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說到《百家講壇》,可是央視科教頻道里頭非常受歡迎的節目。該欄目遍請國內學術界知名的專家學者,以講壇授課的形式,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向電視機前的觀眾普及各種文化知識。

主題以中國歷史、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為主,涵蓋方方面面的內容。從2001年開播以來,收視率一路攀升,一度成為央視的招牌欄目。

但近年來,《百家講壇》受到的關注度在下降,收視率也一路下滑。是何種原因導致這個狀況呢?本篇就權做個引子,探討一下箇中緣由。

紅極一時

筆者接觸《百家講壇》是在2006年,正值這檔節目的巔峰期。聽一位同事聊起她在《百家講壇》看得“易中天品三國”的系列講座非常精彩。

於是我也關注了這檔節目,發現確實與眾不同,並且追了很長一段時間。這檔節目講述的內容從古到今、從文學歷史到軍事政治、從天文地理到科學技術,林林總總。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講師們都是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登峰造極的人物,如講古代啟蒙的錢文忠老師;評中國古代史的王立群、蒙曼、閻崇年老師。

鑑賞詩詞的彭玉萍、楊雨老師;說紅學的周汝昌、劉武心老師以及論述中醫的羅大中老師等等。有了這些名家坐鎮,令該節目擁有火爆的人氣。

在2007年《百家講壇》甚至力壓《新聞聯播》成為當年十大央視欄目之首。

風光不再

然而從2008開始《百家講壇》的收視率呈現下滑的趨勢,到了年底不僅在央視節目組排不上名,就連在科教頻道的收視率也跌出了前十位。

筆者剛看節目的那段時間重播是在晚上十點多,可而今重播時間卻是在凌晨零點半。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現在就算是想追劇,也不那麼容易。影響《百家講壇》關注度下滑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就從講師、受眾、模式和傳播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主講難以為繼

據悉《百家講壇》剛開播的時候,講師們的名頭並不像鼎盛時期那樣響噹噹。但由於節目推出後反響熱烈,催生了節目組要把欄目做大做強的決心。

於是就遍訪名師泰斗,並將他們請上講壇,令到主講的陣容越來越豪華,藉此將欄目推向頂峰。

然而在學術界的名家是少之又少,在當中選出合適的並有合作意向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隨著時間推移,高資歷高水平的主講難以為繼。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有段時間像酈波、王立群、蒙曼老師等人要輪番登壇。這樣一來,講述的主題也日漸狹隘,自然會被觀眾所厭倦。

節目組大當家萬衛也在受訪時曾表示,“如果再不能找到有特色的主講人,欄目的前景就不容樂觀了”。可見,一味選用高大上的主講如同一把雙刃劍,贏一時,傷一時。

受眾的需求變化

21世紀之初,剛解決溫飽問題的中國人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文化生活,那時大家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算太高,對知識的渴望非常強烈。

《百家講壇》這樣的欄目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文化盛宴,能讓這麼多頂尖的學者專家給我們授課難道不是夢寐以求的事嗎?

再加上內容和方式都是淺顯易懂,能令大眾易於理解。正是把握到觀眾對文化水平提升的實際需求而推出的欄目,倍受關注和追捧也就理所當然了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教育事業的振興,國人的知識水平也是與日俱增,對文化類節目的選擇也有不同的層次需求。

而從中央到地方各式各樣的講座類節目遍地開花,如《中華文明大講堂》、《國家寶藏》、《健康大講堂》和《財經郎眼》等等。

這些欄目有著針對性內容,而且就深度和精準度而言相較《百家講壇》更具吸引力。這就對《百家講壇》原有的粉絲群形成了分流的作用。

另外,有一部分觀眾只是慕名而來,乘火紅時打個卡為自己增加點談資,並非為了求知。因此在熱潮退卻之後,這些人也就了無蹤影了。

一成不變的模式

一人一桌一系列,是《百家講壇》固有的模式。這麼多年來,除了講壇的背景和講師有更換過之外,其他的一切好像都是定式。

宣講模式也很單一,缺乏互動,有點類似電大的課程。想想看,一個人上了十幾年的學,多多少少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更何況這套節目辦了將近二十年,能留下來的“壇粉”需要何等的強大求知慾啊!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相比之下,其他欄目的開展模式則有多樣化的呈現。例如《詩詞大會》採用擂臺競技方式開展,精彩紛呈且扣人心絃。

而且場內場外的觀眾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進行互動參與其中,因而在近年的電視節目中嶄露頭角。

《健康大講堂》的觀眾還有機會受邀上臺,接受名醫自家的診斷。

而自從《國家寶藏》一播出,全國人民掀起了一股在家翻箱倒櫃尋寶的熱潮。可見,欄目的製作若不能與時俱進,終究是要落伍的。

傳播方式已經改變

進入到新世紀後,電視作為主流媒體大哥大的地位逐漸被互聯網所取代。在過去短短的二十年裡電腦、手機、平板、多媒體、自媒體等等新鮮事物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更新迭代速度令人匪夷所思。現在,網上的搜索引擎極其強大,能讓用戶快捷準確地獲取信息和知識點。

很多傳媒平臺的APP的智能化都很高,能通過大數據分析感知用戶的喜好,做出精準的信息資源推送。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例如,在某產品的閱讀頻道點選一篇關於王熙鳳的評述文章瀏覽後,下次再進入這個頻道時就會出現諸如賈璉、平兒、巧姐或是劉姥姥相關的文章推送。

最重要的是,這些資源利用手機即可獲取,隨時隨地可以閱覽,非常便捷。然而《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仍然依賴電視頻道作為其主要的傳播途徑,與時代發展日漸脫節。

隨著電視傳媒的地位逐漸下降,其受關注度和影響力的下降也就理所當然了。

出路在何方

《百家講壇》節目的沒落並不代表中華傳統文化對沒落,僅僅是節目組運營中遇到的困局而已。

畢竟一檔節目能做二十年,沒有點真功夫傍身是不行的。但要如何走出困局,筆者這裡提供一些愚見供節目組參詳。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首先要做到廣納人才。我國學術界有許多後起之秀,雖說名氣不大,但是學術水平卻很高。選擇講師並不一定要求高精尖,可以給有實力的後生們多點展示的機會。

也可以考慮分工合作選擇講師。由學者團隊在幕後參與制作和理論支撐,前臺交給專業的演說團隊進行運營,以達到各施所長的目的。

其次內容建議中西合併多元化。據悉節目早期也有國外講師受邀開講的案例,不知道為何後來就沒了。

既然《百家講壇》以傳播文化為宗旨,就應該包含國外其他的地域的文明。請國外講師講述不同國家的特有文化,可以進一步拓寬知識的廣度。

曾經大火的《百家講壇》,為何收視率一路下滑?如何走出困局?

再有形式注重多樣化。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結合講師的風格在全球各地選擇相匹配的場景,選擇不同的開展方式,讓不同的人參與進來。無論採用何種開展方式,都要確保觀眾能夠以多種方式參與互動。

最後就是拓寬傳播渠道。在此之前《百家講壇》節目組與酷狗已有合作。看來他們已經有意識到傳播途徑單一化這個問題,開始通過新興媒體進行推廣。

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只有與時俱進,採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那麼節目的精彩內容才能得以更好、更廣泛地向觀眾呈現。

結語

僅僅通過收視率評判一檔節目的存在價值在時下社會是有所偏頗的。《百家講壇》欄目能歷經近二十年連播不落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對文化知識普及的需求並未減退。

寄望該節目組能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變革,不斷推陳出新,為廣大觀眾奉獻更多更好的文化節目而努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