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扎呷現場揮筆展示藏文書法


48歲,出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紮根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州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玉樹州書法美術家協會主席、講師……這些都是扎呷的“關鍵標籤”。“溫文爾雅”、“砥礪前行”、“研以致用”這些詞語是對扎呷在藏文書法弘揚中肯的描述。

我們見到他時,身材不高的他穿著亞麻褲子,搭配一件黑色短袖,左耳的藏式耳墜隨著他說話而擺動,顯得格外精神、時尚,舉止優雅自然。在扎呷的書法工作室內,書架上全是書寫好的藏文書法作品,烏金體和烏美體的書法琳琅滿目、各具特色。中間是一臺乒乓球桌,與整個空間格格不入,但它是扎呷和學生們每天運動的器材。“我們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會打半小時乒乓球,適當的運動放鬆。”扎呷指著乒乓球桌笑著說。

【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正在接受採訪的扎呷(右一)


積澱:興趣和文化的結合

扎呷上小學時,看到課堂上老師書寫的板書工整、嚴謹,頓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對自己要求作業中字要寫得漂亮、端正。就這樣,他每天臨摹字帖,寫字上花費的時間是普通人的兩倍。“剛開始就是興趣,看著老師寫的字好看自己也想寫出好字。”扎呷一邊回憶一邊說。

1989年,扎呷考入四川省藏文學校,系統地學習藏文書法,每天像塊海綿一樣瘋狂吸收藏文化知識點,苦練書法。4年後,對藏文書法“學有小成”的扎呷決定離開家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到同是藏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闖一闖。剛到玉樹,扎呷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師範學校(後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擔任講師,給學生講授藏文書法技藝。

根據協議,他要在玉樹工作5年,他也原本打算在玉樹工作年滿5年後返回甘孜老家。巴塘草原風景優美,牛羊悠閒,賽馬場里豪情四射,尤其是玉樹純粹、深厚的民族文化氛圍深深吸引著扎呷,他在玉樹感受到了最傳統的康巴藏文化,慢慢地,工作期滿後要回老家的想法消失在腦海中,他決定留在玉樹。

1997年,一邊在學校教學,一邊研究藏文書法的扎呷準備選擇一些易保存材料來書寫藏文經書。傳統的藏黑紙不易長期保存,金墨受潮容易暈染,扎呷就想自己找材料試驗選擇易保存,質量好的金墨。他從各地購入了大量金墨,在藏黑紙上用各種採購來的金墨寫好字封存在土壤裡,進行了3個月的實驗,那時正值夏季,雨水豐富,埋在土壤裡的有些“實驗品”早已受潮,字體暈開,紙也被泡得不成形狀。在一堆實驗品中,他選擇出了質量好的進口金墨,“金墨的質量可以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墨的濃度和厚度都是選墨時要考慮的。”扎呷很自信地說。

講師,意味著知識儲備量要深厚。而對於好學的扎呷來說,自己在藏語言、藏文化方面的知識儲備量遠遠不夠,所以他決定去大學進修、學習。2002年,他去西北民族大學學習藏語言文學,在學校,他汲取了很多藏文化的理論知識。2005年,扎呷回到玉樹職業技術學校時,他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結合藏文書法帶到了教學中,把學到的知識也分享給了自己的學生,融匯貫通於學校的教學。扎呷的一位學生說,扎呷老師溫文爾雅、說話條理清晰,讓人一下就能感受到那股優美的氣質。

【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扎呷正在講解藏文書法的內容


精神:感情與堅持的陪伴

2010年4月14日7點49分,玉樹發生7.1級地震。當時扎呷正在洗漱,突如其來的晃動讓他始料未及,一瞬間,洗臉盆翻倒在地,水散在地上,周圍家裡傢俱全部傾倒,房屋上的磚瓦簌簌而落,他被倒塌的磚瓦砸到額頭至左眼眉骨處,他立馬跑出屋子到2樓看他的妻子,看到妻子還在床上睡覺,連忙拉著妻子跑出門外。等跑出門外,額頭上的血水混著灰土從眉骨處流淌下來,他來不及擦拭,就抱著妻子檢查身上有無傷口。確定妻子無傷後,他又跑去紅旗小學看望兒子,在校門口看到兒子安全出來,他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家裡人員全部安全,他心裡又開始擔心學校學生的安全,他跑去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的途中遇到朋友,朋友看他額頭上的傷口還流著血就勸他去包紮。“我當時一心想著我的學生們而自己沒感覺到疼,等朋友說的時候才感覺眩暈,我被帶去醫院打了消炎針。”扎呷遺憾地說。

