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股份遭融創放棄背後:明股實債、利益輸送、內控不力?

2020年4月14日晚間,金科股份(000656.SZ)發佈公告稱,紅星傢俱集團通過控股子公司廣東弘敏企業管理諮詢公司於4月13日與天津聚金物業管理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本次轉讓完成後,融創中國方面的持股比例下降為18.35%,圍繞著金科股份的上市公司控股權爭奪戰正在緩緩落下帷幕。

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股權爭奪戰的結束意味著一段時間內金科股份的股權結構相對穩定,對上市公司的穩步發展而言是極為重大的利好。但是,在不少輿論看來,這並不代表股權之爭埋下的隱患可以被無視,黃紅雲贏得實控權的同時,也迎來了一個隱含著明股實債可能、內控不力以及資本市場聲譽不佳的金科股份。

1.或存“明股實債”,企業現金流面臨重大壓力

明股實債可以簡單理解為披著股權投資外衣的債權投資。具體表現是投資資金以股權投資的模式進入被投企業,但是附加了回購條款,約定一定期限後,由被投企業原股東或其關聯方收購前述股權。換句話說,如果存在明股實債,企業的真實槓桿率和資金壓力遠大於賬面數據。

新浪財經刊登的一篇名為《馬靖昊:金科股份少數股東權益藏貓膩 存在利潤操縱》的文章指出,金科股份有息負債率的下降伴隨著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上升,可能存在明股實債情況。

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有息負債規模分別為683億元、814.1億元、986.9億元,有息負債率分別為42.85%、35.29%、30.69%,有息負債率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但是該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少數股東權益分別同比大幅上升461.58%、69.92%。有息負債率的下降伴隨著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上升,初步判斷該公司可能存在明股實債的情況,也即可能存在將表內的負債轉移至表外,美化公司資產負債表。

《證券市場週刊》一篇名為《金科股份存在明股實債嗎》的文章提到同樣的問題,指出金科股份在年報中將部分持股50%甚至80%以上的企業歸為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這樣的處理很可能將公司的負債隱藏在表外。2019年年末,在連續增加後,金科股份少數股東權益的規模已經接近歸母權益。然而,公司少數股東名單中,私募基金及信託等各路金融資本頻現,且公司引入少數股東後又有“回購”股份的行為,這一切或許表明,公司很可能存在明股實債,但少數股東權益中具體可能隱藏多少債務,投資者卻不得而知。

數據上看,2019年末金科股份有息負債率高達30.69%,營收規模相近的新城股份有息負債率為14.69%,而同行業的萬科有息負債率僅為15.03%。短期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覆蓋率的角度看,金科股份2019年末賬面貨幣資金餘額359.86億元,短期有息負債327.69億元,即短期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覆蓋率為109.81%,遠低於萬科和新城控股的短期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覆蓋率173.1%和261.95%。

企業的資金面壓力還可以從其他財務數據上獲得佐證。資產負債率看,2019年末金科股份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3.78%,在已發佈2019年財報的上市房企(以申萬行業標準劃分)中高居第8,1.44的流動比率和0.38的速動比率的數據位居行業下游水平。

早在去年下旬,市場上對於金科股份的資金鍊的質疑便不在少數。

金科股份遭融創放棄背後:明股實債、利益輸送、內控不力?

如果金科股份確實存在明股實債的情況,那麼公司的實際槓桿率更高,資金鍊面臨的壓力或遠超賬面數據顯示。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層對明股實債的問題越發重視。今年2月中旬,證監會表示將不斷完善上市公司日常監管體系,嚴把上市公司再融資發行條件,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強化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現場檢查,加強對“明股實債”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

2.內控問題突出,高管天價薪酬引爭議

早在去年8月,東方財富網刊登的《金科股份樓盤陷信任危機:精裝修成本低廉400多位業主維權》就已指出金科股份的產品質量問題。在金科年報發佈年報後,和訊網一篇名為《金科股份淨利增46%背後:遭400多業主投訴,13人貪腐被立案》再次關注類似問題,並提到企業的貪腐情況,引發廣泛關注。

具體來看,2019年8月份,金科股份陷裝修成本低廉遭業主投訴維權當中。四川省成都市清白江區金科博翠天宸因為疑似存在虛假宣傳、精裝修成本“造假”等問題,遭到400多位業主投訴維權,深陷信任危機。

此外,金科股份近年來發生多起內部貪腐事件,涉及營銷、行政、招投標、物業等多個領域,已經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13人。

例如2018年5月,四川內江金科房地產公司時代中心項目營銷負責人、現場銷售主管、置業顧問、銷售文員利用職務便利,低價購買房源再高價轉手,牟利近百萬元。並於同年被內江市市中區人民檢察院指控上述四人犯職務侵佔罪,向內江市市中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在這起已判決案件中,內部管理失範、尋租空間巨大等問題暴露無遺。事實上,就連金科股份實控人黃紅雲本人過去也存在一定爭議,一度被各大媒體曝出與著名的徐翔案有所關聯甚至因此被調查。自媒體《好貓財經》提到,在私募一哥徐翔的幫助下,黃氏家族半年時間內減持套現超過45億元。光在2015年5月6日至5月12日一週時間內,黃紅雲夫婦就套現超過2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市場還對金科股份的天價高管薪酬也頗有微辭,從其年報數據看,金科股份董事長蔣思海稅後年薪近2000萬元,董事、總裁喻林強稅後年薪近3000萬元,而萬科的董事會主席鬱亮稅前年收入僅為1251.7萬元。

與此同時,產品質量出現嚴重缺陷反映的內控問題同樣值得重視。近年來,金科股份快速提高銷售規模和業內排名,但與此同時也該認真考慮如何保證工程質量,不能讓企業的標語“美好你的生活”成為空談。

3.頻頻對外輸送利益 溢價11倍收購兄弟企業

明股實債和內控問題在前面已有提到,資本市場聲譽不佳則更多從企業連續的對外利益輸送中體現。

據《財經網》報道,2019年以來,金科股份公佈的公司公告中,有13條涉及向關聯公司提供債務擔保。從擔保餘額來看,截至2019年3月末,金科對關聯公司(包括參股公司、子公司、子公司相互間及子公司對公司)提供的合計擔保餘額為790.3億元。

2019年7月,金科股份溢價11倍收購胞弟黃一峰、重慶潤凱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重慶星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甚至沒有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深交所對此問詢,融創在金科董事會僅有的兩位董事張強、姚寧對上述交易事項提出反對意見。

當時不少行業內人士認為,本交易存在利益輸送及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嫌疑。該項目有大量的自持物業與商業,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過多,影響資金週轉;同時,項目所屬區域不佳,且評估大幅增值,估值合理性存疑。

上市公司股權之爭期間,高管和股東或將更多精力放在股權爭鬥而無暇各項管理,從而導致出現各類問題,甚至可能會做出為了最終贏得股權之爭而損害公司利益的舉措。

明股實債、內控不力以及對外利益輸送,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具備三者中的一點,都有可能受到媒體的口誅筆伐和監管的嚴懲。如今,金科股份被媒體質疑集多點不利因素於一身,公司也未能就相關問題給輿論一個有力回應,後續金科股份也還將面臨融創減持等壓力。對於金科股份而言,一系列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金科股份遭融創放棄背後:明股實債、利益輸送、內控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