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有著悠久的碼頭文化,加上離北京較近受北京皇城滿洲旗人文化影響,同時由於天津有對外開放的租界地也接納了許多外來文化,當時前清廢帝溥儀在津靜園暫居,前清的遺老遺少王公貝勒每日簇擁其左右,多居於天津。這些人每日除去吃喝玩樂、養花玩鳥、駕鷹鬥蟲幾乎沒有什麼正事,這些都為後來天津鳥市文化的雛形奠定了基礎。二十年代初,天津地區範制葫蘆蟲具日盛,當時天津的幾位範制葫蘆大家有:宣家大爺、李六爺、史老啟、常春堂張家、陳擺飾、蕭扯子等。其中數宣家大爺、李六爺、史老啟、常春堂張家這四位最有名氣。宣大爺從三河劉的棠梨肚變化創造除了“燈泡”。此後範制的葫蘆,肚扁“咘咘噔式”最為常見,不僅頸長,器型也變大了。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史老啟範制鳴蟲葫蘆

此前,鳴蟲葫蘆一般使用厚瓢蓋,就是選用厚瓢葫蘆為原料,製成蟈蟈、咂嘴葫蘆的蓋子,分為五眼、六眼、七眼、九眼,五眼、七眼又有鬆緊之分,近年來還有獨眼瓢蓋出現。從鳴蟲音質出叫來說,瓢蓋是蟈蟈、咂嘴葫蘆的最佳配置。縱觀自前清葫蘆器用以畜蟲以來,無論官模、本長、三河劉、安肅乃至民國天津幾家所制蟈蟈咂嘴葫蘆十之八九所用均為瓢蓋。但油葫蘆等四種鳴蟲葫蘆有用“框子”也稱為“框”,用料薄厚之變化與口同,近些年天津更流行特高只框。

最早,官模葫蘆使用的是木範,用四塊梨木拼制,內陰刻所需圖案題材。王世襄先生在《自珍集》展示了一件官模子木範,這件木範是他在北京東四的古玩店買到的,陰刻《三國演義》裡鳳儀亭的故事。木範本來也是四塊,被粘合成兩塊,外表髹漆。十餘年後,王先生在金氏家中購得一件鳳儀亭畫片的官模子葫蘆,與木範可完全重合,他自此開始研究,也使得他對清代後期官模子蟲具的範制有所知曉。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鳳儀亭”官模蟈蟈葫蘆

後來,王世襄在就讀燕京大學期間,居然在燕京大學校園旁的菜園裡,真的種上了自己的範制葫蘆,手削六瓣木模,摹刻月季一枝外加“又筠制”小印。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又筠制款月季紋蟈蟈葫蘆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張穌庵《白華詩箋譜》(光緒三十二年文美齋精刊朱印本)月季

這件蟈蟈葫蘆還發生過一段軼事,王世襄先生在《談匏器》中這樣寫道:“葫蘆乃襄手種,所用木模乃襄手製。

唐馮贄《記事珠》載:梁王筠(字德柔)”“好弄葫蘆,每吟詠則注水於葫蘆,傾已復注。若擲之於地,則詩成矣。子喜與德柔同宗,亦好葫蘆,並耽吟詠,因忝以又筠為號。

一九三八年在燕京大學東門外剛秉廟側菜圃中試種葫蘆,手製木模。車旋既成,摹張穌庵《白華詩箋譜》(光緒三十二年文美齋精刊朱印本)中月季一枝於上,倩海甸刻印社張君雕縷之,並送至東郊六里電治埴者翻戰瓦範。是年蚜蟲為虐,僅得兩正器,且胎薄不愜吾意,此其也。

十餘年後,趙子臣知子有此模、多次登門求借,並曰:“所種既不愜意,曷不送交天津擺設(種蘆綽號)範制。如有佳者,定以為獻。”於不勝其擾,乃付之去。不意此後竟無消息,旋子臣、擺設相繼逝世,此模亦不可跡矣。

一九八三年香港曾柱昭先生惠寄《國際亞洲文物展覽圖冊》( International Asian Antiques Fair,1983,May),其中刊出用此模製者兩器,始知子臣狡黠,得佳者善價而沽,不使予見,終乃流出國門。兩器皆生長成熟,故皮色易變深黃,且經摩挲盤弄,彷彿是百年前物,曾君等遂定其年代為一八〇〇--一九〇〇。若然,則予竟是嘉慶、道光時人,不禁為之啞然失笑也。”王世襄先生寥寥幾筆竟留下一段笑談。

王世襄先生《談匏器》文章在《故宮博物院院刊》上發表,當時引起了一陣小轟動。不少人甚至到其家中尋訪,想向王世襄請教匏器(範制葫蘆器)的種植及範制方法,試圖恢復這一傳統工藝。北京較早培植的是大興的張金通,他所範制的葫蘆上多撞有“喜”字,所以人送外號“喜字張”。這自然離不開王世襄先生的首倡之功,當年不少養殖葫蘆的人也都向王先生請教過,或得到過他的直接指導。”據記載,“喜字張”還有南極老人手捧壽桃及天宮手執如意期間立鶴鹿各一花紋清稀,壽比南山四字葫蘆等花範,但現在很難看到實物或圖片了。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喜字張”張金通(左)與王世襄先生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範制葫蘆的“前世今生”(下)

解放之後,隨著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等運動的進行,糧食種植在農村逐漸佔據了突出地位,被視為“玩物”的文玩葫蘆種植則逐漸趨於絕跡,即便在解放前曾以範制葫蘆出名的天津和徐水等地,也無人再種。王世襄有感於匏器這一傳統工藝的瀕於滅絕,於是撰文投給《文物》雜誌。但該雜誌時任主編因文章有“玩物喪志”之嫌,未予刊載。近20年以後,該文才得以重新面世。王世襄先生說在至少可以說一度絕跡的範匏工藝已得到初步恢復,不會再有失傳之虞。不過在喜慶重生的同時可以明顯看到決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它距離再現往日光輝相去尚遠,更不要說賦予新的生命,發揚光大,成為聞名於世的中國傳統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