此時,玉樹地震的消息傳遍全國,扎呷在甘孜的親戚聽到消息後來找他,他被親戚帶到甘孜縫合傷口,傷口一共縫合了20針。在甘孜養傷的扎呷一直牽掛著玉樹的情況,第7天,他不顧親戚的勸說堅持返回玉樹,他說:“我不能當逃兵。”

在扎呷心裡,玉樹一直是他家鄉,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玉樹,不能留下他們獨自在甘孜養傷。回到玉樹,扎呷一直幫志願者幹一些瑣碎的活。一段時間後,學校附近紮好帳篷,要安置一些小孩子,扎呷承擔著照看孩子的任務,每天照看孩子們不亂跑,按時照顧餐食,還要和幫扶志願者對接孩子們的物資。玉樹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高三學生開課後,他要給學生上課,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晚上很晚才回到自己的帳篷休息。

2010年冬天,板房蓋起來了,他們搬進了板房中,他和20多位老師要管324個孩子,此後3年,他一直擔任著“託兒所所長”照看300多個孩子,直到幼兒園正式成立,他才完全迴歸自己的工作。“做事情就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扎呷說。

3年災後重建中,扎呷一邊忙於學校教學工作,一邊照看孩子們的生活,每天忙碌卻安心。在玉樹抗震救災中,他看到了全國各民族團結互助的力量,也看到了玉樹人民勇敢堅強的精神,他決定用自己所學的藏文書法為玉樹文化做點貢獻,用藏文書法表達對全國人民的感謝。

【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喜歡射箭的扎呷


傳承:文化與藝術的精品

扎呷對藏文書法足夠熱愛,也足夠自信。2014年,他以烏金體抄錄的《薩迦格言》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藏文書法長卷。他在後序中加入了玉樹抗震救災10年來的變化和自己的感受,“我寫了玉樹抗震救災10年的感受,也是對全國各族人民抗震救災的感恩,還有對新玉樹的祝福,我希望這本手抄本既是玉樹的文化也是歷史。”扎呷堅定有力地說。

藏文書法是一種硬筆書法,從左至右,以尺為列,平行行文,猶如一條直線串起一排排藏文,工整嚴謹,書寫時使用竹筆。傳統的竹筆選用質地堅韌的竹子,將其風乾後削制而成,書寫時蘸墨行文,傳統的竹筆書寫麻煩且不易掌握金墨的厚度,扎呷決定自己研發一種可以代替竹筆的書寫筆。2016年,他研究筆的改良,歷時半年,在無數次失敗中終於研發出了藏文書法筆,可以直接在筆筒中灌墨水,且不易漏墨,這極大地方便了書寫,書寫出來的字體流暢、工整。

扎呷喜歡藏族古典文學,2017年謄錄了《水木格言》,他說:“這是藏民族生活的智慧和感悟,很值得反覆讀。”在他謄錄《水木格言》後,他帶著作品到了雲南香格里拉展出,並在香格里拉開展了為期10天的藏文書法培訓,此次培訓展出效果十分顯著,超出了他原本的預期,《水木格言》也是扎呷比較滿意的作品之一。

2017年,扎呷開始謄錄《格薩爾王傳》傳統手抄本,這次謄錄手抄本,他想為玉樹留下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也為玉樹抗震救災10週年做紀念。其實,這是他想留給玉樹最淳樸的祝福。

如今,扎呷培養的近200名藏文書法代課老師,分散在玉樹州各處教學。他說,他還要繼續培養更多的學生學習藏文書法,讓更多人瞭解藏文書法,感受它的美。

扎呷的藏文書法筆精墨妙、清雋雅逸、乾乾淨淨,沒有一絲多餘的東西,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遲疑,一個個藏文字母串聯成珠,形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成為玉樹康巴藏文化獨樹一幟的美麗。

書體遒勁玉樹,筆勁魚龍游弋,心存文化弘揚,崢嶸共鑑。因為一個藏文書法的夢想,成為扎呷努力付出的基石;玉汝於成,他用學識與熱血為雪域高原增添絢麗光彩。 (文/米海蓮)

【春暖玉樹⑤】扎呷:用字母串聯成最美好的文化符號

扎呷的生活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