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鋒醫療:專注手術機器人研發 | 企業

作者:西亦

導言:王建辰創立,研發手術機器人產品,自主研發7個自由度的手術機器

1 公司簡介

精鋒醫療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手術系統的研究開發及推廣的公司,研發單孔手術機器人的操作臂,實現7個自由度靈活操作,並含相關專利共140餘項,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擁有全系統的自主知識產權,包括芯片到圖像系統等,目前產品已能夠滿足國家CFDA和歐盟CE的檢驗標準。

機器人採用鋼絲傳動的多自由度機械設計技術,單孔手術的技術使得各機械臂減少碰撞和干涉,能夠在更狹小的空間內自由度靈活操作,手術安全性更高。

2 融資歷史

2019年1月,投資方未透露;

2020年4月,聯想之星(領投),保利資本(領投),三正健康;

3行業分析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統計,截止2017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19億美元,其中北美為全球最大的手術機器人市場,佔比達68.0%,預計至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有望達到180億美元。目前手術機器人還沒完全普及,全球只有2%的手術是藉助手術機器人完成,市場規模還有巨大的空間。全球市場中Intuitive Surgical(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一家獨大,2019年Qmed全球醫療器械排名中,Intuitive Surgical為全球第20名(市值約693億美元),累計裝機超過5000臺。2014年我國開始引入外科手術機器人,2018年我國醫療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約為5.1億美元。目前我國醫療機器人處於初步階段,康復機器人的比重最大(約41%),隨著科技的發展規模化使用機器人將是未來醫療領域的一個趨勢。

手術機器人能擴大手術視野、超越人手的穩定操作以及超越人體工學極限的手術方式,術後也有減少手術恢復時間和出血量等優點,能延長高年資高技術大夫的職業壽命也讓年資較輕的醫生容易入手。在政策層面,國家出臺《中國製造2025》和《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都支持手術機器人中國製造。2018年1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修訂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批准骨科手術機器人等21個創新醫療器械上市。

手術機器人的發展現狀

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週期長且成本高,多數以大型企業才有研發能力,初創企業則相對其他領域少。然而,2019年分手術機器人的投資事件不少,包括骨科機器人和神經外科機器人在內,國內有4家手術機器人企業獲得融資,分別是同晟資本與和盟創投投資華志微創(A輪)、精鋒醫療(A輪)、索道投資投三壇醫療(B輪)和泰煜投資與博實股份投鑄正醫療(天使輪)。

手術機器人發展情況,北京天智航的骨科機器人,已經累計完成超過3800例手術,其產品入選科技部《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2018)》,並在2020年4月科創板的上市申請獲受理。2018年底,華科精準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式通過NMPA審批准產,實現神經外科機器人的創新突破。腹腔機器人領域,國內依然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佔據優勢且處於壟斷地位,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還未獲得認證,但包括微創醫療、思哲睿和精鋒醫療目前已經進入到臨床驗證階段,有望實現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的零突破。

手術機器人與科技結合

5G技術使得遠程手術4K超高清畫面成為可能,也能讓生命監測數據遠程實時傳輸,手術的細節通過5G網路都清晰現及時呈到術者面前,使得遠程醫療成為可能,各地的年輕醫生也能同時更直觀的見證高難度手術,將對手術效率與醫學教育提供巨大的可能。通過VR技術透視病人的身體內部,醫生能夠更清晰地觀察患者的病灶,在微型手術機器人的配合下,降低手術的風險性,VR技術還可以改變傳統的醫學學習模式,提升醫生學習手術操作的效率,醫生們可以更為有效直觀地觀察到操作步驟,並體驗操作過程,

目前國內外腹腔機器人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具有生理學震顫消除功能,仿真機械手腕活動度高,並提供高清 3D 手術視野,醫生可遠程操作,克服了傳統腹腔鏡手術存在的大部分技術缺陷,2017年底國內累計裝機 69臺且國內全年完成手術26765例,平均每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完成手術393.5例/年、7.6例/周,較2016年增長48.9%。而達芬奇的缺點在於手術費用貴,單次手術費用至少在5萬-10萬元,對於普通人群來說花費高昂。國內則有恩思由的腹腔手術機器人,由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機器人中心科學家李耀博士與IEEE 終身院士William Levine博士聯合創立。術銳的腹腔手術機器人採用具有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連續體蛇形手術執行臂,可通過同一套系統完成多孔和單孔兩種術式。

目前已獲批的手術導航/手術機器人如下:

精鋒醫療:專注手術機器人研發 | 企業

4 創始團隊

王建辰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深圳市精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天津大學手術機器人實驗室畢業,在MIT做過聯合培養博士。

創始團隊為擁有MIT、哈佛留學背景的博士,由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候任主任黃健教授擔任公司的首席醫學官。

5 企業亮點

單孔手術機器人

基於鋼絲傳動的多自由度機械設計技術,研發單孔手術機器人的操作臂,實現了末端器械的精準運動,能夠在更狹小的空間內實現7個自由度靈活操作, 比起多孔手術機器人的3個自由度,單孔手術機器人不會產生術中各機械臂的碰撞和干涉,因此手術安全性更高。

多項自主專利

微創手術機器人相關專利共140餘項,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擁有芯片到圖像系統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產品已完成了動物實驗階段,已經能夠滿足國家CFDA和歐盟CE對手術機器人的檢驗標準。

待突破問題

對產品操作習慣上需要再提升,更接近臨床醫師的手術習慣;設備體積過於龐大且可能存在購置和維修的成本問題;目前需要有更清晰的產品定位;與國際上知名公司的手術機器人相比,年輕團隊更多需要成熟技術和人員的注入,發揮產品的優勢。

精鋒醫療:專注手術機器人研發 | 企業

精鋒醫療:專注手術機器人研發 | 企業

精鋒醫療:專注手術機器人研發 | 企業

圖片源自精鋒醫療官方網站

2 /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