的人,這種騙術騙得過16歲的朱慈烺,但是絕對騙不過“老油條”周奎,接下來給周奎的只有兩個選擇:1,藏匿太子。2,上報朝廷。如果把太子藏起來,這個風險太大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周奎作為降臣,又是皇親,滿清肯定會盯著他,府內安插的眼線肯定也有,風聲一走漏,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大明已經亡了,他周奎也已經投降了,從自身的現實考量,死一個太子保全滿門的性命,這件事雖然很殘忍,但是對於周奎來說這並不難選擇。當然,從道義上我們肯定要譴責,但是從人性上來看,周奎內心肯定也很痛苦。

周奎沒有做太多的思想鬥爭,他毅然決然的把這件事上報給了清廷。多爾袞也沒做好準備,招撫文告剛發佈,這麼一條大魚就上鉤了。多爾袞很高興,其實自清軍入關以後,他就密切的關注著太子的下落,因為崇禎死後,太子毫無疑問是殘明勢力裡面最名正言順的旗幟,朱慈烺就是多爾袞心中扎的最深的那根刺,他深深的知道,崇禎的直系親屬都有可能成為反清的核心,只有這些人儘可能多的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是最安全的,發佈那篇極具統戰策略的招撫文告也正是為了找到這些人。多爾袞的這個統戰策略非常成功。

多爾袞秘授周奎此事一定不要聲張,但是一定要咬定太子是假的。周奎這種政治老手,聽完這話就馬上明白了多爾袞的用意,周奎內心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必須配合新主子演完這場戲。此時多爾袞也面臨著一個問題,招撫文告剛剛公佈太子就出現在了京城,這件事對於整個前明的官民來說肯定是一件大事,怎樣讓他們相信太子是假的這成為當務之急。接下來,多爾袞策劃了一場辨認真假太子的大戲。

朱慈烺被刑部關押後,多爾袞導演的這出大戲共演了三場。第一場由刑部滿漢兩名官員共審,漢人主事錢鳳覽參審,前明太監王化澄和常進節辨認,三人“皆言非偽”,錢鳳覽更是斥責周繹背主忘恩,但是刑部尚書是滿人,不認得前明太子,完全無從判斷。次日,清廷又派出了明朝的宗室晉王以及曾任太子衛士的十位原錦衣衛人員辨認,晉王否認,但錦衣衛十人齊跪於地言“此乃真太子”,之前聲稱是真太子的太監王化澄也改了口,說是假太子,辨認過後凡是說真太子的全部被收了監。沒幾天,更多的人前來辨認,吏部尚書謝生、前明貴妃袁氏及原東宮官屬內監等,所有的人都說太子是假的,只有御史趙開心說太子是真。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帝女花中的長平公主


還有最關鍵的一個人長平公主,長平公主的反應肯定是最引人注意的,長平公主進去見到太子後沒有說話,只是不停的哭,此時周奎衝上去對著公主就是一個耳光,“掌其頰,公主驚走。”長平公主哭著說“不是,不是,”跑了出去。至此,這出大戲算是差不多了,宗室親王、皇帝后妃、長平公主都說是假太子,看來是鐵證如山,但是實在是難以服眾。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清實錄


這裡我要介紹下這位晉王和袁妃,近代的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曾依據《清實錄》和《清史稿》考證出此袁妃才是個徹徹底底的冒牌貨,真正的袁妃在甲申之變時已經死了,清廷在為崇禎舉行葬禮時,名錄上也有袁妃。而後來清廷編寫《明史》時又把袁妃寫活了,說北京城陷時,袁妃自縊未成,被救活入了清廷。這純粹是造假,之所以造假,目的就是太子朱慈烺。這位所謂的袁妃其實是天啟皇帝的任妃,這個女人久居冷宮,為了獻媚新朝才被多爾袞找來做假證。而所謂的晉王,雖為親王,但實屬外藩,之前在山西已被清軍所俘,早已投降滿清,他本人也壓根沒有見過太子,自然是多爾袞讓他怎樣說就怎樣說了。

消息一公佈,清廷的上書猶如雪片一般,大臣反覆請求再徹查一次別誤殺了真太子,在這些上書中有兩份奏摺最具有殺傷力。一份就是行部參事錢鳳覽的上書,這裡面寫了好多私下他和周奎的談話,

