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中山,肇慶這三個大灣區城市為何被茂名超越?

江門,中山,肇慶這三個大灣區城市為何被茂名超越?

1978年改革前,江門,肇慶,茂名都是廣東省經濟強市,分別列廣東省第二,第三,第八名。相反作為廣東四小虎的中山在那個時候還未露頭角。往事越四十年,再看2019年,一切都變了。


江門,中山,肇慶這三個大灣區城市為何被茂名超越?

江門從1997年開始就不斷開始衰退,幾乎陷入了隔幾年就被一個城市超越的尷尬。1997年被東莞超車,2004年被中山超過,2005年再受到沉重的打擊,被惠州領先。2012年被粵西的茂名超越,2013年被同樣來自粵西的湛江超越。過去幾十年對江門來說一段比較屈辱的“被超越史”。

再看看下中山,1997~2007年伴隨著江門的衰落,之前名不見經傳的中山頂著“四小虎”的光環快速崛起,並且2007年達到歷史頂峰,經濟總量位居廣東省第五。盛衰有時,月滿則虧。2014年中山被惠州超越,2019年連續被珠海與茂名雙雙同時超越。

肇慶這十多年來,發展亮點不多,非常平庸,一直處於珠三角城市群中最後一名。

大灣區這幾個城市發展陷入這樣的態勢格局,主要還是與其發展格局及地理區位分不開的。

江門可以說是一個稟賦非常好的城市。區位,人才,土地,市場等各種發展資源優勢都具備。可是其最大的硬傷卻是地區發展的眼光與格局太小了。比如江門作為扼珠三角通粵西海南甚至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其早就應該應對市場經濟而大力發展大港口與大機場,搶抓珠三角西岸交通與物流戰略先機。可以說如果當年江門的發展戰略眼光高點,建設大機場,打造深水海港,那麼現在江門不比珠海差。江門輕視的東西,正是珠海抓住的,所以結果就是珠海作為一個體量小城一下子變為“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可是現在大廣海灣在江門的價值還是非常低。作為一個可以向海而興的地區,在海權時代居然逆時代潮流,有什麼理由不落後?

中山,所處的區位雖然比較優越,可是其體格太小,而導致其格局的上限不高。可以說中山的確是珠三角民富比較好的城市,不過中山土地面積小,人口規模不大,小作坊多,缺少大型高尖端企業等,上述那些都是導致中山的發展容易遇到天花板的。特別是鎮強市弱,城區首位度不高,導致其在大灣區的城市群競爭中不佔有優勢。不過令人欣慰的還是近年來,中山能夠意識到劣勢與不足,想方設法把中山從房地產的泥潭中解放出來。提前佈局翠亨新區,做好準備接受來自深中通道的深圳溢出發展要素資源。

肇慶,這個城市雖然概念上屬於大灣區,事實上其是個離海岸線還有200公里左右的山區,而且還是處於大灣區西北部的邊緣地帶。總的來說,肇慶不論地形結構,還是地理區位在大灣區城市群中都是最差的。地理區位的劣勢,往往會導致城市競爭力與吸引力不高。正是因為區位劣勢而導致肇慶成為大灣區中唯一要別地區扶貧的城市。劣勢明顯,優勢不挖掘,也是肇慶淪落為平庸城市的重要原因。比如肇慶的區位雖然相對珠三其它城市沒有優勢,但其相對粵東西北地區還是有較大優勢的。畢竟作為大灣區的一份子,大灣區地區的交通,文化,人才等各種資源都可以得到統籌與互動。肇慶雖然山區分佈廣,但至少其東南部還有四會與高要等這些平原地區任其發揮的。同時,一條西江河的優勢勝過很多中西部內陸城市。

江門,中山,肇慶這三個大灣區城市為何被茂名超越?

總的來說,作為大灣區的江門,中山,肇慶三者同時落後於茂名原因很多,但要正確認識到自身與別人,才能進步。首先茂名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城市,在非珠地區中一路優秀,落後於這樣的對手也不是失禮的事。其次,最根本就還是自身問題而被對手超越的。比如江門因為眼光格局差,錯過很多發展機遇。中山侷限於自身體格問題,難以達到高大上的格局。肇慶的困局內外因都比較明顯。

#茂名頭條# #中山頭條# #我要上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