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曼傘村村民堅守邊境防疫卡點:國家的難事,大家擔著些

西雙版納曼傘村村民堅守邊境防疫卡點:國家的難事,大家擔著些

輔警玉羅正在準備晚飯。雷澤宇攝

我們來到執勤點的時候,21歲的布朗族姑娘玉羅正準備晚飯:給燙好的一隻雞拔毛。雞是一個種香蕉的老闆送來的,這陣子,隔三岔五有村民來執勤點慰問:丟下一袋米、一籮菜、一箱水轉身就走。曼傘村黨總支書記沙二估計,從村裡設防疫卡點執勤以來,村民捐贈的錢物摺合六萬多元了。

玉羅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龍鎮曼傘村人,3月底剛被錄用當輔警。4月9日,她跟著民警師傅寸澤興來布卡便道執勤點,參與巡邏防控,就在執勤點住了一夜。條件有限,執勤點的人就睡帳篷和摺疊床,村民的被臥都是自帶來的。我們從新曼傘村小組上來,一路都是香蕉地,山路不遠但坑坑窪窪,一輛SUV差點爬不上來。布卡執勤點卡住條便道,離中緬邊境239號界碑只有十多分鐘腳程。所謂便道,是條聯通兩國的方便通行的土路。

景洪市的勐龍、景哈兩個邊境鄉鎮共有抵邊村9個,邊境線長112公里多,對面是緬甸第四特區的南板地區。邊境疫情防控形勢趨緊以來,尤其是雲南省指揮部15號通告下發後,景洪在沿邊鄉鎮、農場設立45個防控點,在涉邊的274個村小組也建立防控點。市委政法委書記曾雲形容,沿邊一線已進入另一種“戰時狀態”。

西雙版納曼傘村村民堅守邊境防疫卡點:國家的難事,大家擔著些

在執勤點守卡。雷澤宇攝

執勤點除了守卡,還有巡線工作,一天兩次。從布卡執勤點出發,分別向兩邊的其他執勤點進發,一個單邊差不多一小時。正說話間,一個小夥子騎著摩托車呼呼向卡點駛過來。守卡隊員小明趕緊衝上去攔下他,很專業的拔掉了摩托車鑰匙。原來小夥子是緬甸人,或許是有點緊張,問他什麼都聽不懂。玉羅分別用布朗話和傣族話和他交流,才弄明白他是想過來串親戚。經檢查,他沒帶違禁品,就給勸返了。

曼傘和緬甸國土連著,山挨著山林挨著林,一片香蕉地都可能跨越兩國,邊民往來頻繁,新曼傘村小組就有8對跨國婚姻。新曼傘疫情防控能有今天的凝聚力、戰鬥力,讓曾雲很是欣慰。去年,曾雲曾在曼傘村駐紮一週,為的是打擊邊境違法犯罪專項整治。新曼傘小組146戶人家688人,前任小組長參與走私,15個村民也因此主動自首。巖捧說,有的村民法制意識太淡了,這幾年橡膠價格又低,經不住誘惑鋌而走險,乾的都是開車帶路等“馬仔活”。

巖捧是新曼傘現任小組長,之前是會計。他從2000年開始就在村組工作,對“組上那點事”門清。他介紹,村裡產業以前主要靠茶葉和橡膠,橡膠價格從最高時30多元一公斤,到如今八九塊一公斤,並且這兩年天旱,橡膠芽都難發,膠也割不了,收入減少容易動歪心。“事情出後這一年,我們村變化太大了”,巖捧話題一轉,說起變化:“去年會都開不起來,如今村民主動去守邊防控,送菜送肉的不少。”

一年時間,這麼大變化怎麼發生的?勐龍鎮鎮長罕繼超梳理幾條。他說,從抓黨建調幹部入手,村裡把婦女老人孩子都組織起來了,小組的婦女宣傳隊水平在鎮上數得著。產業發展上,村裡的六百畝閒置土地流轉出來種百香果,還探索橡膠林裡套種魔芋,鼓勵村民到鎮上的邊貿一條街賣山貨。去年一年,曼傘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兩成多。市裡實施“萬噸水泥進農村”美化人居環境,新曼傘爭取到80多噸。曾雲補充,新曼傘在景洪的“千名幹部訪萬戶”中,聽取群眾意見疏通了排水溝,雨水衝不到農戶家了。巖捧笑言:總之各級領導見多了,村裡有問題及時解決。

西雙版納曼傘村村民堅守邊境防疫卡點:國家的難事,大家擔著些

在曼傘村,黨員、綜治隊員和村民一起輪班值守。雷澤宇攝

1月底抗擊疫情以來,曼傘村幹部就和綜治小分隊一起值守卡點。從3月27日開始,曼傘村村民輪流排班值守,每個卡點4個村民加一個黨員和一名綜治隊員,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沙二說,全村至今抓到12個非法越境的人,獲得了鎮上1.2萬元獎勵。

我記下了布卡執勤點工作隊員的名字,除了玉羅和白族的寸澤興,還有哈尼族的綜治隊員小明與何俠,布朗族的綜治隊長星林。“小明同學”今年32歲,平時不太愛幹勞動,但隊友們覺得疫情防控讓他變成熟了。小明不善言辭,只是說:“國家的難事,大家擔著些。”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