“觀周奎疏中所言,他已明說自己要大義滅親,以真為偽,為大清除害,請清廷以仁義為重,認真對待此事。”

周奎給錢鳳覽說過要大義滅親,真的也要說成假的,意為國家除害,周奎受到多爾袞密令這件事昭然若揭。還有一份是吏科給事中朱徽的上書,他指出

“今必從容研質,真偽自分。草草畢事,誠恐朝廷曰假而百姓疑,京師曰假而四方疑,一日曰假而後世疑。眾口難防,信史可畏也。”

上書中指出的疑點更是證據確鑿、邏輯縝密,讓所有的人都難以解釋。

奏摺指出的疑點有三:其一,此人不是前明太子,你周奎為何初見時行君臣之禮,你的行動已經證明此人是真太子,後面為何又說是假;其二,既然是假太子,長平公主在見到此人後為何抱頭痛哭,非親非故為何動情至此;其三,你周奎堅持稱太子是假的,為何寄養府中伺候吃喝,即使是你周奎有善心,為何如此大事不及時上報,數日後才上奏朝廷。

這兩封奏摺讓周奎啞口無言,事情再明確不過了,揭露的歷史事實也毋庸置疑。後世還有好多人說太子下落成謎,不知所蹤。其實,這件事在當時就已經再明顯不過了,這種質疑周奎無法反駁,多爾袞也出乎意料,他清晰的意識到,雖然清朝入主了北京,但是官民仍然認為朱慈烺才是正統,這些人雖然都投降了,但是戀明之心依然不死。

民眾要求釋放太子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救出朱慈烺,還有不少人發動叛亂,欲求劫獄救出太子以圖復明。官民越是質疑、越是請願,朱慈烺死的越快,多爾袞殺掉他的決心也越是堅決。這毋庸置疑,因為太子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局面看似不好處理,但是為了壓下這洶洶的議論。清廷還有最後一招殺手鐧-暴力,多爾袞下旨

“獨晉王為明朝皇子,謝升為明朝大臣,而鳳覽不遜,言晉王為無君,除偽太子外,凡繫獄爭言太子無狀,及錢鳳覽趙開心皆斬之。”

至此,錢鳳覽被絞死,宦官常進節及十名稱真太子的錦衣衛官員一同被殺,幾日後,崇禎的太子朱慈烺在獄中也被活活勒死。

在明清易代的歷史節點上,朱元璋的這些子孫基本被屠戮殆盡,從朱元璋開始到明朝滅亡前夕的兩百多年時間裡,朱姓子孫繁衍了大概一百多萬人,這些王公貴胄、風子龍孫,絕大部分都被農民軍殺死,基本沒剩下多少。自萬曆以來的這些嫡系子嗣也基本都死於清廷之手,朱慈烺死後,南明的弘光帝、隆武帝、永曆帝皆死於滿清之手。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清康熙帝


崇禎帝的最後一個子嗣朱慈煥活到了康熙四十七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個甲子,但是活到了七十五歲的朱慈煥還是難逃一死,被康熙在鬧市中凌遲。

歷史上的女真人對漢人政權皇族的斬盡殺絕是獨樹一幟的,北宋的“靖康之變”、明末的“甲申之變”,所有的皇家血脈基本全部被誅殺,這樣的事兇猛殘暴的蒙古人在南宋滅亡後也未曾做過,之前看過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蒙人如獅虎,金人似豺狼。”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其實,滿洲人在統治中國的過程中是很不自信的,他們沒有過一天的安全感,當初在逐鹿中原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做好統一全國的準備,滿清200多年的時間裡也一直不允許漢人前往他們的“龍興之地”。到了康熙年間,吳三桂起兵又反,康熙還有撤回關外的打算,正是由於他們的這種不自信,才表現出對漢人及漢人皇族的愈加殘忍。

大明亡了,皇帝死了,崇禎的太子去哪了?所謂的歷史迷案存在嗎?

赫圖阿拉城


很可惜,天道輪迴,滿清在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後也最終逃難逃歷史王朝的宿命。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遼寧撫順)稱汗,建立後金。而300多年後,他的最後一位帝位繼承人溥儀又回到了撫順,不同的是他被關進了新中國的戰犯管理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